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含1、2、3课时)课件(共7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含1、2、3课时)课件(共7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08: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选必二 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课标定向
素养导引
1.区域认知:结合资料,认识美国休斯敦等产业发展状况。
2.综合思维:以美国休斯敦为例,分析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及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人地协调观: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地理实践力:收集某一典型地区相关资料,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课堂导入
说说你了解的美国休斯敦...
火箭队
墨西哥湾沿岸
石油城
医疗城
航天城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全美排名第1的癌症医院
休斯顿太空中心收藏的在月球上使用过的太空漫游者
美国航空航天局
休斯敦「火箭队」篮球主场馆
产业转型的含义
The meaning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01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Houston
02
CONTENTS
产业转型的含义
课时一
阅读教材第49-50页,思考以下问题
1.回忆传统工业包括哪些产业?以及传统工业的积极作用与衰落的原因?
2.产业转型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产业转型?
3.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一产业向二产业和三产业逐步转移。
第一产业
种植业、畜牧业
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
采矿业、制造业
建筑业、电力等
第三产业
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益事业
什么是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不同产业产值的比例关系。
产业转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
主干梳理
产业转型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
工业结构: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上海市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
主干梳理
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上海近现代以来其产业结构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主干梳理
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
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根据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同,可以将产业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指技术创新较快、市场潜力较大的产业,如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
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
新能源
生物医药
主干梳理
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是技术相对成熟、市场规模较大的产业,如煤炭、钢铁、纺织等
主干梳理
传统产业
促进经济增长
解决社会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
推进城市化
主干梳理
传统产业的积极作用
①技术层次不高
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
③产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场冲击
④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⑤环境污染严重
不可持续性
技术改造
整体提升
适应市场环境
主干梳理
传统产业的问题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路在何方?
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克拉玛依的产业转型之路
1955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发现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油田,从1956年到196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在此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开发,原油产量占当年全国的39%。
新疆石油管理局所在的克拉玛依市随着油田的开发而兴起,该市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建立了包括炼油、乙烯和下游深加工的石油化工体系,主导产业逐步由单纯的油气开采转变为油气开采和石油化工并重。
归纳克拉玛依的产业转型之路,总结其优点。
拓展阅读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
优点:
能够充分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联系,工作难度较小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主干梳理
产业转型的路径——产业延伸
Eg.上游:铁矿石、煤炭、电力→初加工:生铁、粗钢、钢材→深加工:螺纹钢、特种钢→下游:机械、汽车生产、基建
拓展延伸
由微笑曲线寻求产业的延伸路径
微笑曲线中游环节是工农业生产,附加值低;上游环节是研发;下游环节是营销,附加值高。产业结构高级化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拓展阅读
法国洛林的产业转型
法国洛林面对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的煤炭和铁矿开采业,法国政府采取了断然措施,关闭了铁矿和煤矿。为促使替代产业的发展,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制定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建立企业园圃,培育中小企业;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转岗等。
汽车、电子和塑料加工已取代了传统的煤炭和铁矿开采业。
归纳法国洛林的产业转型之路,总结其特点。
主干梳理
产业转型的路径——产业更新
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
特点:
转型相对彻底,但较为困难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建立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
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
转型初期
转型中后期
典例:美国休斯敦
产业转型路径选择取决于哪些因素?
主干梳理
产业转型的路径——综合发展
产业延伸模式
新兴产业崛起
有的地区产业转型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先产业延伸,再产业更新,后期经济实力强大了,区域功能完善后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发展阶段
产业基础
资源禀赋
市场环境
经济政策
科技创新
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首钢基地:工业建设——旅游建设
某些地区在钢铁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钢铁物流产业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
成熟阶段
伴随着上海汽车装配产业的增长,上海周边城市的制造业转为以汽车配件生产为主
政府采取专门措施,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美国目前的制造业回流
技术积累技术突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资源禀赋
(生产要素)
产业基础
发展阶段
市场环境
经济政策
科技创新
包括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科技创新等方面。
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看,比较优势的变化、政策的引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
如果一个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则其多为资源开发型产业结构,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转型过程的初、中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发生转移
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在增加税收、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推进城镇化建设等
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改善生活等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业转型意义
良性循环
产业转型的意义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产业结构优化:
⑴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
⑵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⑶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
辨析“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别
概念辨析
(2024·天津卷)潭门镇位于海南琼海市东部沿海,是“祭兄弟公出海仪式”“鲤鱼灯”等海洋文化发源地。近年来,潭门镇以深远海捕捞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探索出一条“三不一就”即“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下图是潭门镇海港旅游城镇发展模式图。
2.潭门镇实施“三不一就”城镇发展模式,可以( )
①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②大幅度提高城镇用地规模③原封不动地保留“老房子”④使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该模式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 )
A.产业的转型升级 B.美丽乡村的建设
C.基础设施的发展 D.民俗文化的吸引
D
A
真题溯源
真题溯源
(2022·山东卷)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题。
1.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  )
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装备制造工业
D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课时二
阅读教材第51-52页,思考以下问题
1.读课本材料及图片,分析休斯敦发展的区位因素?
2.从时间、具体事件概括休斯敦前期经济的发展历程?
美国第四大城市
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部,距墨西哥湾80千米
@图2-15休斯敦及周边地区地形分布
休斯敦
区域认知
20 世纪初,休斯敦随着当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通海运河的建成而逐渐兴起,一度被誉为“世界能源之都”。60 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载人航天飞行中心落户于此,休斯敦成为美国载人航天飞机研发基地和控制中枢。目前,休斯敦是美国南方最大城市、重要海港,墨西哥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
1. 分析休斯敦的区位特征。
南临墨西哥湾,地理位置优越;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较充足;
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油气资源丰富;
为美国南方最大城市,人口众多;
海、陆、空交通便捷;
科技水平较高;
城市区位因素
①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交通、政治、科技、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发展之初,休斯敦的经济支柱是农牧业,棉花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直到19世纪末,还是木材与棉花集散地。
1.说一说休斯敦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条件。
2.分析对休斯敦农牧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1.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
农牧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等。
2.南邻广阔的(亚)热带海面,夏秋季容易遭受飓风的侵袭,以及由此产生的洪涝等次生灾害;
冬春季容易遭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侵袭,造成低温冻害。 (考虑地形)
休斯敦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51-52页思考:从时间、具体事件概括休斯敦19世纪后的经济发展历程?
1901年
1930年
20世纪70年代
休斯敦石油
钻探成功
第一次
经济发展高潮
吸引与石油
有关的生产生活
服务业和制造业
休斯敦东部
再次发现大油田
第二次
经济发展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
来了第三次发展高潮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
休斯敦石油、
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期
世界能源之都
发展之初
经济支柱是农牧
业,棉花是当地
主要的经济作物,直到19世纪末,还是木材与棉花
集散地
自主阅读
石油开发与休斯敦的发展
阅读Reading
20世纪30年代,得克萨斯州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总长度达6000多千米的输油管将休斯敦与数百个油田连为一体。与此同时,采油工业带动了下游的炼油工业,1940年前后墨西哥湾一带的炼油能力占到全美1/3左右。在联邦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休斯敦的石化工业猛然崛起,航空燃油、人造橡胶、轮胎、炸药等部门形成较大规模。联邦政府投资修建了两条重要的输油管道,将得克萨斯州的石油运往东海岸。得益于石油、石化工业的强劲支撑,休斯敦的交通运输、钢铁、机械、建筑等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德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
1.与加尔维斯顿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2.运河和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3.推测休斯敦石油工业布局特点,说出你的理由。
@图2-15休斯敦与与加尔维斯顿的地理位置
1.与加尔维斯顿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
优势:休斯敦更靠近内陆,受飓风、风暴潮的影响较小,发展航运更为安全。
劣势:连接休斯敦与墨西哥湾的天然河道深度较小,不利于行船,需将航道加深(拓宽),建港成本高。
使休斯敦从内陆城市转变为港口城市
加强与外界的交通和贸易联系
增加货物吞吐量
促进休斯敦经济的快速发展
2.运河和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3.推测休斯敦石油工业布局特点,说出你的理由。
多布局在港口附近及航道沿线,便于石化产品的运输
阅读教材第53-5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有哪些?
2.休斯敦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
02-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1980年前后,休斯敦产业繁荣达到巅峰,但该市严重依赖石油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
休斯敦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图2-18休斯敦炼油厂
休斯敦发展单一的石油产业,由于世界石油价格暴跌,导致了经济大萧条。
大量失业人员
曾经的石油小镇成了废村
曾经的石油小镇成了废村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20世纪70年代,休斯敦曾表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石油巨头更醉心于高额石油利润,石油工业产值占比长期居高不下。80年代中期,随着石油危机的来临,得克萨斯州经济陷入困境。若世界油价每桶下降1美元,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经济损失30亿美元。这场危机使休斯敦经济结构上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
1.为什么一些企业在高利润发展时期不愿意拓展产业链或者使用新技术?
2.简析休斯敦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的弊病。
1.拓展产业链或使用新技术在短时期内往往会提高运营成本,减少企业获取高额利润。
2.严重依赖石油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缺陷。当石油及石化产品价格暴跌时,收入就会严重萎缩,导致石油及石化产业部门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三)休斯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Ⅲ)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Houst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途径
表现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延伸)
拓展石油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发展
发展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更新)
大力发展航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
发展高科技产业(技术突破)
发展航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业(综合发展)
大力发展航天中心和医药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1.产业延伸
拓展石油产业链,带动机械、钢铁、建筑、交通运输等发展。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石油勘探、开采、炼化产业等原有石油产业链整体效率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是向下延伸价值链,大力发展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等石化产业中下游环节以及配套服务业
主干梳理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综合发展
拓展延伸
由微笑曲线寻求产业的延伸路径
微笑曲线中游环节是工农业生产,附加值低;上游环节是研发;下游环节是营销,附加值高。产业结构高级化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1.产业延伸
依靠已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如港口贸易、制造业、航天中心、医疗中心、金融服务业等,促进机械设备和各类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产业更替
主干梳理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综合发展
发展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1961年,休斯敦抓住了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航天中心落户的机遇。同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企业家团队,大力发展了航天设计、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等高科技产业群。
拓展阅读
休斯敦国家宇航中心
聚集了60多家国际水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全世界最好的肿瘤医院之一的德州大学附属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完成全球第一例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沙特王室点名要去的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全美TOP10的德州儿童医院等等。
TMC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综合城",位于休斯顿市中心以南约3英里处,占地8164亩,集健康教育、研究和治疗为一身。
德州医疗中心TMC
拓展阅读
德州医疗中心TMC——全球最大的医疗"综合城"
1976-1981年休斯敦的零售业和批发业销售额居全国大都市首位;
休斯敦港口对外贸易额达到全美第二位。经济的繁荣吸引了许多重要的外国银行进驻,休斯敦成为美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休斯敦拥有以理科和工程科为优势的莱斯大学,以及以自然科学和工程为优势的休斯敦大学、南德州大学和圣托马斯大学等,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研究、应用研发等科技成果。
拓展阅读
高层次第三产业
图2-19 休斯顿产业结构示意
产业转型后的休斯顿,既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中心、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实现了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被称为“全球城市”。
主干梳理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优越的资源和区位条件,重点发展城市经济;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替代产业;
三是力争政府资助,以点带面发展高科技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业,使之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促使传统的石油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主干梳理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充分利用优越的资源和区位条件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
政府资助,发展高科技产业
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业
促使石油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发展
休斯顿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休斯敦实现产业转型,主要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即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市场条件。休斯敦石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多采取与所在国合资的方式,尽量多使用所在国的廉价原料。
1.说明休斯敦产业转型的优势条件。
地理区位: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地理位置优越,海运、陆运交通便利
自然资源:石油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相关产业集群
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高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
市场条件:紧密联系市场,切实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休斯敦实现产业转型,主要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即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市场条件。休斯敦石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多采取与所在国合资的方式,尽量多使用所在国的廉价原料。
降低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消耗,利用所在国的廉价资源,降低成本
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获取转入国项目股份,提高利润
减少对石化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风险,转移环境污染等
2.休斯敦石化工业为什么要向海外转移?
“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有什么规律?据此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措施:
①加大科技创新,致力于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
②重视品牌营销(注重销售和售后服务),使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规律: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环节附加值高;
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产业转型地区的
结构优化
产业转型的含义
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影响因素
休斯敦发展概括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弊端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传统产业的作用
阅读P56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说出五大湖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2.五大湖区是北美传统的老工业区,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分析底特律产业转型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1.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供应方便;
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丰富;
廉价的水路运输;
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图2-22 北美洲五大湖区
2.部分传统工业从五大湖区转移至新兴工业区,当地工业空心化;
面临新兴工业区的竞争压力;
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阅读P56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说出五大湖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2.五大湖区是北美传统的老工业区,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分析底特律产业转型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汽车工业基础好,有资源禀赋优势等。
劣势:严重依赖汽车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创新不足,技术竞争力下降;人口大量外迁,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等。
实施路径: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吸引高科技和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多元化发展;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
课时作业
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工业实力雄厚,近年形成以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为支柱,食品、服装、医药、化工为优势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武汉也是全国高等学府密集地区之一,科研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
(3)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武汉近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
是我国中部交通枢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成为主导产业;
工业基础好,可以发展传统工业部门;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优势;
科研综合实力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
休斯敦产业转型的启示
课时三
①技术层次不高
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
③产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场冲击
④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⑤环境污染严重
不可持续性
技术改造
整体提升
适应市场环境
主干梳理
传统产业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型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化过程。
传统农业
加工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特色:桑基鱼塘;
发展变化:传统的桑基鱼塘逐渐变成了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
拓展延伸
传统农业
加工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改革开放政策
利用沿海、毗邻港澳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通过外引内联
吸引了香港大量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入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玩具、制鞋等传统加工业大量涌现
珠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型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化过程。
拓展延伸
传统农业
加工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政策优势不明显
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以劳动密集型为的的产业不能支撑该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升级
区位、人才政策等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导产业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型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化过程。
拓展延伸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4.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听课手册
C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3~5题。
A
1.珠三角地区被改造企业的变化是( )
A.二三产业融合 B.生产的多元化
C.工作岗位增加 D.产品种类改变
真题溯源
A
(2024·浙江卷)总部位于深圳的某企业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近年来,该企业为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制造等部门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扩散。完成下面小题。
2.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给珠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①强化城市的特色功能 ②促进同类产业分散分布
③缓解城市间交通压力④增强城市间的产业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真题溯源
(2023·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3年5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并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A公司是一家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坚持“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路线;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高端产品;全面打通上下游资源,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能耗持续降低,耗电量的1/4来自工厂太阳能屋顶。下图示意新能源汽车工业产业链。
(1)说明A公司全面打通上下游资源的好处。
降低供销成本,增加各环节收益,提高企业利润;
维持供应链安全、稳定,保证产品产量、质量的稳定,推动产品升级;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利于企业品牌形象提升;
真题溯源
(2023·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3年5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并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A公司是一家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坚持“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路线;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高端产品;全面打通上下游资源,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能耗持续降低,耗电量的1/4来自工厂太阳能屋顶。下图示意新能源汽车工业产业链。
(2)简述A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做法。
坚持“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路线;
加大研发力度,依据市场反馈,及时研发新品;
在工厂建设太阳能屋顶,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持续降低能耗;
采用“遥控”工厂定制化方式生产汽车;等。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