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合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产业转移案例,能够从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2.区域认知:结合产业转移案例,认识导致产业转移转出地和转入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3.人地协调观:以实际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产业转移的理论,解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资料,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点)
2.结合材料,从区域发展状况,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新课导入】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近几年广东就有近万家企业转移至此,产业产值达万亿规模。对比分析广东省大量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
(1)自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开始向国外转移产业,推动东亚、东南亚持续、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2)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
(3)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2.各类型产业特点
(1)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依赖程度低的产业。
(2)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
(3)资本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较多资本投入,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
(4)技术密集型产业:亦称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结构中,技术、知识所占比重大,科研费用高,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增长速度快。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交流】
探究一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第四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良好,近几年广东就有近万家企业转移至此,产业产值达万亿规模。下图为湘南地区图。
1.对比分析广东省大量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
有利影响:和湖南地区相比,广东省经济更发达,劳动力的价格更高,地价更高,矿产资源缺乏,生产成本更高,所以将产业转移到相邻的更有区位优势的湘南地区。
2.大量的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试分析其对湘南地区的有利影响。(区域认知)
提示:大量的产业转移到湘南地区,能够加强区域的资源开发;加快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加本地区劳动力的就业机会等。
【针对性训练】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2.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