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3节 化学方程式(2)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引入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 总和等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各物质的质量
反应后生成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燃烧
(2)硫燃烧
(3)铁燃烧
(4)电解水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新课教学
化学式C02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那么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能不能用化学式来表示呢?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O2
+
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O2 ↑+2H2↑
新课教学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化学方程式中,不仅要读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名称,
“+”读作“和、与、跟”等;
“=”读作生成;
还需要读出反应的条件等。
例如:
读作: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思考与讨论
请比较上述两种化学反应的表示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可以更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化学方程式可以更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1)物质的元素组成更直观;
(2)反应条件更直观;
(3)还能明确表达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4)还能体现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读图
观察下图,说说化学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
新课教学
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
(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氧气,生成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表示反应发生的条件;
表示该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才进行的
(3)表示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的个数比。
表示碳、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分子个数)比为1:1:1。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表示碳、氧气、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为12:32:44。
新课教学
视频: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练一练
你能说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吗?
CH4 + 2O2 CO2 + 2H2O
点燃
1.表示甲烷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2.表示反应需要点燃才能进行。
3.表示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 2 : 1 : 2
4.表示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为
4 : 16 : 11 : 9
新课教学
视频: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与步骤
新课教学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③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如果一个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 进行,如需点燃、加热 ( 通常用△表示 )、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
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
新课教学
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
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
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
通电
例如:
新课教学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铝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1)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号(不读“加”、读“跟” 或“和”)连接。
Al + O2 Al2O3
新课教学
(2)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上适当的 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一般可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1省略不写)。
4Al + 3O2 2Al2O3
新课教学
(3)式子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4Al + 3O2 2Al2O3
(4)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Al + 3O2 2Al2O3
点燃
新课教学
视频: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新课教学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观察法:
观察化学方程式中较复杂的化学式中某原子的数目,然后依次推出有关元素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适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教学
2、最小公倍数法:
先找出反应式中各出现一次,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对较多的元素,并求出该元素在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某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即得此化学式前的系数,然后再调整相关系数以完成配平。
新课教学
3、奇数配偶法:
先找出现次数较多,且式子两边的原子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配成偶数。
然后,以该化学式和所配系数为依据,依次找出其它化学式前的系数,使化学方程式配平。
新课教学
4、定“1”配平法:
先把含元素原子最多的化学式的配平系数暂定为“1”(不管它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然后根据它当中的原子个数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练一练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CO
高温
(2) Al + O2 Al2O3
点燃
2
4
3
2
(3) C2H2 + O2 H2O + CO2
点燃
2
5
2
4
(4) H2S + O2 S+ H2O
点燃
2
2
2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ClO3 2KCl+O2↑ B.2KClO3 2KCl+3O2
C.2KClO3 2KCl+3O2↑ D.2KClO3 2KCl+3O2↑
B
D
当堂检测
3、与金属的置换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I2+Na2S=2Nal+S↓。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I2+2KBr=2KI+Br2 B.Cl2+2NaI=2NaCl+I2
C.Br2+Na2S=2NaBr+S↓ D.Cl2+K2S=2KCl+S↓
A
当堂检测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C2H4+ ___ O2══ ___ CO2+ ___ H2O
(2) ___ Fe2O3+ ___ H2 ══ ___ Fe+ ___ H2O
(3) ___ Fe2O3+ ___ CO ══ ___ Fe+___CO2
1
3
2
2
1
3
2
3
1
3
2
3
板书设计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2)
原则:事实,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意义:1、反应物和生成物;2、表示反应的条件
3、表示各物质间分子原子的个数比;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书写:“一式二配三等四注”, 原子数目相等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相关内容。3.3 化学方程式(2)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关于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气体
B.反应条件是点燃
C.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单质,生成了氧化物
D.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大
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O”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 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两种生成物
5.中科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应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实现了二氧化碳氢气一步转化为甲醇汽油,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甲和丙都是有机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2KClO = 2KCl+3O ↑
B.CO2+Ca(OH)2=CaCO3↓+H2O
C.4Fe+3O2 点燃2Fe2O3
D.KMnO4ΔK2MnO4+MnO2+O2↑
7.化学方程式 的读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C.2个一氧化碳分子加1个氧分子等于2个二氧化碳分子
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8.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9.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10.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S+O2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
C.CH4+2O2点燃CO2+2H2O D.2H2+O2点燃2H2O
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灼热的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一种具有可燃性的单质气体 ;
(2)铝在空气中,其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的氧化膜(Al2O3) ;
(3)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
12.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其化学组成为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
(1)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黄2g、硝酸钾3g、炭粉4.5g。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爆时可发生:S+2KNO3+3C=K2S+3CO2↑+N2↑,则S、KNO3、C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该配方中C和 (填化学式)明显过量。燃放烟花爆竹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2)SO2气体在空气中经粉尘催化氧化为SO3,SO3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A C B D A D D
11.(1)C+H2O高温CO+H2 (2)4Al+3O2═2Al2O3 (3)6CO2+6H2O光照C6H1206+6O2
12.(1)32:202:36 S S+O2==SO2 (2)SO2+O2==SO3 SO3+H2O=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