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四节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
第三单元第一章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学习
目标
1、举例说出呼吸作用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2、通过演示实验说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3、列举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
应用实例
重点难点
1、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3、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阅读P23-25,思考下列问题:
1、在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中,思考:
(1)A、B两杯装入的种子与C、D两杯装入的种子有何区别?在第二步为什么要把四个杯子的杯口用插有温度计的橡胶塞塞紧?
(2)在第三步中往A、C两杯放入的是什么蜡烛?(3)在第四步中B、D两杯内气体被清水排到装有什么液体的试管中?本步要求观察什么现象发生?
2、呼吸作用的概念是什么?反应式是如何写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有何应用?
自主学习
(一)演示实验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1、方法:将萌发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两份分别装入A、B两只保温杯中,将另外两份煮熟并冷却后分别装入C、D两只保温杯中。
目的:装入A、B两杯的萌发种子和装入C、D两杯的煮熟种子形成对照。
2、分别用插有温度计的橡胶塞塞紧杯口,读数并记录,过10h后,再观察记录各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结论:萌发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实验现象:A、B温度计示数升高,C、D温度计示数不变
3、拔掉A、C保温杯的塞子,将燃烧的蜡烛迅速放入杯中,观察蜡烛在两杯的燃烧情况
实验现象:A杯内蜡烛迅速熄灭,C杯内蜡烛继续燃烧
实验结论:萌发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4、按照图示,将BD保温杯分别与分液漏斗进行组装,一段时间后,向杯内注入清水,将杯内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B杯排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杯排出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萌发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二)、概念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
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主体:
场所:
条件: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产物:
本质: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活细胞(几乎所有生物)
线粒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无机物
化学能→其他能
(三)、反应式
呼吸作用图示:
(贮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能量
有机物 + 氧气
想一想
这些现象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你能说出具体原因吗?
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空心呢?
堆放久的粮食种子为什么会发热?
萝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萝卜中的有机物
粮食种子堆放过程要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的热
(五)呼吸作用的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 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植物的 。
各项生命活动
热能
二、呼吸作用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
阅读P25-26,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因素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快慢?
2、在农业生产中,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生产措施有哪些?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生产措施有哪些?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联系、区别?
自主学习
(一)、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氧气浓度
2、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
4、组织含水量
5、其他环境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氧气浓度越大,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低,组织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抑制呼吸作用:
(1)、晾晒粮食
(2)、低温贮存蔬菜、水果
1、促进呼吸作用:
(1)、对作物中耕松土;
(2)、及时排涝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区别
1、位置:叶表皮(下表皮多于上表皮)
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 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
本质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3、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
联系
知识梳理
一、概念:在氧气的参与下,细胞将糖类等有机物逐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二、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能量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三、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植物的 各项生命活动。
1.植物体进行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
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上
3.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练习:
C
D
B
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给叶片进行染色
C.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D.给叶片提供营养
4.植物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
C
C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