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18 15: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训练
1、填空题
1、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 变化。同样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 。
2、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 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 。
3、由 和 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各个聚落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互接,形成沿 的大城市带。
4、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地形等。平原地区交通 ,商业网点沿 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方式 ,密度小。
5、 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商业网点以 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 沿线。
答案:1、空间形态 演变 2、交通 发展轴 3、铁路 高速公路 交通网分布 4、便利 交通干线 短 单一5、商业 交通最优 高速公路
解析:分析:第1题,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变化。同样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第2题,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第3题,由铁路和高速公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各个聚落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互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第4题,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地形等。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短,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密度小。第5题,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城市交通的特点即该节的主要的基本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教材,从教材中提取重点。
二、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黑点表示某种地理事物,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站 B.超市 C.工厂 D.加油站
7、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答案:6、D 7、C
解析:分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发现黑点主要沿着国道分布,汽车站一般没有这样密集,超市一般分布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相对而言应分布在村落近,工厂也是。只要加油站符合题意,分布在国道两侧,方便汽车的加油。第7题,提倡“公交优先”,一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二是为了提倡绿色出行,尽量更多的人坐公交,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城市交通的特点,需要学生多多观察,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8-10题。
8、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9、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10、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答案:8、D 9、B 10、B
解析:分析:第8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铁路的建设会选择在海拔低的山谷附近,所以结合这个角度,答案也是地形。选D。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为盆地内部,而兰新线位于盆地边缘,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从图中看出,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所以工程量不大。B对。第10题,该地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交通运输选项的区位因素。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仔细看图中等高线的变化,还有城市分布与交通线的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侧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
12、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
答案:11、D 12、B
解析:分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沃尔玛分布在城市交通枢纽,好友多分布在城市交通干道的“十字”路口。故选D,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沃尔玛分布在火车站附近,好又多分布在城市市中心,人流量都大,交通通达度好。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交通的特点。注意城市的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AppData/Local/Temp/HZ$D.289.2928/编辑模板/4-109.tif" \* MERGEFORMAT
13、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14、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正确的是 (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3、A 14、B
解析:分析:第13题,题干中提到“商业网点受河流的影响”,一般来讲河流主干,人口城市较多,商业网点较多,支流相反,商业网点较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段较少应属于支流,故选A。第14题,A选项私家车多了,会加重交通拥挤。D选项,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会增加某一个区域的交通拥挤。用排除法可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交通的特点及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该题较为简单,注意题干中的地理信息,再结合到日常生活经验来答题即可。
石家庄市原来只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 )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从此,石家庄成为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虽然改名为正定市,城市人口却只有几万。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5、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
①是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 ②河北省省会设在石家庄市
③石家庄市位于军事要道上 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上述事实说明了(  )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答案:15、A 16、A
解析:分析:第15题,从材料中可以知道,石家庄之所以由小村庄发展成为大城市,主要原因是位于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加之又是河北省省会。第16题,该题说明了,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凡是有材料的题,都要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归纳,再结合到所学知识作答。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18、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答案:17、B 18、A
解析:分析: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到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离河心沙洲较对岸远,说明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航道较深,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和停靠,故答案选B。第18题,读图可以看出待建码头区是高速公路、普通道路和河运交会衔接的地方 ,新码头减灾该处有利于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只需看图,从图中来思考相关问题。
19、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19、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难度不大,一般发展交通,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当地或沿线的经济。
读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20题。
2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答案:C
解析:分析: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乙模式需要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因而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难度不大,注意看图例,尽量看懂题意即可作答。
三、综合题
21、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原因 。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 ,原因是 。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 自发形成的,这符合 原则。
(4)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 处,因为该处
答案:(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临近公路与河流,交通便利 (2)小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路况差,交通不变,人口较少(3)河流或公路 交通最优 (4)B 处于两条公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解析:分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区聚落基本上沿公路和河流分布,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交通便利,环境条件更优越。第(2)题,从图中也可看出,山区的商业网点较少,主要原因是山区人口少,交通不便。第(3)题,平原地区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主要考虑的是交通最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于商业网点的影响,重在了解山区与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差异。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要用专业的地理语言去描述,就有一定难度。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A与B相比,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早的是       ,理由为           ;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    ,理由为          。
(2)若图中铁路线为京九线,则与C城市地域形态最为接近的是(  )
A.株洲 B.武汉
C.九江 D.天津
(3)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有 。
(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区最合理的是    处,原因是  
  。
答案:(1)B 位于地形平坦开阔,两河交汇处,不仅水源充足,交通也较便利 B 铁路交通建设晚于河运 (2)C (3)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4)③ 位于城市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通达度高。
解析:分析:第(1)题,较早形成的城市往往自然条件优越,B地相对于A地优越,因此B地先形成。铁路的建设晚于河运,因此C地的城市要晚于B地。第(2)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九江既沿长江又是京九线穿过。第(3)题,从图中即可看出来,该市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第(4)题,若布局在①处位于河流上游,这对水质有一定的污染。②地离中心城区太近,不仅噪音较大,占地广,还污染环境。③地位于城市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通达度高。④地交通不便,不便于产品的运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重点突出,比较常考,需要学生从实际情况和结合图中信息来分析和作答。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势。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答案:(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 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开凿东西向的沿海运河可以缓解东西向的运输紧张状况,分析时需要注意不利的区位条件。(2)开凿运河的工程量可以从地形起伏,地表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3)优势主要从航运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4)。港口建设分析可以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进行分析。陆域条件主要从腹地和修筑港口条件分析,水域主要从航行和停泊条件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区位条件的评价,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答区位条件的评价应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方面进行分析。优势重点点突出于沿海海运条件的比较。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图8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案: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来甲乙两地主要的食客来源都是M市,而从图中看出,二者距离客源地都差不多,但是乙地有高速出入口,交通更加便利。二者又经营的项目相同,甲地当然竞争不过乙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注意观察图中甲乙两点的位置、交通的便利程度、与客源地的远近、经营的项目。
25、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答案: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解析:分析:该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和南路交叉处,地理位置优越,容易汇集各地的人流和物流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量增大;该区域地域较广,运距长,需要长距离运输的交通运输;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铁路建设和投入增多,推动了该区域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主要是由交通运输工具盒发展和运输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因此本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优点对比和社会需求方面进行答题。
甲(穿越式)
乙(绕行式)
出入口立交
高速公路
城市建成区
连接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0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