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共6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18 21: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9张PPT。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623Kg)。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布局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混合型农业商品化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因素、主要特点、发展方向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地中海型农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游牧业四种农业地域类型 :
季风水田农业
以植物为对象: 商品谷物农业


以动物为对象: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一、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和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ABC1.分布:1.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东亚: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韩国、朝
鲜、日本等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
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2.作物:以水稻为主3.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位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适合水稻好暖喜湿的特性气候: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 ℃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 沿海平原、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地形: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东南亚的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平原、丘陵、盆地地区,以沿海平原、河
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便于水
田管理。地形:位于河流中下游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这里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地矛盾。同时水稻生产过程需要精耕细作,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人口: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的历史),精耕细作,经验丰富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生产习惯稻米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食物喜好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劳动力区位
条件食物偏好:地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市场: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生产习惯: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经验丰富4、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发展措施:
适度集约化经营 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①小农经营,经营规模小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率低原因:人口多,生产规模小,
总产量不大,大部分留作自用。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 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②单位面积产量高>500407248单位土地的产量如何? 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③商品率低≈34.21%(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近一二十年来,水平有所提高,
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并不是所有亚洲
国家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都低,日本已处
于较高的水平。发展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④机械化、
科技水平较低水泵电动脱粒机(4)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
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威胁大。灌溉是
水稻生产的基础。发展措施:
政府加大投入,
兴修水利工程。 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⑤需要水利工程量大4、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措施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扩大经营规模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人口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农业主要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1、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区位优势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食物偏好——稻米为当地的主食,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生产习惯——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人均耕地----水稻单产量高,种水稻可缓解 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3、生产特点、成因及今后发展措施人均耕地少,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凭传统经验 ①耕地规模小,总产量不大
②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今后的发展方向---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一大一小一高三低”1.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水稻种植业的原因是 (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农业
B.小农经营,多以家庭为主
C.机械化水平低,因而单产低,商品率低
D.因气候适宜,水利工程量小 BD随堂练习3.读“水稻种植主要分
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
称:A____ ,B______ ,
C____ 。
(2)A、B、C三地均为__
__气候区,____资源丰
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
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地区。
(3)本地区____稠密、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东南亚南亚 季
风水热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人口劳动力稻米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扩大经营规模,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商品谷物农业二、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2.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中国东北中国西北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共性):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高商品率 高4、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共性)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交通运
输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
分析这些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影响?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及其影响自然条件优越,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 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5.经营方式 多数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国营的。P50案例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案例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的谷物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春小麦冬小麦美国中部农业区,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春小麦冬小麦(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春小麦(春播秋收)春小麦是在冬季很冷的地方种植,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 冬小麦(秋播夏收)
冬小麦是在稍暖的地方种植,秋季播种夏季收,我国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冬小麦主要产区在华北平原。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地势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中央大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地形:土壤:该国地图请在此处添加该国家的地形、政区图。水源:
密密西比河,干流纵贯中部平原,支流众多多呈东西流向。充足美国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夏季湿润
芝加哥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交通:便利
(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便利的水运; 公路、铁路网稠密;)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高度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等;工业:科技: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提高产量扩大市场大规模经营的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小结: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金版:P39)美国农业区的分布二.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2.主要分布: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1)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2)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国营农场)(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发达国家)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 (1)国际:美、加、澳、俄、阿根廷、乌克兰
(2)国内:东北、西北地区(家庭经营)(3)区位优势:3.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土壤肥沃深厚(黑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市场广阔(针对国际市场)人少地多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高低商品率大小生产规模高低机械化与科技水平家庭经营的大农场小麦玉米大陆性气候区商品谷物农业小农经营,规模小
水稻季风区季风水田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作物主要分布地区(气候)1、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商品率的高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高低 2.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比较,最大差异是什么?中国、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点?本节小结: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区位分析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及成因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特点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分析1.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低纬度的季风气候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沿海地区
C.低纬度大陆的东岸、中纬度的大陆西岸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2.既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国,又是热带经济作物企业化种植园生产国的是 ( )
A.古巴 B.巴西 C.印度尼西亚 D.澳大利亚
3.商品谷物农业在西半球主要分布在 A.智利、墨西哥、俄罗斯
B.美国、加拿大、阿根庭
C.荷兰、德国、澳大利亚
D.澳大利亚、法国、乌克兰课堂练习:DCB读“美国主要
农业带分布图”(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平原(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是______,
属于玉米带的是____。A、BC(3)这里发展农业
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地势_______,
土壤______,水源
______,气候______,
;②______湖及____________河航运,加上发达的公路铁路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③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资料; 平坦开阔
肥沃
充足 温和
五大 密西西比 农业机械
电力 化肥 农药(4)C区作物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B巩固提高: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
不同之处是  。
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
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 热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