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易错题与重难点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易错题与重难点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11 15:29: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模型与符号
典例1:(2024八下·东阳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祭到的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奥迪汽车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答案】A
【解析】符号是代号。为了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样式的物品个体,给它作以标记,可以标在具体物品上,也可以记录在载体上。符号可以取替代物的特征,也可以就是标记。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图中的奥迪汽车是一个标志,所有的标志都属于符号;BCD是模型;
故答案为:A
变式1:(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学研究中常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
【解答】A.图是原子的结构模型;
B.图为节约用水的标志,是符号,不属于模型;
C.图是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
D.图为足球烯的结构模型。
故答案为:B
变式2:(2024八下·余杭期末)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易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四幅图中属于模型的是(  )
A.氢元素 B.甲烷分子结构 C.电流表 D.有礼标志
【答案】B
【解析】模型就是原型的样本,是对现实系统的描述和模仿,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氢元素,为符号,故A不合题意;
B:甲烷分子结构,为模型,故B符合题意;
C:电流表,为符号,故C不合题意;
D:有礼标志,为符号,故D不合题意。故选B。
变式3:(2024八下·金东期末)为了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小科同学用各色橡皮泥进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观察四种分子结构模型,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模 型 各种颜色的球及个数 分子名称 化学式
1 1 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水分子 H2O
2 1个黑色球、4个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
3 2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② H2O2
4 2个黑色球、1个灰色球、6个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
(1) 模型2的化学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   。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质可以反应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
【答案】(1)CH4;过氧化氢分子
(2)过氧化氢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水分子
【解析】由图可得 灰色球 表示氧原子, 白色球 表示氢原子, 黑色球 表示碳原子。
【解答】(1)甲烷化学式为CH4,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过氧化氢分子;
(2)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即过氧化氢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水分子。
易错点二、区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典例1:(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水 D.石墨
【答案】C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解答】铁、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故ABD错误,选C.
变式1:(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C。
变式2:(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新型“氧分子”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B.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根据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物理性质可能不同进行分析。
【解答】A、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结构可能不同,故A错误;
B、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物理性质可能不同,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变式3:观察下图分子模型,一种圆圈代表―种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氢分子可知,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一氧化碳分子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可知,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可知,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
易错点三、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典例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物质反应,它需要浸泡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大量钠通常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在纯度要求不高且少量保存时可浸入煤油中,如实验室保存。但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钠离子相对稳定。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钠离子与钠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答案】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元素种类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钠原子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表现出很强的活动性,化学性质不稳定,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就比较稳定。
【解析】根据由原子变成的离子与原子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变式1:(2024八下·长兴月考)对 Mg和Mg2+认识正确的是 (  )
A.Mg和Mg2+不是同一种元素 B.Mg和Mg2+化学性质不同
C.Mg2+比Mg少两个质子 D.Mg2+比Mg多两个电子
【答案】B
【解析】根据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 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镁离子。
A、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属于一种元素,故A错误;
B、Mg和Mg2+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Mg比Mg2+的质子数相同,故C错误。
D、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了镁离子,所以Mg2+比Mg少两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2: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钠离子。钠原子与钠离子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相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电性相同 D.属于同一种元素
【答案】D
【解析】根据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析。
【解答】A. 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少了一个电子,故错误;
B. 因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只是电子发生了改变,核内中子数不变,故错误;
C. 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钠原子不显电性,故错误;
D. 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Na+比Na少一个电子,但质子数不变,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故答案为:D。
变式3:(2023八下·下城期中)(1)如图为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
①当x=10+y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则y=   。
【答案】(1)原子;8
【解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相对稳定结构是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结构(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分析。
【解答】(1)①当x=10+y时,质子数=电子数,该粒子为原子。 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氯离子是氯原子得一个电子达到的相对稳定结构,y= 8.
易错点四、物质的分类
典例1: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mg/L)偏硅酸(H2SiO3) ≥68.5钙(Ca) ≤28钠(Na) ≤18溴(Br) ≥0.089
(1)外包装文字说明中的“钙”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纯净优质的矿泉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元素(2)混合物
【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解答】(1)外包装文字说明中的“钙”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属于元素;
(2)矿泉水中仍然存在可溶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变式1:(2023八下·义乌月考)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答案】A;B、D;A、B、D;C、E、F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氧气和液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氧化铜是由铜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只含有一种物质,也是化合物;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第1空、A。第2空、B、D。第3空、A、B、D。第4空、C、E、F。
变式2:元素的分类。
分类 内容
    汉字的偏旁为“钅”字旁(汞和金除外),金属元素占110多种元素的大多数
    非金属元素有三种状态: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②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③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名称都是“气”字头,它们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氦气。稀有气体元素也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汉字书写规则来分析。
【解答】金属元素名称的书写规则为:汉字的偏旁为“钅”字旁(汞和金除外),金属元素占110多种元素的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名称的书写规则为:非金属元素有三种状态: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②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③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名称都是“气”字头,它们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氦气。稀有气体元素也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 金属元素 ; 非金属元素 。
变式3:(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1)氧元素;汞元素;氢元素(2)水(3)D
【解析】(1)根据地壳中的元素分布,以及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解答。
(2)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则A为氧元素。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元素,则B为汞元素。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那么它的原子序数为1,也就是氢元素,则C为氢元素。
(2)水是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只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常温下呈液态,属于化合物。
(3)化合物中至少有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肯定不是化合物,故B、C错误;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因此这瓶气体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而A错误。
重难点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与认识
典例1:(2024八下·长兴期末)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答案】(1)A
(2)A;D
【解析】(1)根据“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 ”分析即可;
(2)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 (1)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体积很小,所以当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且是很少被弹回,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当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故A正确;
B.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是枣糕式模型,卢瑟福能过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不是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故B错误;
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在当时是认为正确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发现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也不全对,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但并没有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完美的境界,故C错误;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故D正确。
故选AD。
变式1:(2024八下·余杭期末)如图是卢瑟福将带正电的α粒子流轰击金箔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的轨迹(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空间很小。
【解答】 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占据的空间很小,集中了几乎所有原子的质量,所以当带正电的α粒子流轰击金箔后,遇到原子核会改变方向,被反弹回来,所以它的轨迹是c,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故选C。
变式2:(2023八下·金华期中)人们为了解释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又提出了“面包模型”。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请回答:
(1)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
(2)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的上述现象中,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   (填序号)。
(3)通过实验,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中心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答案】(1)电子 (2)② (3)原子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证明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内部的原子核上且带正电,原子核所占的空间并不大。
【解答】(1)汤姆森发现的是带负电荷的电子;
(2)α粒子本身带正电,故在2中相互排斥可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3)原子内部质量集中的地方为原子核。
故答案为:(1)电子;(2)② ;(3)原子核
变式3: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偏转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   。
(2)若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以下原子结构图示最合理的是____。
A. B. C.
【答案】(1)原子内部是空旷的,而且空旷的体积所占比例非常大
(2)不会大角度偏转
(3)原子核
(4)C
【解析】根据题意,原子的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分析。
【解答】(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是空旷的,而且空旷的体积所占比例非常大。
(2)若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大角度偏转。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4)根据题意,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原子核,
故答案为:C。
重难点二、原子内部的结构
典例1:(2023八下·嘉兴期末)2019年,俄罗斯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暂定名为Uue,其质子数为119,中子数为180。下列关于Uue的说法错误的是(  )
A.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B.相对原子质量为299
C.Uue核电荷数为180 D.Uue原子呈电中性
【答案】C
【解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解答】A、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质子数=119,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99 ,不符合题意;
C、Uue核电荷数=质子数=119,符合题意;
D、Uue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呈电中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变式1:(2024八下·杭州期末)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采样,科学研究院团队将对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的钛(Ti)含量进行研究。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核外电子数为是22。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
A.71 B.49 C.27 D.22
【答案】D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 由题意可知,Ti的核外电子数为是22,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故其核内质子数为22。故选D。
变式2:小柯学习科学知识时很懂得联想和类比。他想,书本上说卢瑟福研究发现的原子结构模型叫太阳系模型,如果把八大行星看作是原子中的八个核外电子的话,那么(  )
A.“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
B.“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
C.“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
D.“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
【答案】C
【解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将太阳系看作一个原子,则中间的太阳相当于原子核,周围的八大行星相当于八个核外电子。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中一定有八个质子,而中子数不能确定,故C正确,A、B错误;
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太阳系”相当于氧原子,故D错误。
变式3:(2023八下·柯桥期末)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   个,中子数是   个。
【答案】13;14
【解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解答】该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也就是说有14个中子,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40-142=13。所以含有13个质子,14个中子。
重难点三、元素与物质符号的含义,宏观与微观
典例1: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H的意义: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故A错误;
B.Fe的意义: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这种物质,故B正确;
C.N的意义:①氮元素;②1个氮原子,故C错误;
D.O的意义:①氧元素;②1个氧原子,故D错误。
变式1: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方便,科学中常采用国际统一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符号和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1个氮原子用元素符号N表示,那么2个氮原子用2N表示。故A正确,而B、C、D错误。
变式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答案】D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SO2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故A不合题意;
B.H2表示:①1个氢分子;②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B不合题意;
C.O表示:①1个氧原子;②氧元素,故C不合题意;
D.Hg表示:①1个汞原子;②汞元素;③汞这种物质,故D符合题意。
变式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2个亚铁离子   ;5个甲烷分子   ;3个氖原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氯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中“2”的意义   。
【答案】2Fe2+;5CH4;3Ne;O2;;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解析】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其化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甲烷分子表示为:5CH4;
③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氖原子表示为:3Ne;
④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气分子,可表示为:O2;
⑤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⑥同①,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中“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数字在化学符号前面表示微粒的个数;
2.数字在化学符号上方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先写正负后写数字;
3.数字在化学符号右上方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先写数字,后写正负,“1”省略;
4.数字在化学符号右下方表示一个构成微粒(分子、离子团)的原子个数,如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5..数字在化学符号左下方表示该原子的质子数;
6.数字在化学符号左上方表示该原子的质量数,即“质子数+中子数”。
重难点四、化合价
典例1:(2024八下·金东期末)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6 D.+7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 2)×4=0,则x=+6价。
故答案为:C。
变式1: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二氧化锆,使锆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二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氧元素显-2价,设二氧化锆(ZrO2)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D。
变式2:(2024八下·萧山期末)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KClO B.KClO3 C.KClO4 D.KCl
【答案】C
【解析】计算出各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在KClO中,Cl的化合价为+1;KClO3 中,Cl的化合价为+5;KClO4中,Cl的化合价为+7;KCl中,Cl的化合价为-1,则绿原酸的化合价最高的是KClO4。故选C。
变式3:标出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一氧化氮(NO)   ;
(2)二氧化氮(NO2)   ;
(3)硝酸(HNO3)   ;
(4)氨(NH3)   ;
(5)硝酸铵(NH4NO3)   。
【答案】(1) (2) (3) (4) (5)
【解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解答】(1)一氧化氮(NO)中O的化合价为-2,则N的化合价为+2,写作: 。
(2)二氧化氮(NO2)中O的化合价为-2,得到:x+(-2)×2=0,解得:x=+4,写作: ;
(3)硝酸(HNO3)中H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得到:(+1)+x+(-2)×3=0,解得:+5,写作: 。
(4)氨(NH3)中H的化合价为+1,得到:x+(+1)×3=0,解得:x=-3,写作: 。
(5)硝酸铵中,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写作: 。
重难点五、元素周期表
典例1:(2024八下·杭州期末)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H   He
Be   N ① Ne
② Si ③ Ar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
(2)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的元素是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周期表中位置②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O (2)金属 (3)NaCl
【解析】(1)根据①处元素原子序数为8分析;
(2)根据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钠元素分析;
(3)根据氯化钠化学式书写分析。
【解答】(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为氧元素,符号是O。
(2)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3)周期表中位置②为钠元素,③为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1)O;(2)金属;(3)NaCl。
变式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表示1个氯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内质子数是17
B.S的原子质量为32.06,x=16
C.三种都是非金属元素,它们分别形成的单质常温下均是固态
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加
【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不论个数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C、根据氯气为气体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的原子排列规律分析。
【解答】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可以表示1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1个氯元素,不符合题意;
B、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不符合题意;
C、氯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氯气,常温下是气态,不符合题意;
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加,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为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如图乙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1)金属;55 (2)A;C
【解析】(1)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分析。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解答】(1)如图甲所示为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铯由钅字旁,则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如图乙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A. Z在Y 的右边,说明原子序数:Z>Y ,故正确;
B. Y在X的下面,说明核外电子数:XC. YZ 处于同一横行中,Y和Z处于同一周期,故正确;
故答案为:A C。
变式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第二周期 3Li锂6.941 4Be铍9.012 5B硼10.81 6C碳12.01 7N氮14.01 8O氧16.00 9F氟19.00 10Ne氖20.18
第三周期 11Na钠22.99 12Mg镁24.31 13Al铝26.98 14Si硅28.09 15P磷30.97 16S硫32.06 17Cl氯35.45 18Ar氩39.95
(1)查表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3)碳和硅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化学性质相似。
(4)请写出核外电子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名称各一个:阳离子为   ;阴离子为   。
(5)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答案】(1)6.941
(2)质子数
(3)族
(4)钠离子(合理即可);氧离子(合理即可)
(5)金属;非金属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2)根据元素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分析;
(3)根据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4)根据钠离子、镁离子、氧离子、氟离子等核外电子排列与氖原子相同分析;
(5)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分析。
【解答】(1)由题表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和氖原子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有钠离子、镁离子等;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和氖原子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有氧离子、氟离子等。
(5)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故答案为:(1)6.941;(2)质子数;(3)族;(4)钠离子(合理即可);氧离子(合理即可);(5)金属;非金属。
重难点六、相对原子质量
典例1:(2023八下·洞头期中)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克,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  )
A.克 B.克 C.克 D.克
【答案】B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设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x
解得x=
故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克,A错误
B.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克,B正确
C.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克,C错误
D.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克,D错误
变式1: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10-25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 B.24 C.56 D.108
【答案】D
【解析】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由题意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1.7937×10-26kg,
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变式2:如果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X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变式3: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
【答案】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据此计算即可。
设碳原子质量的1/12为p,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得到:①; ②;
①÷②得到:;
解得:
重难点七、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
典例1:(2024八下·柯桥期末)近几年流感肆虐横行,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流感的特效药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具有抗炎、镇痛和抗病毒的作用。
(1)莽草酸由   种元素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174克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1)3;12×7:10:16×5=42:5:40
(2)mc=174克×()=84克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
【解答】(1) 莽草酸由3种元素组成,分别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0:16×5=42:5:40。
变式1:(2023八下·拱墅期末)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是一种治疗流感的退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C.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D.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答案】C
【解析】A、根据纯净物中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解答】A. 对乙酰氨基酚只含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不含有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 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6:32=3:1 ,不符合题意;
C. 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符合题意;
D. 一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变式2:(2024八下·浦江期末)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和苯并咪唑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请回答: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苯并咪唑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列式计算咪唑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核电荷数(质子数)
(2)
(3)
【解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与式量的比值。
【解答】(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2)根据化学式中可知,苯并咪唑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2×7):(1×6);(14×2)=42:3:14。
变式3:(2023八下·黄岩期末)DHA(化学式为C22H32O2)俗称脑黄金,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尤其对胎儿、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产品名称 DHA藻油软胶囊
商品名 DHA
规格 300mg/粒
用法用量 每日2次,每次1粒
产品优势 每100gDHA藻油软胶囊中含有DHA36g,在同类产品中DHA含量最高
(1)从物质组成上看,DHA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或”化合物”)。
(2)DH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某孕妇按照上述说明书服用DHA藻油软胶囊,则每日摄入的DHA总量是   。
【答案】(1)化合物 (2)33:4 (3)0.216g
【解析】(1)根据DHA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 每100gDHA藻油软胶囊中含有DHA36g及该药品用法用量分析。
【解答】(1)DH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从物质组成上看,DHA属于化合物。
(2)DH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32=33:4。
(3)某孕妇按照上述说明书服用DHA藻油软胶囊,则每日摄入的DHA总量是0.3g/粒 ×2×0.36=0.216g。
故答案为:(1)化合物;(2)33:4;(3)0.316g。
重难点八、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典例1:
变式1:有质量相同的四种气体: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它们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
【解答】根据“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可知,当气体的质量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分子数越大。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从小到大依次为:④③①②,那么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依次为:②①③④。
故选D。
变式2:(2024八下·绍兴期中)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
【答案】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解析】根据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学式计算出各物质铁与氧元素质量比,再由样品中铁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8,利用平均数法确定样品的可能组成分析。
【解答】氧化亚铁是铁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6:16=7:2=21:6,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12:48=7:3=21:9,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68:64=21:8, 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四氧化三铁;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因铁、氧化亚铁中铁与氧质量比都大于2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铁、氧元素比小于21:8的氧化铁。
故答案为: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变式3:已知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给混合物各成分中镁和硫元素质量比固体,由硫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镁元素质量分数,由此确定氧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此混合物可视为由和氧元素两部分组成,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4:32,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C。
1.(2023八下·杭州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
C.原子结构 D.欧姆定律
【答案】B
【解析】
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解答】A.图为甲烷分子结构模型,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了解甲烷分子的构成情况,属于模型,故A正确;
B.图为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不属于模型,故B错误;
C.图为原子结构模型,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情况,属于模型,故C正确;
D.图为欧姆定律图像,通过该图像我们可以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属于模型,故D正确;
2.(2022八下·定海期末)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A.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
B.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分子中的原子种类不同
D.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而水中只有氧原子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判断。
【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3.(2024八下·余杭期末)2023年10月3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铌包头矿。铌包头矿富含铌等元素。铌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1,相对原子质量为93,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41 B.52 C.93 D.134
【答案】A
【解析】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铌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1, 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可知,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41。故选A。
4.(2023八下·滨江期末)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则由16O构成的氧分子和由18O构成的氧分子,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氧原子个数
【答案】B
【解析】根据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
【解答】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则由16O构成的氧分子和由18O构成的氧分子,质子数、电子数、氧原子个数都相同,中子数不同。
5.(2024八下·拱墅期末)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中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C.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D
【解析】根据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的现象以及对此作出的推断进行分析。
【解答】 A.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直接通过,说明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带正电荷,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图是构成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O”分 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同不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
【解答】选项C的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因此该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C符合题意。
7.(2023八下·杭州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⑤代表五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同周期
B.①和④同族
C.③和⑤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④和⑤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D
【解析】同一行就是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的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列属于同一族,同一列的元素因为其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解答】A.同一行就是同一周期,所以①和② 属于同一周期,A正确;
B.同一列属于同一族,所以①和④属于同一族,B正确;
C.同一列的元素因为其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相同,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C正确;
D.④和⑤在同一行,他们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是他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不相同,D错误;
8.(2023八下·永嘉期中)化学符号具有多种含义。下列化学符号能同时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H B.O2 C.H2O D.Cu
【答案】D
【解析】根据所给各符号的含义分析,结合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
【解答】A.H不能表示氢气单质,不符合题意;
B. O2 表示氧气这种单质,但不能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C. H2O 表示水这种化合物,且不能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D.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和铜单质,符合题意;
9.(2021八下·西湖期中)根据CaCl2、Ca(ClO)2、X、KClO3、HClO4 排列特点,X应是(  )
A.Cl B.HCl C.HClO D.HClO2
【答案】D
【解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化合价的排列规律即可。
Ca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HClO4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可以看出是按照Cl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则x中Cl元素的化合价应+1<x<+5。
A.Cl2为单质,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A不合题意;
B.氢元素显+1价,设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故B不合题意;
C.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0,则y=+1价,故C不合题意;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2=0,则z=+3价,故D符合题意。
10.(2024八下·杭州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NH4+中,“2”表示2个氨气分子
B.Mg2+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2K+中,“2”表示一个钾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答案】D
【解析】A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解答】A.2NH4+中,“2”表示2个铵根离子,故A错误;
B.Mg2+中,“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错误;
C.2K+中,“2”表示2个钾离子,故C错误;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11.液化石油气是气体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下图为丁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 5
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物质
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
【答案】D
【解析】(1)元素只谈种类,不谈个数;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越大,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3)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4)根据常温下物质的状态分析。
【解答】A.根据结构图可知,丁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4:10=2:5,故A错误;
B.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4):(1×10)=24:5,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
C.丁烷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故C错误;
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故D正确。
1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 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解答;
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解答;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解答 ;
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即质子数和中子数上解答。
【解答】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 故错误;
B、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b 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错误;
C、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故正确。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b和c上,故错误;
故选C。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①④ 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③④ 属于离子
C.⑤ 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①⑤ 的结构不稳定
【答案】B
【解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
B、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可知①④中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②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③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④中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B错误;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粒子结构示意图由可知⑤属于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故C正确;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①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⑤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说结构不稳定;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4.(2021八下·杭州期中)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
A.只由CO组成的纯净物 B.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只由CO2组成的纯净物 D.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B
【解析】分别计算出CO、CO2和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然后与混合气体中二者的质量之比进行比较即可。
CO中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16×1)=3:4;
CO2中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12×1):(16×2)=3:8。
只由CO组成的纯净物,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3:4,氧的质量偏小,故A错误;
CO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3:4,氧的质量偏小;而CO2中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3:8,氧的质量偏大。二者混合时,只要质量大小合适,碳与氧的质量之比可能为3:5,故B正确;
只由CO2组成的纯净物,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3:8,氧的质量偏大,故C错误;
CO2中碳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3:8,其中氧的质量偏大,如果再混合O2,那么氧的质量会更大,故D错误。
15.(2023八下·绍兴期中)CO和X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  )
A.CO2 B.NO2 C.N2O3 D.SO2
【答案】D
【解析】根据极值法计算出一氧化碳的氧元素质量分数和X所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一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是,X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应该小于55%。
【解答】A、 CO2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是,不符合题意;
B、 NO2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是,不符合题意;
C、 N2O3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是,不符合题意;
D、 SO2 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3九上·诸暨竞赛)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①SO2 ②SO2、N2 ③CO、N2 ④SO2、CO 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二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恰好与所给相同,而一氧化碳的大,氮气不含,含有一氧化碳则一定含有氮气,而二氧化硫不影响气体的氧元素含量分析。
【解答】SO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0%,CO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7%,N2中不含氧元素,所以 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可能是二氧化硫一种,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氮气,或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气;故答案为:C。
17.有下列这些物质:①氢气
②氨气 ③铜 ④氦气 ⑤冰水混合物
⑥洁净的空气 ⑦氯化钠 ⑧碘酒 ⑨澄清石灰水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⑥⑧⑨;①③④;②⑤⑦
【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等,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氢气.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水。
【解答】属于混合物的是⑥洁净的空气⑧碘酒⑨澄清石灰水,因为它们都是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单质的是①氢气、③铜、④氦气,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的是②氨气,⑤冰水混合物、⑦氯化钠,因为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化钠和氨气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18.(2023八下·杭州期中)现有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22%
【解析】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除以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对于一份物质来说,其所有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解答】分析Na2SO4、Na2SO3、Na2S 三个化学式的特点可知,不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如何,其中的钠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1;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可得,该混合物中钠元 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1)=46∶32;又因为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所以该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 因此,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6%-32%=22%;
19.(2023八下·仙居期末)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答案】(1)混合物(2)分子
【解析】(1)根据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分析;
(2)根据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分析。
【解答】(1)物质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2)物质B由分子构成。
20.(2024八下·余杭期末)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请回答: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此现象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实心的(填“支持”或“不支持”).
(2)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结构A指的是原子中的   ,同时说明了结构A与α粒子带   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答案】(1)不支持(2)原子核;同种
【解析】(1)原子核带正电荷, α粒子带正电荷,如果原子是实心的,那么所有的α粒子都会受到排斥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轨迹,据此分析;
(2)原子由核外电子和中间的原子核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带正电荷,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解答】(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说明它们没有受到排斥力,即绝大部分空间都是空的,则此现象不支持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实心的。
(2)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结构A指的是原子中的原子核,同时说明了结构A与α粒子带同种电荷。
21.(2024八下·嵊州期末) 1911年,卢瑟福等人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
(1)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A. B.
C. D.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答案】(1)A
(2)质子
【解析】(1)原子内部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是质量很大,极少数α粒子会受到电磁力而改变运动方向,大多数不会受到影响,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分析
【解答】(1) 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体积很小,所以当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且是很少被弹回,而大多数α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变,继续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故选A;
(2)卢瑟福从氮原子中打出了1个微粒,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变成了8个,所以打出了一个质子。
22.(2024八下·浦江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   ,硅原子内的电子数是   .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   ;表示n个铝离子:   ;
【答案】(1);14 (2);
【解析】(1)根据硅元素的符号解答。在原子内部,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原子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电性,在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解答】(1)硅元素的符号为Si,则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Si。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则硅原子内的电子数为:28-14=14.
(2) 表示2个氧分子: ;表示n个铝离子: 。
23.(2024八下·杭州期末)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
(2)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的元素是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周期表中位置②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O
(2)金属
(3)NaCl
【解析】(1)根据①处元素原子序数为8分析;
(2)根据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钠元素分析;
(3)根据氯化钠化学式书写分析。
【解答】(1) 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为氧元素,符号是O。
(2) 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3) 周期表中位置②为钠元素,③为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故答案为:(1)O;(2)金属;(3)NaCl。
24.(2024八下·长兴期末)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 氯气   
(2)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   
(3) 6个铵根离子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的意义   
【答案】(1)Cl2
(2)+5
(3)6NH4+
(4)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解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1)氯气是双原子构成分子,化学式为 Cl2 。
(2) KCl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3)6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6NH4+ 。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1) Cl2 ;(2)+5;(3) 6NH4+ ;(4)1个苯并咪唑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25.(2023八下·仙居期末)中成药“金银花”治疗新冠成效显著,其有效成分绿原酸(C16H18O9)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请回答:
(1)绿原酸由   种元素组成。
(2)绿原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
(3)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4)计算354克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答案】(1)3 (2)2:1 (3)4:3
(4)解: 碳元素的质=
【解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4)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 绿原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18:9=2:1;
(3) 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6×9)=4:3;
26.(2023八下·椒江期末)患甲流时,可服用药片非布他司,其化学式为C16H28N2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C16H28N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C16H28N2O4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H:N=    
(3)62.4克C16H28N2O4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1)312 (2)1:1
(3) ×100%×62.4g = ×100%×mco2 mco2=17.6g
【解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C16H28N2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14×2+16×4=312。
(2) C16H28N2O4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8:(14×2)=1:1.
27.(2023八下·嘉兴期末)某品牌儿童咀嚼钙片的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后回答下列问题。
××儿童咀嚼钙片(50片装)
[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钙片中含碳酸钙80%。
[用法]嚼食
(1)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
(2)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一岁以后的儿童每天补钙应该不小于0.6g。若这些钙全部来自于该咀嚼钙片,则每日至少服用几片?
【答案】(1)100
(2)解:80%×Ca/CaCO3=80%×40/100=32%
(3)解:2g×80%×40/100=0.64g 因为0.64g>0.6g所以1片。
【解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先计算出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再由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计算钙片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3)由儿童每天补钙元素质量,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12+16×3=100。
28.(2023八下·浙江期中)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NH4NO3)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 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已知所购买的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多少?
【答案】(1)-3;+5 (2)175
(3)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
解得:x=160g
(4)硝酸铵中N%=28/80×100%=35%
N%=90%×35%=31.5%
【解析】(1)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2)氮元素的质量=硝酸铵的质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根据氮元素质量相等为条件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4)首先计算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再用 硝酸铵在化肥中的质量分数×氮元素在硝酸铵中的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1)在 NH4NO3 中,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那么得到:x+(-2)×3=-1,解得:x=+5;
铵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那么得到:y+(1×4)=+1,解得:y=-3。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模型与符号
典例1:(2024八下·东阳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祭到的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奥迪汽车 B.眼球结构 C.地球仪 D.动物细胞结构
变式1:(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学研究中常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A. B. C. D.
变式2:(2024八下·余杭期末)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易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四幅图中属于模型的是(  )
A.氢元素 B.甲烷分子结构 C.电流表 D.有礼标志
变式3:(2024八下·金东期末)为了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小科同学用各色橡皮泥进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观察四种分子结构模型,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模 型 各种颜色的球及个数 分子名称 化学式
1 1 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水分子 H2O
2 1个黑色球、4个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
3 2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② H2O2
4 2个黑色球、1个灰色球、6个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
(1) 模型2的化学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   。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质可以反应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
易错点二、区分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典例1:(2024八下·临海期中)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氯化钠 C.水 D.石墨
变式1:(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变式2:(2024八下·浙江期中)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新型“氧分子”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B.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
变式3:观察下图分子模型,一种圆圈代表―种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
易错点三、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典例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物质反应,它需要浸泡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大量钠通常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在纯度要求不高且少量保存时可浸入煤油中,如实验室保存。但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钠离子相对稳定。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钠离子与钠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变式1:(2024八下·长兴月考)对 Mg和Mg2+认识正确的是 (  )
A.Mg和Mg2+不是同一种元素 B.Mg和Mg2+化学性质不同
C.Mg2+比Mg少两个质子 D.Mg2+比Mg多两个电子
变式2: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钠离子。钠原子与钠离子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相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电性相同 D.属于同一种元素
变式3:(2023八下·下城期中)(1)如图为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
①当x=10+y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则y=   。
易错点四、物质的分类
典例1: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mg/L)偏硅酸(H2SiO3) ≥68.5钙(Ca) ≤28钠(Na) ≤18溴(Br) ≥0.089
(1)外包装文字说明中的“钙”是指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纯净优质的矿泉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变式1:(2023八下·义乌月考)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变式2:元素的分类。
分类 内容
    汉字的偏旁为“钅”字旁(汞和金除外),金属元素占110多种元素的大多数
    非金属元素有三种状态: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②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③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名称都是“气”字头,它们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氦气。稀有气体元素也属于非金属元素
变式3:(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重难点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与认识
典例1:(2024八下·长兴期末)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变式1:(2024八下·余杭期末)如图是卢瑟福将带正电的α粒子流轰击金箔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的轨迹(  )
A.a B.b C.c D.d
变式2:(2023八下·金华期中)人们为了解释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又提出了“面包模型”。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请回答:
(1)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
(2)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的上述现象中,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   (填序号)。
(3)通过实验,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中心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变式3: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偏转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   。
(2)若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
(3)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4)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以下原子结构图示最合理的是____。
A. B. C.
重难点二、原子内部的结构
典例1:(2023八下·嘉兴期末)2019年,俄罗斯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暂定名为Uue,其质子数为119,中子数为180。下列关于Uue的说法错误的是(  )
A.Uu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9 B.相对原子质量为299
C.Uue核电荷数为180 D.Uue原子呈电中性
变式1:(2024八下·杭州期末)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采样,科学研究院团队将对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的钛(Ti)含量进行研究。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核外电子数为是22。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
A.71 B.49 C.27 D.22
变式2:小柯学习科学知识时很懂得联想和类比。他想,书本上说卢瑟福研究发现的原子结构模型叫太阳系模型,如果把八大行星看作是原子中的八个核外电子的话,那么(  )
A.“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 B.“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
C.“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 D.“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
变式3:(2023八下·柯桥期末)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   个,中子数是   个。
重难点三、元素与物质符号的含义,宏观与微观
典例1: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A.A B.B C.C D.D
变式1: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方便,科学中常采用国际统一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是(  )
A. B. C. D.
变式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变式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2个亚铁离子   ;5个甲烷分子   ;3个氖原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氯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中“2”的意义   。
重难点四、化合价
典例1:(2024八下·金东期末)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来自江、湖的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在Na2Fe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6 D.+7
变式1: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二氧化锆,使锆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二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B. C. D.
变式2:(2024八下·萧山期末)研究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含氯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KClO B.KClO3 C.KClO4 D.KCl
变式3:标出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一氧化氮(NO)   ;
(2)二氧化氮(NO2)   ;
(3)硝酸(HNO3)   ;
(4)氨(NH3)   ;
(5)硝酸铵(NH4NO3)   。
重难点五、元素周期表
典例1:(2024八下·杭州期末)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H   He
Be   N ① Ne
② Si ③ Ar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
(2)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的元素是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周期表中位置②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变式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表示1个氯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内质子数是17
B.S的原子质量为32.06,x=16
C.三种都是非金属元素,它们分别形成的单质常温下均是固态
D.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加
变式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为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如图乙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变式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第二周期 3Li锂6.941 4Be铍9.012 5B硼10.81 6C碳12.01 7N氮14.01 8O氧16.00 9F氟19.00 10Ne氖20.18
第三周期 11Na钠22.99 12Mg镁24.31 13Al铝26.98 14Si硅28.09 15P磷30.97 16S硫32.06 17Cl氯35.45 18Ar氩39.95
(1)查表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3)碳和硅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化学性质相似。
(4)请写出核外电子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名称各一个:阳离子为   ;阴离子为   。
(5)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重难点六、相对原子质量
典例1:(2023八下·洞头期中)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克,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实际质量为(  )
A.克 B.克 C.克 D.克
变式1: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10-25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 B.24 C.56 D.108
变式2:如果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X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变式3: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
重难点七、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
典例1:(2024八下·柯桥期末)近几年流感肆虐横行,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流感的特效药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具有抗炎、镇痛和抗病毒的作用。
(1)莽草酸由   种元素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174克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变式1:(2023八下·拱墅期末)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式C8H9NO2)是一种治疗流感的退烧止痛药。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C.保持对乙酰氨基酚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对乙酰氨基酚分子
D.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8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
变式2:(2024八下·浦江期末)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和苯并咪唑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请回答: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苯并咪唑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列式计算咪唑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式3:(2023八下·黄岩期末)DHA(化学式为C22H32O2)俗称脑黄金,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尤其对胎儿、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产品名称 DHA藻油软胶囊
商品名 DHA
规格 300mg/粒
用法用量 每日2次,每次1粒
产品优势 每100gDHA藻油软胶囊中含有DHA36g,在同类产品中DHA含量最高
(1)从物质组成上看,DHA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或”化合物”)。
(2)DHA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某孕妇按照上述说明书服用DHA藻油软胶囊,则每日摄入的DHA总量是   。
重难点八、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典例1:
变式1:有质量相同的四种气体: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它们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变式2:(2024八下·绍兴期中)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
变式3:已知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1.(2023八下·杭州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
C.原子结构 D.欧姆定律
2.(2022八下·定海期末)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A.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同
B.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分子中的原子种类不同
D.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而水中只有氧原子
3.(2024八下·余杭期末)2023年10月3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铌包头矿。铌包头矿富含铌等元素。铌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1,相对原子质量为93,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41 B.52 C.93 D.134
4.(2023八下·滨江期末)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则由16O构成的氧分子和由18O构成的氧分子,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氧原子个数
5.(2024八下·拱墅期末)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中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C.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6.下图是构成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O”分 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2023八下·杭州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⑤代表五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同周期
B.①和④同族
C.③和⑤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④和⑤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8.(2023八下·永嘉期中)化学符号具有多种含义。下列化学符号能同时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H B.O2 C.H2O D.Cu
9.(2021八下·西湖期中)根据CaCl2、Ca(ClO)2、X、KClO3、HClO4 排列特点,X应是(  )
A.Cl B.HCl C.HClO D.HClO2
10.(2024八下·杭州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NH4+中,“2”表示2个氨气分子
B.Mg2+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2K+中,“2”表示一个钾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11.液化石油气是气体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下图为丁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 5
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物质
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
1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 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①④ 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③④ 属于离子
C.⑤ 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①⑤ 的结构不稳定
14.(2021八下·杭州期中)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
A.只由CO组成的纯净物 B.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只由CO2组成的纯净物 D.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15.(2023八下·绍兴期中)CO和X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  )
A.CO2 B.NO2 C.N2O3 D.SO2
16.(2023九上·诸暨竞赛)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①SO2 ②SO2、N2 ③CO、N2 ④SO2、CO 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17.有下列这些物质:①氢气
②氨气 ③铜 ④氦气 ⑤冰水混合物
⑥洁净的空气 ⑦氯化钠 ⑧碘酒 ⑨澄清石灰水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18.(2023八下·杭州期中)现有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9.(2023八下·仙居期末)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0.(2024八下·余杭期末)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请回答: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此现象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实心的(填“支持”或“不支持”).
(2)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结构A指的是原子中的   ,同时说明了结构A与α粒子带   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21.(2024八下·嵊州期末) 1911年,卢瑟福等人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
(1)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A. B.
C. D.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22.(2024八下·浦江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   ,硅原子内的电子数是   .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   ;表示n个铝离子:   ;
23.(2024八下·杭州期末)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位置①处的元素符号是   。
(2)在元素的分类中,周期表中位置②处的元素是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3)周期表中位置②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4.(2024八下·长兴期末)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 氯气   
(2)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   
(3) 6个铵根离子   
(4) C7H6N2(苯并咪唑) 中6表示的意义   
25.(2023八下·仙居期末)中成药“金银花”治疗新冠成效显著,其有效成分绿原酸(C16H18O9)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请回答:
(1)绿原酸由   种元素组成。
(2)绿原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
(3)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4)计算354克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26.(2023八下·椒江期末)患甲流时,可服用药片非布他司,其化学式为C16H28N2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C16H28N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C16H28N2O4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H:N=    
(3)62.4克C16H28N2O4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27.(2023八下·嘉兴期末)某品牌儿童咀嚼钙片的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后回答下列问题。
××儿童咀嚼钙片(50片装)
[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钙片中含碳酸钙80%。
[用法]嚼食
(1)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
(2)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一岁以后的儿童每天补钙应该不小于0.6g。若这些钙全部来自于该咀嚼钙片,则每日至少服用几片?
28.(2023八下·浙江期中)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NH4NO3)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 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已知所购买的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多少?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