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1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1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12 23:23:2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1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科学思维:学习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提升通过数据表获得信息的能力;知道怎么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计算的练习,初步体会科学中的定量计算。
探究实践:会用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整理与归纳数据、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深入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取信息的方法。
态度责任: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化学式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随着认识的深化,化学式的意义越来越丰富,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01 相对原子质量
1.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2.已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质量为a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
A.(12a/b)g B.(ab/12)g C.(12/ab)g D.(b/12a)g
3.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6 B.12 C.14 D.16
4.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5.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18 B.176 C.294 D.412
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
A.铁单质的质量为56g
B.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g
C.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56倍
02 相对分子质量
7.下列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
B.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质量的总和
C.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化学式无关
D.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分子的质量
8.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正确的是( )
A.NO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2NH3的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克
D.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9.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56 B.112 C.114 D.72
10.19世纪时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3。试推断与锆的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是g B.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真实质量也越大
C.是一个原子的真实的质量 D.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这表示(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g B.镁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
C.镁原子的质量是碳原子1/12的24倍
D.镁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
3.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4.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克 D.
5.稀土激光钕玻璃是高功率激光装置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高能激光器,我国的钕玻璃多级激光放大器已被成功地应用在激光核聚变装置上。下列关于钕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钕属于金属元素 B.钕的元素符号为Nd
C.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D.钕原子的质子数为60
6.如图所示的模型图,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右盘中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 )
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B.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C.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D.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7.佛山西樵山是岭南名山,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32g D.33
8.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9.南京理工大学化学院研究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N5·3H2O是一种含氧化合物
B.1个N5-,中含有5个原子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
D.NaN5·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过程为:23+7×5+3×(1×2+16)=112
10.重水是核反应堆中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重氢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离子核内有2个质子
11.A和B两种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4和16,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2价,则A、B组成的化合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30 B.74 C.76 D.108
12.甲原子是碳原子质量的m倍,甲原子是乙原子质量的n倍,则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13.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xO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M 16y D.M+16
14.根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所含元素化合价有规律排列的一组化学式:CH4、X、H2O、HF,其中X应选择( )
A.HCl B.H2S C.PH3 D.NH3
1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多8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
A.X3Y B.X2Y C.XY2 D.XY3
16.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x+y B.x+y+n C.x-y+n D.x+n-y
17.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
A. B. C. D.
18.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19.一个NO2分子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3分子质量为b千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标准,则N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20.考古学上常听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 。
21.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
22.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
(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3.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若以此原子质量的十六分之一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标准。则:
(1)一个质量为n千克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同)。
(2)若按此标准求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千克。
24.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
【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 。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25.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作为原子质量标准的碳 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的质量(要有过程)。
26.R元素在化合物中没有变价,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已知它的氯化物RClx相对分子质量为208,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1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科学思维:学习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提升通过数据表获得信息的能力;知道怎么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计算的练习,初步体会科学中的定量计算。
探究实践:会用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整理与归纳数据、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深入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取信息的方法。
态度责任: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化学式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随着认识的深化,化学式的意义越来越丰富,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01 相对原子质量
1.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答案】C
【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原子,错误;
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但由于质子数不变,故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虽不是原子质量,但却可以反应原子质量的大小,因为它们数值的得出都是相对同一个标准值,即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表示原子的质量也越大,故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正确;
D、微粒间,分子、原子、离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错误。
故选:C。
2.已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的质量为a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
A.(12a/b)g B.(ab/12)g C.(12/ab)g D.(b/12a)g
【答案】B
【详解】因质子数、中子数均为6,则为C12原子,其质量为ag,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设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x,
解得x=
故选B。
【点睛】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知,以C12原子质量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标准相比即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如图是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6 B.12 C.14 D.16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1个氢原子的质量与1个C原子质量的1/12相等,且氢原子的相等原子质量为1,1个A原子的质量是1个C原子质量的1/12的14倍,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故选C。
4.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A。
5.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18 B.176 C.294 D.412
【答案】A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故它的核外电子数也为118 。故选A。
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
A.铁单质的质量为56g
B.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g
C.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
D.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56倍
【答案】D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的简称,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不能表示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g,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小于56,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表示一个铁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56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02 相对分子质量
7.下列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
B.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质量的总和
C.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化学式无关
D.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分子的质量
【答案】A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是一种相对质量,故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故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物质的化学式有关,故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不是分子的质量,故错误。
故选:A。
8.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正确的是( )
A.NO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2NH3的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克
D.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答案】D
【详解】A、NO2:相对分子质量=14+16×2=46,该选项计算不正确;
B、2NH3:相对分子质量=2×(14+1×3)=34,该选项计算不正确;
C、O2:相对分子质量=16×2=3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该选项计算不正确;
D、Ca(OH)2: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该选项计算正确。
故选D。
9.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56 B.112 C.114 D.72
【答案】A
【详解】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2x+16×3=160,解得:x=56;故选A。
10.19世纪时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1, 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3。试推断与锆的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答案】D
【详解】设锆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氯的化合价为-1价,则氯化物的化学式为:ZrClx
∵锆的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
∴91+35.5X=233 得:X=4
∵在锆的氧化物中锆的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O2,
故选D。
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是g
B.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真实质量也越大
C.是一个原子的真实的质量
D.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答案】B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一般是“1”,不是“g”,故A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反映出原子的质量的大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真实质量就越大,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真实的质量,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B。
2.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这表示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g
B.镁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
C.镁原子的质量是碳原子1/12的24倍
D.镁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
【答案】D
【详解】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中质子数加中子数,所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不能说明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而不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24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其他原子跟碳-12原子质量的作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铝原子的质量=。
故选B。
4.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克 D.
【答案】D
【详解】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kg,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m 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D。
5.稀土激光钕玻璃是高功率激光装置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高能激光器,我国的钕玻璃多级激光放大器已被成功地应用在激光核聚变装置上。下列关于钕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钕属于金属元素 B.钕的元素符号为Nd
C.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 D.钕原子的质子数为60
【答案】C
【详解】A、钕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且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钕的元素符号为Nd,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则钕原子的质子数为6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如图所示的模型图,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右盘中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
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B.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C.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D.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天平平衡,故右盘中16个小块的总质量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1块的质量与1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质量相等,所以这个小块对应的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故选:C。
7.佛山西樵山是岭南名山,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32g D.33
【答案】B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32。
故选B。
8.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设铕(Eu)原子的质量为x,则有:,x=。
故选B。
9.南京理工大学化学院研究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N5·3H2O是一种含氧化合物
B.1个N5-,中含有5个原子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
D.NaN5·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过程为:23+7×5+3×(1×2+16)=112
【答案】D
【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和。
【详解】A、NaN5·3H2O含有氧元素,是一种含氧化合物,故A正确;
B、1个N5-, 含有5个原子,故B正确;
C、1个N5-中共含有7×5=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有35+1=36个电子,故C正确;
D、NaN5·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14×5+3×(1×2+16)=147,故D不正确。故选D。
10.重水是核反应堆中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重氢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离子核内有2个质子
【答案】A
【详解】A. 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6=20,此选项正确;B.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所以重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此选项错误;C. 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4,此选项错误;D. 原子与原子得或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质子数相同,重氢离子核内有1个质子,此选项错误。故选A。
11.A和B两种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4和16,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2价,则A、B组成的化合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30 B.74 C.76 D.108
【答案】C
【详解】A和B两种元素,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2价,则A、B组成的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A2B3,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6×3=76。故选:C。
12.甲原子是碳原子质量的m倍,甲原子是乙原子质量的n倍,则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答案】B
【详解】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设乙原子的质量为1,则甲原子的质量为n,则碳-12原子的质量为:,故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B。
13.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xO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M 16y D.M+16
【答案】B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某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xO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则ax+16y=M,a=。故选B。
【点睛】掌握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根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所含元素化合价有规律排列的一组化学式:CH4、X、H2O、HF,其中X应选择( )
A.HCl B.H2S C.PH3 D.NH3
【答案】D
【详解】CH4、H2O、HF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18、20,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
三种物质中均含有氢元素,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1,化合价依次增大;故X的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16,小于18;化合价应大于-4,小于-2。
A、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不符合题意;
B、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不符合题意;
C、P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不符合题意;
D、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符合题意。
故选D。
1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多8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X3Y B.X2Y C.XY2 D.XY3
【答案】C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知: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16,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8+8)=32。
【详解】A、32×3+16=112;故A不正确;
B、32×2+16=80;故B不正确;
C、32+16×2=64;故C正确;
D、32+16×3=80;故D不正确;
故选C。
16.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x+y B.x+y+n C.x-y+n D.x+n-y
【答案】B
【详解】某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该离子是M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的,则M原子核外电子数为;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为;核内有y个中子,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B。
17.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
【详解】根据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和“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设:碳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有:108=,解得x=;设: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y,则16=,解得y=。
故选C。
18.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答案】B
【分析】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这个标准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详解】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 kg,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故选B。
19.一个NO2分子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3分子质量为b千克,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标准,则N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
【答案】A
【详解】由化学式可知,3个NO2分子(N3O6)与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之差相当于1个NO3分子的质量,所以1个NO3分子的质量=(3a-b)千克,2个NO2分子的质量2a千克,2个NO2分子比一个N2O3分子多1个氧原子,可知个O原子的质量=(2a-b)千克,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标准,则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选A。
20.考古学上常听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 。
【答案】 中子数不同 7:6
【详解】考古学上常听过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14:12=7:6。
考点:元素的概念、原子质量比
21.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则氧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
【答案】
【详解】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若银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设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是x,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之比,则, x=。
22.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
(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 24 18
【详解】(1)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3.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若以此原子质量的十六分之一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标准。则:
(1)一个质量为n千克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同)。
(2)若按此标准求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千克。
【答案】(1);
(2)3.5A
【分析】根据题意确定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进而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一个质量为n千克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2)若按此标准求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56×Akg×=3.5Akg。
24.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
【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 。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答案】 同位素 两 22 He
【详解】(1)I-127与I-131是碘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互为碘的同位素;
(2) H、2H、3H的原子中都有1个质子,属于氢元素,所以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2种元素;
(3)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3H的相对原子质量=1+2=3,故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2×3+16=22;
(4)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超重水(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所以会变成含有2个质子的氦原子,符号为He。
25.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作为原子质量标准的碳 12原子质量为。求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的质量(要有过程)。
【答案】12、12、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用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24 12=12。
设原子的质量是x
故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12,原子的质量为。
26.R元素在化合物中没有变价,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已知它的氯化物RClx相对分子质量为208,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答案】153
【详解】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已知它的氯化物RClx相对分子质量为208,则137+35.5x=208,x=2,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2,氯元素显-1价,则R元素显+2价;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没有变价,R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7+16=15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