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18 21: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4.2 工业地域的形成印染厂织布厂纺纱厂棉花棉纺棉布成品布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一)工业联系(1)“上下游”的联系(前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的联系)1、生产工序上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生产流水线联系)铁矿石焦煤生 铁焦化厂烧结厂铸 钢钢 材炼钢厂轧钢厂(生产工序上的联系)(2)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分厂与总厂的关系)许多工厂的产品共同成为另一种产品的零部件2、地理空间(基础设施)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工厂之间的信息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3、信息上的联系计算机联网
工业联系产品方面的工业联系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联系信息方面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实施或考虑劳动力成本1、概念: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二)、工业集聚利用廉价劳动力
利用交通运输(港口和铁路枢纽)
利用资源
利用能源2、工业集聚的主导因素集聚是指资源、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为中心,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全国重要的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案例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1、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和原料。2、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3、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4、市场广阔。5、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6、工业发展史较长,工业基础好。①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中国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工业区的集聚3、集聚的两种情况②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3)集聚的两种情况(1)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2)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4)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4、集聚的影响集聚的有利影响: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原料燃料困难等问题污染加剧各种资源供应紧张弊劳动力短缺集聚的不利影响: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距离递减规律,距惠州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比例越高P63活动: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在一起,
企业数目不断增多
范围不断扩大,
最终会形成什么?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工业联系信息联系思考:1、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为工业地域。2、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工业地域自发形成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工厂规划建成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1)形成原因: 在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中,一些大型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增长中心,这些大型企业被称为推动性工业企业。如鞍山钢铁公司。这些大型企业就是形成该市工业地域的推动性工业企业。
推动性企业一般具有规模较大,增长较快,所属部门与其他工业部门联系广泛而密切、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特点。发育程度较低(小范围)的工业地域特点:工业联系简单, 规模小,工厂少如: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发育程度较高(大范围)的工业地域特点:工业联系比较复杂,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鞍山、包头、马鞍山、芝加哥(美国)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英)汽车城:长春、十堰、底特律按发育程度分 3、工业地域的分类:较小广大大小简单复杂少多较小较大,往往发展成工业城市食品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美国工业区的变化工业分散2.工业分散的原因老工业区趋于饱和状态, 区位条件恶化,(资源缺乏,新建企业外迁,)零部件产品标准化、专业化1.概念: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跨地区、跨国网络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目的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市场、原料、劳力)在各地寻找最优区位,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四)、工业分散(1)老工业区的分散现象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等许多社会问题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轻、薄、短、小,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工业分散(2)现代工业分散第一种情况:复杂产品的配件厂结果跨国公司趋向全球化
中小型第二种情况: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工业分散工业地域联系引发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被动型分散主动型分散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缓解老工业区问题小结:我国工业扩散方向俄罗斯工业的扩散方向英国工业的扩散方向东部中西部西部(欧洲部分)东部(亚洲部分)南部(英格兰)北部(苏格兰)工业的集聚和扩散在不同时期、不同工业部门,表现也不同。在工业化早期和中期,表现为集聚,到工业化后期多表现为分散。从经济技术考虑,往往要求集中;而从环境保护考虑,则要求分散。发达国家建立新工业区,多向新区扩展,发展中国家建立基础工业仍以集中为主。3、工业的地域联系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6.有“中国电器之都”之称的浙江温州柳市镇,其低压电器已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众多电器工业企业聚集于柳市,主要是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专业化协作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B5.体现工业地域形成逻辑关系的顺序是(  )
①工业城市 ②工业联系 ③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
A.③④②①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跨地区、跨国网企业趋向全球化;企业趋向中小型。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意义3、工业分散的结果、意义结果(五).工业地域的联系方式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1、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   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   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   C.纺纱、织布、印染、服装   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C2、关于工业集聚的优越性的正确选项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③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⑤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A3、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
①生产分工越来越细;②生产部门越来越复杂;③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和自动化;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正确选项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4、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煤炭→铁矿石→港口 B.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 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D.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BD6、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5、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  )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实现经营全球化   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