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合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产业转移案例,能够从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2.区域认知:结合产业转移案例,认识导致产业转移转出地和转入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3.人地协调观:以实际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产业转移的理论,解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资料,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点)
2.结合材料,从区域发展状况,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可谓至关重要。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促使全球制鞋业中心逐步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由日本向韩国转移,韩国制鞋业迅速壮大。70年代韩国制鞋业以出口为主,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韩国制鞋业开始萎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向海外转移,迁入地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自主学习】
产业转移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
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表现出产业跨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要素约 束因素 要素供给状况恶化: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环保约束加强等,使得生产成本增加,生存压力加重,企业向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
经营环境欠佳:税负偏重,竞争对手增加,市场需求减少,一部分生产难以为继的企业将被迫向外转移
市场因素 经营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谋取更佳效益。这是成熟企业对外扩张的重要战略
政策因素 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布局优化和协调发展
其他因素 地理位置、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意思是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贸易顺差,而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贸易逆差。贸易平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平衡的重要标志。总的来说,贸易顺差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平衡中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思考交流】
探究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可谓至关重要。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促使全球制鞋业中心逐步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由日本向韩国转移,韩国制鞋业迅速壮大。70年代韩国制鞋业以出口为主,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韩国制鞋业开始萎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向海外转移,迁入地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
1.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综合思维)
提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政策
2.为什么韩国制鞋企业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地理实践力)
提示:
①韩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优势减弱;
②我国沿海地区政策优势提升,相比韩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同时海运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
【针对性训练】
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图l 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