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09: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发展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标解读】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繁荣与兴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区域图,认识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3.人地协调观:能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某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兴衰和走出困境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资料,结合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归纳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重难点)
2.能结合材料,学会分析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说明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新课导入】
玉门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大诗人李白就玉门“两山夹一谷”地带大风的狂野和苍凉的写照。玉门的建立源自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原油开采,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玉门市(现在的老城区)一度衰落,导致整个城市人口流失达5/6。90年代末,玉门风电开发开始起步。2008年8月,玉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达到1 200多亿,这也是我国启动的第一个千万级风电基地项目。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何在?
【自主学习】
一、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措施 具体操作
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衰落企业进行归并整合 合并钢铁、煤炭等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对重工业企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对于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树造林等
发展科技教育 建立多所大学和研究所
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改造濒临倒闭的工业企业景观为博物馆和娱乐休闲地;完善交通网
一、德国鲁尔区的振新措施
(1)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多元化:
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发展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工业布局: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发展
(3)交通网络: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航空发展)
(4)科技创新: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5)生态环境: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整治河流;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思考交流】
探究一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玉门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大诗人李白就玉门“两山夹一谷”地带大风的狂野和苍凉的写照。玉门的建立源自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原油开采,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玉门市(现在的老城区)一度衰落,导致整个城市人口流失达5/6。90年代末,玉门风电开发开始起步。2008年8月,玉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达到1 200多亿,这也是我国启动的第一个千万级风电基地项目。随着风电、光电的开发,旅游等产业逐步发展,玉门人走上了一条潜力巨大的“风光大道”。目前,玉门无论是GDP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稳居甘肃全省县城第一,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何在?(综合思维)
提示:读图可知,河西走廊南、北均为山地,河西走廊经过处地形较为平坦.西北气候干旱,该地区有冰川融水补给,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为丰富,农业条件相对较好,可以补充食物和淡水。
2.分析玉门发展风电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区域认知)
提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且受地形狭管效应影响,大风日数多,风力资源丰富;玉门气候干旱,荒漠、戈壁多,可利用的闲置土地多且地形较为平坦;吸引政府投资,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3.玉门、鲁尔区的成功转型给资源枯竭地区的成功转型带来哪些启示?(综合思维)
提示:通过寻找区域新的、具有优势的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新的增长极;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开放程度,吸引外部投资;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加大技术投入,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针对性训练】
赞比亚是非洲的内陆高原国,也是世界四大产铜国之一,其经济结构单一,铜产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赞比亚铜矿中伴生有钴、铝、镉、镍等矿物,采矿、选矿和冶炼技术水平不高。下图为赞比亚及其周边部分国家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赞比亚在国内运输铜矿以铁路为主的原因是(  )
A.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B.河流落差大,航运不便利
C.公路距离铜矿区远,运输不便 D.铁路分布稀疏,建设成本低
4.大量开采铜矿对赞比亚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B.改变当地气候,缩短无霜期
C.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就业 D.蒸发量加大,降水明显增多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