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模仿游戏》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模仿游戏》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于图灵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英格玛”,从而扭转二战战局的经历。 这部由“卷福”主演的《模仿游戏》曾拿下8项奥斯卡提名、5项金球奖提名,但引进国内的路途却曲曲折折,在经历了全球同步上映无望之后,时隔七个月正式公映又不幸遇上“国产保护月”,上映空间被缩减无几(每日不足5%的排片,上映六天,仅报收1840万……) 艾伦·图灵,计算机科学之父,战时密码的破译者,偏见的牺牲品。
——英国官方给图灵的纪念铜牌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2015年10月5日,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yōu)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贡献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hāo)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病患。钱学森学思之窗猜一猜他是谁?________邓稼先学思之窗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猜一猜科学无国界,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当钱学森获知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坚决要求回国。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政府百般阻挠,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经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 邓稼先生前,由于他功勋卓著,得到过许多大奖。为此,许多人问他搞两弹得到多少奖金,邓稼先对此总是笑而不答。在邓稼先病危期间,远在美国的杨振宁赶了回来,到医院看望。这次会面中,杨振宁也提到了奖金的事情。
当时许鹿希回答,奖金是人民币10元。邓稼先补充说,是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就在邓稼先满怀希望,准备进入高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炮声震动着古老的北平城,“七·七”事变爆发了。
邓稼先的家紧挨阜成门,日本侵略军打来,炮声隆隆,震耳惊心,人们开始逃难。邓稼先全家躲到梁思成教授家中,一时间来了许多寄居的朋友和家属。教授们议论时局,发表救国的主张,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孩子们就在一旁倾听。有教授说:“中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帝国主义才不敢侵略我们。我们必须培养人才,中国才有希望。”邓稼先倾听教授们的仪论,心中波涛起伏。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原子弹、氢弹,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未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核试验时,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现了: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倒计数之后,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哪里去了?
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他和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同乘一辆吉普车,向戈壁滩深处驶去。他终于找到了,摔碎的弹片散落在半个足球场大的一片地方。到了事故地区的边缘,他要汽车停下来。一下车,邓稼先立即感到了此地对于身体的危险性,这是核科学家的直感。他大声对别人喊:“你们站住!你们进去也没有用,没有必要!” 这位五十多岁的核科学家,一个人向着危险地区冲上去了。邓稼先已将钚239对人体的伤害忘得一干二净。终于,碎弹的主要部分被他找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他立即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敏锐地意识到核大国设计技术水平已接近理论极限,这些核大国有可能出于政治考虑,策划“世界性禁核”,以保持自己核强国地位。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既定发展目标,就会丧失国际政治、外交中的主动权,结果就可能是“多年努力,将功亏一篑”。 邓稼先忍受巨大的疼痛,在病房里草拟、修改了一份给中央的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建议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96年7月29日,也就是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次日,中国就向世界宣布:暂停核试验。学习探究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待这种观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猜一猜他是谁?________袁隆平学思之窗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誉为“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