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认识区域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角度,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发展。
2.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地理要素,知道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3.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
4.地理实践力: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材料,分析区域所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征。(重难点)
2.运用资料,学会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新课导入】
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分布于东北平原,其次为华北平原。然而我国玉米制种业却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其中甘肃省产量占全国的4成。武威市(包括金昌市、永昌县的朱王堡镇和水源镇)玉米种植区是甘肃优质玉米育种制种基地之一,这里占甘肃省玉米育种制种种植面积的1/4~1/3,总产量占到甘肃全省的1/3。
与华北地区相比,分析武威市气候对发展优质玉米育种业的有利影响。
【自主学习】
一、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1.南方与北方差异比较
我国的南方与北方大致以秦岭—淮河线作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南方与北方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还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甸草原分布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水文 水量小,有结冰期 水量大,无结冰期
自然 资源 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水热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水能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等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生产 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棉花、杂粮、温带水果等。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水田作物为主,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茶叶、蚕丝、热带及亚热带水果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和云南省南部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工业生产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社会经济条件 产业 结构 第一、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调整产业结构任务紧迫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交通 运输 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铁路网稠密 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并有内河运输,通达性好
对外 开放 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相对较低 对外开放较早,开放程度高
限制性 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面临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紧迫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思考交流】
探究一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分布于东北平原,其次为华北平原。然而我国玉米制种业却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其中甘肃省产量占全国的4成。武威市(包括金昌市、永昌县的朱王堡镇和水源镇)玉米种植区是甘肃优质玉米育种制种基地之一,这里占甘肃省玉米育种制种种植面积的1/4~1/3,总产量占到甘肃全省的1/3。2006年以来,武威市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种子工程”建设规划并加大投资和支持力度,加大对“种民”种植技术、经营技术的培训力度。“种民”的素质大幅度提高,该工程已成为武威市育种制种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下图为甘肃省武威市育种制种区分布示意图。
1.与华北地区相比,分析武威市气候对发展优质玉米育种业的有利影响。(综合思维)
提示:与华北地区相比,甘肃武威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利于种子储存;光照强,干燥多风,利于自然晾晒。
2.有人提出武威市应尽快扩大玉米育种业种植规模,但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请说明反对的理由。(区域认知)
提示: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扩大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平衡;当地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扩大种植规模会增加农业用水量,会导致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剧;当地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扩大种植规模会增加灌溉面积,造成土壤盐碱化。
【针对性训练】
下图为某大洲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洋流性质
4.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相比,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 )
A.受西风带控制 B.位于西风带迎风坡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受寒流影响大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