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二章 开花结果是被子植物的显著特征
第一节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
1.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对于一朵鲜艳的杏花来说,最重要的结构是 ( )
A.花梗和花托 B.雌蕊和雄蕊 C.花萼和花冠 D.萼片和花瓣
2.古诗“蝶衔红蕊蜂衔粉”中的“粉”来自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观察桃花的正确顺序是 ( )
①用镊子摘下花瓣 ②用镊子摘下雄蕊 ③用镊子摘下萼片 ④用解剖刀切下雌蕊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4.花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关于花粉的详尽论述,书上将松花粉列为饮食中的上品。花粉在散发前生长在 ( )
A.柱头内 B.胚珠内 C.子房内 D.花药内
5.以下为四位同学对单性花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小曼:只长雄蕊的花 B.梦琪: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
C.玉娜:只长雌蕊的花 D.辰轩:无花萼和花冠的花
6.春天,垂柳的枝条上会挂满一条条“小毛毛虫”,这些“小毛毛虫”是很多花聚在一起组成的花序。垂柳的花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雄花序上长满雄花,每朵雄花有两枚雄蕊。在垂柳的雄花序中不可能具有的结构是 ( )
A.花丝 B.鳞片 C.花药 D.子房
7.暑假里小武去菜园采摘黄瓜,他发现植株上一些花并不会结黄瓜,菜农把它们称为“谎花”,小武对此很困惑。这样的花被称为“谎花”的原因是 ( )
A.这些花发育不良 B.这些花是雌花 C.这些花是雄花 D.这些花没有传粉
8.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图所示的花既是完全花又是两性花 B.只有①、②、④组成的雄蕊才是花的最重要的结构
C.图中结构①能产生花粉 D.图中花的主要结构为④和⑥
9.美丽的花朵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花的主要结构是 ( )
A.花瓣 B.雄蕊和雌蕊 C.花托 D.花柱
10.济南南部山区的蔬菜基地中常种有黄瓜、豌豆、辣椒等大家常吃的蔬菜,下列关于黄瓜植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黄瓜属于雌雄同株植物,其花属于单性花
B.解剖黄瓜花时,用手从外向内依次取下各结构观察
C.黄瓜花的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D.“谎花”不结果实是因为其只有雄蕊,没有雌蕊
1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宋代诗人苏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结合图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梨花属于两性花 B.柳树的花属于单性花
C.图中三种花都呈花序排列 D.梨花的雄蕊、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嘉兴常见的植物,花与种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蒲公英通常在4—9月开花,许多黄色舌状花按照一定次序着生,颜色鲜艳,具有蜜腺。
甲 乙
材料二 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夏季日照时间长,美洲烟草植株高达3~5 m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度不到1 m即可开花。
(1)根据材料一中蒲公英花的结构特点推测,蒲公英的花组成 。
(2)花的主要结构是 。
(3)由材料二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和 。
第二节 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
第1课时 传粉和受精
1.“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是民歌《对花》中的唱词。对花就是把两朵花相对轻碰。你认为对花的生物学意义是 ( )
A.保护花蕊,驱赶昆虫 B.刺激花瓣,让花开得更鲜艳
C.塑造花型,使形态更美观 D.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2.下列关于人工授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开花之前去掉雄蕊
B.去掉雄蕊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的发生
C.去掉雄蕊后需在花冠上套上透气的纸袋
D.大棚中风力不足和昆虫缺乏,对农作物实施人工授粉达不到增产的目的
3.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开花时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收获时产量会降低。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连绵阴雨天影响玉米的开花 B.花粉被雨水冲落或粘连,影响风力传粉
C.阴雨天,子房不能发育 D.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传粉
4.下列对花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蝴蝶兰颜色艳丽,可吸引昆虫传粉 B.油菜花柱头有黏液,容易接受花粉
C.桃花有雄蕊和雌蕊,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垂柳的花为单性花,需异花传粉才能完成受精
5.如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④结合的过程 B.①和③结合的过程
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②中的精子和③结合的过程
6.在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中,花粉萌发长出的花粉管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
A.花药、花柱、子房、胚珠 B.花柱、花丝、花药、胚珠
C.柱头、花丝、子房、胚珠 D.柱头、花柱、子房、胚珠
7.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花粉萌发出花粉管 ②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精子 ③花粉管进入子房 ④花粉管进入胚珠 ⑤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①③④②⑤ D.②③⑤④①
8.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理现象,下列各组植物中都具有该现象的是 ( )
A.石花菜、黄花菜 B.地钱、银杏 C.满江红、向日葵 D.枸杞、连翘
9.据图回答问题:
(1)从花蕊的情况看,图1中植物的花是 (填“单性”或“两性”)花,判断依据是 ;按花粉到达柱头所借助的外力来划分,它属于 (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花粉落在雌蕊的 上,受其上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3中的 。
(3) 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被子植物受精发生在 (填部位名称)中。
10.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构成雄蕊,②中含有花粉 B.③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④是柱头,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 D.该花的主要结构由④⑤⑥组成
11.南瓜是老百姓餐桌上很常见的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如图是南瓜花的结构和某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瓜花是单性花 B.①雄花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
C.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为传粉 D.②雌花未开放前用透气纸袋包裹起来也能结出果实
12.如图为花的传粉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该花属于两性花 B.图中①②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C.由③组成的花冠鲜艳美丽,是花的主要结构 D.图中所示传粉方式可能为异花传粉
13.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朵完全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两性花一定进行自花传粉
C.在农业生产中,若传粉不足,可以通过人工辅助授粉达到增产的目的
D.黄瓜、南瓜的一些花并不结果实,这些花是雄花,菜农把它们称为“谎花”
14.如图为水稻花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据图可判断水稻花有花序且为两性花
B.①中产生的精子与子房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①产生的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为传粉
D.进行水稻杂交时,去雄是指去掉③的过程
15.为确定熊蜂和蜜蜂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熊蜂和蜜蜂访问花朵的行为(简称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同学们根据温室中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为四个区间:T1≤14 ℃、14 ℃24 ℃,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得到图一和图二所示的结果。
注:访花时间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该花所用的时间。访花间隔时间为离开一朵花到访问下一朵花之间的时间。
(1)熊蜂和蜜蜂在采食花蜜的同时,身上会粘上花粉,当它们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 上,就完成了传粉。
(2)①同学们调查访花时间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的数据后,要分别计算 ,然后绘制出图一和图二的曲线。
②由图一、二可知,温度对 的访花时间影响不明显,当温度在 区间时,蜜蜂的访花间隔时间最长。
③同学们进一步计算出了两种蜂的访花频率(利用图一、二数据计算的5分钟内访花的总次数),如图三所示,据此判断两种蜂中, 更适合作为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传粉昆虫。
第2课时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新鲜茄子,其果柄常被几片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包裹着,这是茄子花存留下的 ( )
A.花萼 B.花冠 C.雄蕊 D.子房
2.辣椒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 )
A.胚珠→种子 B.子房壁→果实 C.珠被→果皮 D.受精卵→种皮
3.如图所示,剥开的花生里有四粒种子,发育成这颗花生的花中有 ( )
A.一个子房、一个胚珠 B.一个子房、四个胚珠
C.四个子房、一个胚珠 D.四个子房、四个胚珠
4.荷花是山东省济南市的市花,济南市每年夏天都会举办大明湖荷花节,既观荷花之美,又闻荷花之香。一朵荷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下列关于荷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花的类型是单性花 B.受精方式为双受精,有性生殖
C.花的主要结构为雄蕊和雌蕊 D.莲子的数量与子房内的胚珠数量有关系
5.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并以这个野生稻作为基础材料,成功地开展了杂交水稻技术。图1代表正常水稻花蕊,图2表示雄性不育花蕊(雄蕊无法产生正常花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正常水稻是两性花,可自花传粉完成双受精 B.正常水稻若要杂交育种,需人工去雄、授粉
C.雄性不育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不用人工去雄 D.雄性不育花的子房无法发育为果实
6.如图是豌豆花和果实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为受精卵,将来发育成⑤种子 B.②为子房壁,将来发育成⑥果皮
C.③与种子的形成无关 D.豌豆花最重要的结构是④
7.《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其中“灼灼”指桃花盛开的样子,“蕡”指桃肥大的样子。桃花中发育成桃的结构是 ( )
A.胚珠 B.子房 C.花药 D.柱头
8.如图是某同学梳理出的桃的果实和种子形成概念图,他遮挡住了部分内容,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B.子房、胚珠、果皮、胚
C.果实、受精卵、果皮、胚 D.果实、受精卵、种皮、种子
9.一枚豆荚里有3个豆粒,在形成这个豆荚果实的过程中,需要的子房、胚珠和精子的数目分别是 ( )
A.1、3、6 B.1、1、3 C.3、1、3 D.1、3、3
10.白居易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明亮鲜艳,在诗人的眼中,桃花惊艳了整个春天。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桃树叶绿花红,从繁殖后代的角度看,花的主要结构包括[ ] 和[ 7 ] 。根据花蕊的有无划分,桃花属于 花。
(2)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图中过程A所示生理过程为 传粉 。
(3)花冠、花萼等结构凋落后,图甲中的[ ] 将发育成桃的果实,图丙中的[12]桃仁是桃子的 ,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4)图丙中的[11]是桃的食用部分(即人们常说的果肉),它是由图乙中的[ ] 发育而来的。
第三节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1.为了能很好地观察到玉米种子各部分的结构,需要将种子剖开。在如图所示剖面方向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a→a‘ B.b→b’ C.c→c‘ D.d→d'
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谜语,相信很多同学都不陌生,谜语中的“麻屋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 ( )
A.果皮、种子 B.果实、种子 C.果皮、种皮 D.果皮、胚
3.认识种子的奥秘从解剖种子开始,如图为菜豆种子和水稻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4] 、[5] 。
(2)水稻种子与菜豆种子结构上相对应的部分是:C对应[ ] ,D对应[ ] 。
(3)水稻种子结构中,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丰富营养成分的结构主要是[ ] 。
(4)[5]与[A]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
(5)比较菜豆种子和水稻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 和 ,不同点是水稻种子有[ ] ,而菜豆种子没有。
4.某地区有大量的贫瘠土壤,小明想探究贫瘠土壤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取了一些贫瘠土壤与肥沃土壤进行种子的萌发实验,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
A.肥沃土壤中的种子先萌发 B.贫瘠土壤中的种子先萌发 C.两者同时萌发 D.两者都不萌发
5.典籍《齐民要术》中有“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的记载。“好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 )
A.适宜的温度 B.适量的水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6典籍《日华子本草》中记载,莱菔子(萝卜的种子)具有药用价值。佳轩同学想观察萝卜种子的萌发过程,下列是他提供的几种环境条件,其中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是( )
A.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种子 B.在夏末秋初播种 C.在播种前向土壤中施加化肥 D.播种前翻耕土壤
7.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完善的一项是 ( )
A.水 B.空气 C.光照 D.温度
8.如图,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分表示有损伤)。请你判断肯定不会萌发的种子是 ( )
9.如图为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菜豆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B.图中4个阶段菜豆种子的有机物不断减少
C.第4阶段的细胞尚未分化 D.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10.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大豆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
11.种子销售中心每次随机取100粒玉米种子测定发芽种子数,四次测定的发芽种子数分别为96粒、92粒、95粒和93粒。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 是否符合播种要求 ( )
A.50%,不符合 B.94%,符合 C.96%,符合 D.70%,不符合
12.如图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①②③④组成 B.④中贮存的营养物质能够供胚发育
C.③是胚根 D.与大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④
13.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菜豆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 B.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b
C.⑥和g都是新植物的幼体 D.③和f是胚根,b是胚乳
14.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观察黄豆种子萌发的实践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豆种子的胚芽是新植株的幼体 B.容器中加的水要淹没种子
C.黄豆种子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 D.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15.为探究子叶的作用,科研人员将40粒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浸泡10小时后,用刀片切除部分子叶,分别使每组保留1/4子叶、1/2子叶、3/4子叶和完整子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后,测得植株平均高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浸泡10小时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切除子叶
B.完整子叶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C.实验中可观察到绿豆种子的胚芽先突破种皮
D.若用同样的操作处理玉米种子的子叶,结果大致相同
16.小李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相关知识后做了以下笔记,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吸水膨胀后的种子,种皮破裂,胚芽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
B.一直浸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不会发芽,是因为没有给种子提供充足的空气
C.一般而言,种在肥沃的土壤里的种子比种在贫瘠的土壤里的种子更早萌发
D.绿豆芽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成的
17.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成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营养主要来自胚乳
B.曲线甲代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鲜重的变化
C.曲线甲中a→b变化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水
D.曲线乙中c→d变化是因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逐渐积累
18.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1)月季种子的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除了需要度过休眠期,种子萌发还应满足的自身条件是 。月季种子能发育成茎的结构是胚的 。
(2)第一组和第二组形成对照,变量是 ;比较第一、二组实验结果,说明4 ℃的低温能 。
(3)比较 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4)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 该研究小组增设了第四组实验,第四组实验应取 粒种子与湿沙混合,于 (温度)条件下保存60天后培育并测定萌发率。
第四节 芽是未发育的枝条或花
1.生长在侧枝顶端的芽是 ( )
A.顶芽 B.侧芽 C.叶芽 D.花芽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如图是梅枝条的一部分,请推测枝条上的芽属于 ( )
A.顶芽 B.花芽 C.叶芽 D.混合芽
3.下列关于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芽顶端钝圆,将来发育成花或花序 B.长在主干顶端的芽叫顶芽,侧枝顶端的芽叫侧芽
C.叶芽顶端较尖,外面有幼叶包被 D.无论顶芽或侧芽,都可能是花芽、叶芽或混合芽
4.下列有关芽的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着生位置不同,可将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B.混合芽能发育成带有花和叶的枝条
C.按发育结果不同,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D.芽全部发育成枝条
5.叶芽中芽轴的作用是 ( )
A.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 B.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C.不断伸长发育成茎 D.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
6.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中的“梧桐叶”是由 发育成幼叶后,幼叶再展开形成的 ( )
A.叶原基 B.芽原基 C.芽轴 D.伸长点
7.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描述的是红豆春天萌发新枝的现象。新枝的萌发与叶芽的发育相关,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芽发育成幼叶B.幼叶发育成叶C.芽轴发育成芽D.芽原基发育成茎
8.如图是叶芽及其发育成的枝条结构示意图,图中1~9代表相应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是生长点,2是芽原基 B.3是幼叶,可发育成7
C.4可发育成9,9中有导管和筛管 D.5可发育成8,摘除6可促进8的生长
9.下列对如图所示枝条和叶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
B.3将来发育成幼叶
C.枝条中的b、c是由叶芽上的芽原基发育来的
D.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叶芽中2的不断伸长
10.下列关于植物顶端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顶芽生长旺盛时会抑制侧芽生长 B.侧芽生长旺盛时会抑制顶芽生长
C.顶芽生长旺盛时会促进侧芽生长 D.侧芽生长旺盛时会促进顶芽生长
11.下列生产活动没有应用顶端优势原理的是 ( )
A.修剪果树 B.棉花打顶尖 C.修剪行道树 D.去掉部分枝叶
12.一些古树树心朽烂变成空洞,但仍然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主要是 ( )
A.形成层 B.全部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13.植物的基本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与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同一组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将开有白花的一根树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先变红的是树皮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15.下列关于根尖和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B.幼叶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C.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D.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
16.如图是芸豆植株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图甲中的①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B.图乙中的④⑤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而成的
C.图丙是由甲图中的③发育而来的 D.图丙中的⑥和⑦可以使幼根不断生长
17.“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 )
A.花芽 B.芽轴 C.幼叶 D.芽原基
18.“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请据图分析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1)立春时节,万物复苏。图一是柳树叶芽结构图,在生长季节,环境条件适宜时,芽逐步生长发育成相应的器官,其中,[ ] 发育成茎。
(2)“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时节气温转暖,降雨增多,适合播种。春播时,还需要通过耕和耙使土壤变得松软,这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 。
(3)芒种是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季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图二是小麦或水稻的受精过程示意图,子房中的[ ] 发育成种子。我们吃的大米、小麦种子的主要部分,就是一个精子和 结合发育成的胚乳。
(4)“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白菜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称,小雪节气白菜基本停止生长。图三表示现代化大棚内白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光照强度大于 (填“A”或“B”)点时,植物才能生长(指有机物积累)。请结合D点和E点差别的原因,提出白菜增产的一条措施: 。
19.每到春天,树木发芽吐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图一所示为根尖结构图,图二、图三、图四所示分别为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 ] 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和[ ] 区细胞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实现的。
(2)图二是一段带芽的枝条,图中圆圈内的结构将来能发育成枝条,这是由于该结构中有 组织,能够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从而发育成新的枝条。
(3)树木的枝条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在枝条的发育过程中,其中图四中的④是由图三中的[ ] 发育而来的,⑥是由图三中的[ ] 发育而来的。
(4)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通过图一中的 (填图中字母)完成,根尖的该部分适于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特点是具有大量的、由表皮细胞突出形成的 。
答案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二章 开花结果是被子植物的显著特征
第一节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
1.B
2.A
3.C
4.D
5.B
6.D
7.C
8.A
9.B
10.B
11.C
12.(1)花序
(2)雄蕊和雌蕊(或花蕊)
(3)温度 光照时间
第二节 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
1.D
2.D
3B
4.C
5.D
6.D
7.C
8.D
9.(1)两性 一朵花中同时有雌蕊和雄蕊 虫媒花
(2)柱头 花粉管 。
(3)双受精 胚珠
10.D
11.D
12.C
13.B
14.D
15.(1)柱头
(2)平均值
②熊蜂 T2
③雄蜂
第2课时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A
2.A
3.B
4.A
5.D
6.B
7.B
8.A
9.A
10.(1) 4 雌蕊 雄蕊 两性
(2)传粉 。
(3) 3 子房 种子 胚珠
(4)9 子房壁
第三节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1.B
2.D
3.(1)子叶 种皮
(2)3 胚轴 3 胚根
(3) E 胚乳
(4)5是种皮,A是种皮和果皮
(5)种皮 胚 E 胚乳
4.C
5.B
6.C
7.A
8.D
9.C
10.A
11.B
12.D
13.A
14.D
15.B
16.B
17.A
18.(1)充足的空气 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胚芽
(2)温度 打破种子的休眠
(3)第二组和第三组
(4)100 常温
第四节 芽是未发育的枝条或花
1.A
2.B
3.B
4.D
5.C
6.A
7.B
8.A
9.B
10.A
11.D
12.D
13.B
14.A
15.B
16.D
17.C
18.(1)④ 芽轴
(2)充足的空气
(3) ⑧ 胚珠 中央细胞
(4)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19.(1)C 分生 B 伸长
(2)分生
(3) ① 幼叶 ② 芽轴
(4)A 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