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认识区域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区域及其类型
【课标解读】
结合材料,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基本特性。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能够对现实中的区域划分实例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对区域划分的变动进行系统的解释。
2.区域认知:能够分析区域的相关资料,为行政区域的变动、新型经济区域的设立、特殊文化区域的存在等提供科学的解释;能够比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划分的利弊,提出较为合理的区域划分建议。
3.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现实中区域重新划分的案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的产业活动对区域变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存在动态性的特征。
4.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规划不同的区域划分体系;能够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时空思维,对某一现实区域的发展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能够结合已有资料,对现实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区域,说明区域类型及其特征。(重难点)
2.运用资料,理解划分区域的指标和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国家设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该经济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以宝鸡为副中心,以天水、渭南、铜川、杨陵、陇南等为次核心,依托陇海铁路、乌(鲁木齐)徐(州)高速铁路和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构建西北地区城市和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规划作为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先发展高科技、先进制造、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等产业。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自主学习】
一、区域的特征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1)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步骤
(2)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与分析
①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
位置 内容
绝对位置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与判断,即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相对位置 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位置
交通地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与分析
自然要素 内容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描述
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③区域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与分析
人文要素 内容
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思考交流】
探究一 区域的基本特征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国家设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该经济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以宝鸡为副中心,以天水、渭南、铜川、杨陵、陇南等为次核心,依托陇海铁路、乌(鲁木齐)徐(州)高速铁路和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构建西北地区城市和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规划作为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先发展高科技、先进制造、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等产业。
1.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综合思维)
提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铁路公路串联,交通条件优越;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实力较强,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文化源远流长。
2.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要意义?(区域认知)
提示:有利于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加速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针对性训练】
读我国文化区分布图,完成3~4小题。
3.图中文化区( )
A.可以划分次一级区域
B.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的
C.不可能组成更高一级区域
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4.以下文化区与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文化区—地表崎岖 B.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气候干旱
C.云贵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 D.华北平原文化区—伏旱多发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