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认识区域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通过阅读材料及观看视频,能够在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区域发展方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区域认知:运用资料,理解区域联系的含义,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3.人地协调观:联系实际,通过解决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区域发展观。
4.地理实践力:能够依据问题搜集资料,说明区域联系对不同区域间进行协调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掌握区域协调发展。(重难点)
2.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正确理解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
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东南部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新区交通便利,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距北京大兴机场约99千米。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主学习】
一、西部大开发
1.四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西部大开发
(1)西部大开发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西部大开发的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上历史因素,我国东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3)西部地区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劣势: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东、西部地区的合作模式
(5)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①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②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③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思考交流】
探究一 区域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东南部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新区交通便利,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距北京大兴机场约99千米。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综合思维)
提示: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2.雄安新区作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承接地,具有哪些优势?(区域认知)
提示: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之间交通便捷;靠近机场,具备空港优势,可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河流湖泊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等有利条件。
【针对性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区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4.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区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