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环境
资源“环境之肺”“环境卫士”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区——防风固沙
“环境的调节者”大自然的
总调度室 ——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森林的作用 (对于人类来讲)生物资源丰富:木材、药材等等,地下还埋藏丰富的矿产自然
资源“生物基因宝库”——繁衍物种、维护
生物多样性1、世界原始的森林有哪几种类型?
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你认为现在哪些类型的原始森林保存得最少?为什么?哪些类型的原始森林保存得较完整、较大片,为什么?3、通过上面的思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4、你认为世界森林的锐减会带来哪些影响?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世界的原始森林锐减,覆盖率由原始的2/3降到目前的为30%。
全球气候失调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现状活动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巴西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请你代表这些国家说出你的理由并绘制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从下面选择)
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
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分析说明产生下面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积减少。下面问题说明了雨林的哪一环境效应?调节气候保护的措施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 B.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 D.提供木材
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CA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
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A4.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D.亚马孙流域集中了地球上约一半的热带森林B5.亚马孙雨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它能够涵养水源
B.它能通过自身蒸腾形成云雨
C.它能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C6.为移民迁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最主要因素( )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
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D7.造成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重要背景因素是( )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C.移民亚马孙平原
D.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B8.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建设大型肉牛牧场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珊瑚礁滩涂沼泽 河流湖泊红树林人工湿地一、湿地的概念1、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
人工河、人工湖陆地和水体
的过渡地带3、我国湿地的分布防止海岸侵蚀,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二、地球之肾湿地的重要价值: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地势低平; 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有凌汛现象,河水泛出,水量较大,易形成沼泽;
该区地处高纬地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土壤渗透性好,易形成积水. 2.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自然方面:平原面积广,有肥沃的黑土分布;降水丰富;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大量湿地分布。 社会方面:人均耕地多;土地适合大规模机械耕作;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提供机械;生产率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3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需要改造寒冷、春汛、沼泽。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土壤,因为沼泽地面积广,防洪(春汛),防寒。
洞庭湖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活动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1、维持生物多样性2、调蓄洪水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4、航运5、旅游观光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随着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阅读 萎缩的洞庭湖 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哪些?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泥沙淤积,湖面减小围湖造田 ,
湖面减少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2)影响航运(3)破坏生物多样性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湿地面临的威胁湿地资源的利用 合理的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保护湿地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1)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使湿地发挥其产出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保护和开发是相辅相成的。
(2)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 1.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是
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
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A2.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C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3.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C4.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主要是指
A.净化空气和水的功能
B.提供渔业资源的功能
C.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的功能
D.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能A5. 湿地在维持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是
①保持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②东北大规模开发湿地,有利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③湿地在维持水平衡方面有强大的功能
④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B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8—10题:
6.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DD8.长江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河湖淤废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B1、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上字母所表
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山脉
C 平原
D 平原
E 河流
F 河流
(2)C、D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共同原因是:
① .
② .
地形平坦,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 乌苏里江长白小兴安岭三江松嫩黑龙江(3)分析C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①气温较低,蒸发弱,降水较多,特别是夏秋季
降水多,气候湿润;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土质粘重,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下水位高;
④河网密集。2、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
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相差
了____ _ %。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8 毁林开荒 减少了 0.76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2.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5年和1975年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由A、B两个栏目可以看出,1965—1975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是靠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
(2)由C、D、E、F、G、H等栏目可以看出,由于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该地区_____恶化,________加剧,最终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 气候今后,该地区应进一步保护好现有森林_______ ,加速植树造林,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 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2006年上海卷)
湿地一般是指陆地中永久或暂时的天然或人工水域,以及陆地和水体交汇处,有暂时或永久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般水深不足6米,如沼泽、滩涂、湖滩、湿草地、浅水湖泊等。湿地主要具有调蓄水量、调节气候、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保护物种等功能,其生态价值居各类生态系统之首。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城市发展理念也在更新,从追崇高楼林立向争相恢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转变。(1)苏、浙、沪三省市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等。
(2)比较江苏、浙江两省,湿地公园较少的是 省。该省湿地公园较少的自然原因是 。
(3)湿地公园建设投资高,全国现已部分建成、新开建及正在规划中的湿地公园共51个, 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16个,其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
。经济发达(或城市化水平高) 生态环境意识较强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海岸线长浙江 山地丘陵多、平原少(4)图中湿地公园,属于湖泊湿地的有 ,属于河流湿地的有 ,属于滩涂湿地的有 (每空各填一例)。
(5)按湿地的含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图中标出的湿地公园外,还有由农业生产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如 ;以及由城市建设形成的人工湿地,如 。
(5)水稻田(或鱼塘等) 大型绿地中的人工湖(4)例:绍兴镜瑚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例: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周
例:慈溪杭州湾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