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光合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光合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5-19 21:36:38

文档简介

八年级科学(下) §3-6:光合作用(1)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主备日期:
二次备课日期: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
本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内“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下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中内容。中考考试内容有:1、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2、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讨论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了解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观察生活中光合作用的现象,促进知识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自己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领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设计原理,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单一变量的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引入:
展示水果图片:同学们看着诱人的水果,垂涎三尺。你是否想过:果树上长出这些富有营养的水果,它们的营养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土壤中来的吗?
食物、能源和氧是人类生活的三大要素,它们都可以由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因此,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你能说说光合作用的过程吗?
二、新授课: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定义: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②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 淀粉+氧气
③原料、场所、条件、产物
④实质:
物质方面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能量方面的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人和动物也能像绿色植物那样,只喝水等无机物就能维持生命吗?(学生回答:不能)
问:那么,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是哪来的呢?(学生回答:从食物中获得的)
问:人和动物吃的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的有机物又是从哪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棉、麻、糖、橡胶等,也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给我们提供的。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概括出意义之一: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利用光能来进行重要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
问:人和动物体是否也能直接利用光能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呢?(学生回答:不能)
问:那么,我们人体或动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谁提供的呢?(学生回答:是食物中贮藏的能量)
问:食物中贮藏的能量又是哪来的呢?(学生回答: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太阳光能。)
教师指出:不仅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中贮藏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源于光能。我们用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也都是现在或过去的绿色植物通光合作用所贮藏的太阳能。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概括出意义之二: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所需能量的来源。
问:人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生物呼吸时消耗了很多氧气,产生了很多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燃烧同样要消耗很多氧气而产生很多二氧化碳。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l万吨左右。照这样的速度,大气中的氧气在3000年左右就会被用完。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要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估计,l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 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
概括出意义之三:3、光合作用是生物和人获得氧气的一个来源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尽管葡萄糖是光合作用首先制造出的一种糖类,但很快叶子就将其转化为淀粉,检验叶内的淀粉要比检验叶内的糖容易得多。因此,叶子含有淀粉可以看成是发生光合作用的证据。想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我们可以取叶片进行淀粉测试。
淀粉测试:淀粉的特性之一是遇碘呈蓝色,即碘能使淀粉变蓝。
【活动】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
学生解读实验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4小时后,去掉铝箔纸,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两半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实验前对叶片进行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植物体内原来储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
使叶片的遮光部分和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对照,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答: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 所以不能直接加热。
4)、为什么叶片要放在酒精中加热?
答: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消除叶绿素对实验的干扰。
【实验现象】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了蓝色 ,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变蓝。
【实验结论】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说明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光。
启发思考: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
教师对有关能量的问题作出形象的解释之后,指出: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时,就是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我们还发现:
1、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
——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体,也没有叶绿素.
2、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吊兰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结论:绿叶有叶绿体和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
三、小结:1、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 2、如何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

布置作业:作业本
教学反思:

八年级科学(下) §3-6:光合作用(2)
总第: 课时
主备人: 主备日期:
二次备课日期:2016/5/ 授课时间:2016/5/
课程标准:
本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内“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下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中内容。中考考试内容有:1、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2、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讨论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了解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观察生活中光合作用的现象,促进知识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自己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领悟“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设计原理,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单一变量的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复习:如何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
新授课:
【活动】怎样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阅读P109的活动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柄上,如图3-78所示,收集水生绿色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
思考:这个实验能否得出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不能,需要设置没有水生植物的对比实验,这样才能说明气体是绿色植物产生的,而不是由水直接产生的。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设计实验:
①此项探究中设计改变的因素是:
②需要对照实验吗?怎样来设置对照组? 需要。取两个透明的塑料袋,一个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装入少量清水,然后按图所示,分别套在叶片上。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用塑料袋套起来,袋口扎紧,用胶带密封,内装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植物就不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④怎样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进行淀粉试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中叶片不变蓝,装清水的塑料袋中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进行实验:
1).取一盆生长健康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在植物上选定两片叶子,按确定方案控制变量。
3).放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分别取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水浴加热,溶去叶绿素,滴碘酒,观察现象。
3、结果分析:
1)实验现象: 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中叶片不变蓝,装清水的塑料袋中叶片变蓝。
2)分析原因: 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中叶片由于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成淀粉。
3)结论: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4)表达与交流
想一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研究的变量是什么?其它变量是什么?
控制变量,除要研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余变量都应相同。
操作:将植物在黑暗中放1-2天,选取一叶片,将叶脉从中部切断一小段。放在光下照射数小时。取下叶片,用酒精脱色,滴加碘酒。
观察现象:叶片的基部变蓝色,上部分不变蓝色。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水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读图3-81
两者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吸收或放出)
氧气(吸收或放出)
有机物(制造或分解)
能量(吸收或释放)
是否需要叶绿素
是否需要光
两者的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三、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让叶肉的淀粉运走、耗尽。B、让叶肉的淀粉增多
C、让叶肉的无机盐增多D、让叶肉的水分运走耗尽

布置作业:作业本
教学反思:

课件30张PPT。光合作用你知道这些水果中的有机物质从哪里来的吗?猜一猜可能是光合作用得到的,也可能是土壤中来的……[实验验证][说一说]
这个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你能说说什么叫光合作用吗?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食物、能源和氧是人类生活的三大要素,它们都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1)厂房:
2)能源:
3)原料:
4)产物:
5)物质转变:
6)能量转变:
光合作用的过程空气中的二气化碳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二氧化碳
+
水光淀粉
+
氧释放到空气中叶绿体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无机物转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来源。(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
可达1700万亿度。 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
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
亿吨左右!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必备知识:
淀粉的特性之一是遇碘呈蓝色,即碘能使淀粉变蓝。
必备方法:
加碘液的方法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方法步骤1 暗处理(为什么?)
2 选叶遮光(为什么遮部分叶片?)
3 光照
4 叶片脱色(为什么用酒精?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5 清水洗净
6滴加碘液(为什么?)
7清水冲清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答: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
答:使叶片的遮光部分和不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对照,从而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答: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 ,所以不能直接加热。
4、为什么叶片要放在酒精中加热?
答: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消除叶绿素对实验的干扰。 消耗完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排除对实验的干扰。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实验现象】
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了 蓝色 ,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 变蓝。
【实验结论】
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也说明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你发现了吗?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你能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必须有叶绿素才能进行的实验吗?检查淀粉银边吊兰选一盆银边吊兰,银边吊兰的叶片周边为白色,没有叶绿素,而叶片中间绿色含有叶绿素。在检查淀粉时,叶片周边不显蓝色,而中间显蓝色。【探究】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1、银边吊兰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
答: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体,也没有叶绿素.
2、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吊兰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结论:绿叶有叶绿体和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步骤: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柄上,如图所示,收集水生绿色植物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
这个实验设计有不妥之处!!
探究: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设计实验:
①此项探究中设计改变的因素是: ②需要对照实验吗?怎样来设置对照组?
二氧化碳;需要。取两个透明的塑料袋,一个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装入少量清水,然后按图所示,分别套在叶片上。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用塑料袋套起来,袋口扎紧,用胶带密封,内装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植物就不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探究: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进行淀粉试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中叶片不变蓝,装清水的塑料袋中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④怎样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
氧化碳?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结论: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中叶片不变蓝,装清水的塑料袋中叶片变蓝。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中叶片由于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成淀粉。照光2小时检查淀粉AB想一想:改进后的装置与课本图有什么主要区别?本实验能说明什么?实验证明光合作用
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小故事]海尔蒙特第一次指出:
水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想一想:如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水?阳光(光能) 光(能量) 水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有机物(化学能) 氧气 构成生命体 供生命活动需要 供生物呼吸收获: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含叶绿体活光有光无光CO2O2O2CO2制造分解贮藏释放有机物能量化学能释放:淀粉 + 氧气这堂课你学了什么?如图:用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是___,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是__,A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A和B其中有淀粉生成的装置是___.A、BC吸收二氧化碳B2、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A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甲乙3、水草对金鱼的作用是什么?愿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