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3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31 15: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合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
【课标解读】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从聚落供水、农田灌溉、防洪涝、保护水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协作开发措施。
2.区域认知:认识长江流域协作开发的地理背景条件。
3.人地协调观:结合案例,说明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结合案例,说明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学会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重难点)
2.运用资料,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及其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峰,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97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人们赞誉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长江流域土地肥沃,物华天宝,是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议一议,长江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自主学习】
一、长江流域概况
1.长江的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①长江全长6 397千米,是亚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②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东海。
③长江穿越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以下为下游。中下游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
④沿线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河源地区 典型的高寒气候,四季如冬,干燥寒冷,气压低、日照长,多冰雹大风天气
金沙江峡谷地区 落差大,滩多流急,水能丰富。典型的立体气候,山顶白雪皑皑,山下四季如春
四川盆地地区 气候较为温和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势低平,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2)水文特征: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2.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1)长江流域土地肥沃,物华天宝,是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一半左右,水稻产量更占到全国七成。
(2)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3)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
3.生态效益: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的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二、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1.开发原则: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
(1)河源和上游地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2)中下游地区: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2.长江经济带建设
(1)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
三大航运中心。
(2)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3.“黄金水道”开发: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 ”战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思考交流】
探究一 长江流域概况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峰,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97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人们赞誉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国”,两湖地区是“鱼米之乡”,太湖地区是“人间天堂”。长江流域土地肥沃,物华天宝,是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水稻产量占到全国的七成。
1.议一议,长江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综合思维)
提示:
①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沟通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②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以及众多的旅游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
③沿江地带工农业发达,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布局了一大批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建材等一批高耗能、 大运量、高科技的企业。
④江北嘴、陆家嘴两大金融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是世界制造业、航运业、金融业、商贸业的中心之一。
⑤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将我国南北经济结为一体。
【针对性训练】
读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1~2题。
1.长江下游开发条件有(  )
①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④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是(  )
A.三峡以上河段梯级开发水电 B.上游清理航运通道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