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1.唐朝时,十多批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交流的国家是
A.伊朗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与日本交往相关的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唐朝时、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因为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余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游 B、大运河开凿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印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西行是中国人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3.至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
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社会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发展繁荣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国外的华侨往往被人称为“唐人”,华侨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4.在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有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他是
A.张骞 B.班超
C.玄奘 D.鉴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真相关的知识点。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 。因为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5.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 D. 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相关的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因为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大。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6.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鉴真与玄奘相关的历史的对比分析.二者都是唐朝僧人,一个东渡日本,六次才成功,历尽艰辛,一个西游天竺讲学取经,历尽艰险,在唐的对外交往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的这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题干中所列都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可以排除②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7.如果我们要了解古代中亚和印度半岛的历史,可参阅的资料最好是( )
A、《日本书记》 B、《桂苑笔耕》
C、《东征传绘》 D、《大唐西域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 习,成为了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 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玄奘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受命酱《老子》翻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 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8.世界各国朋友至今还习惯上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
A、外国人只知道唐朝,不知道其他朝代
B、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从唐朝开始,我国对外交流频繁,外国才开始接触中国人、了解中国
D、外国人习惯把强大的唐朝代指中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把中国人称为唐人。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9.在亚洲,受我国唐朝文化影响最为突出的国家是( )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的时候,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尤其是亚洲国家。由于唐朝强大、繁荣和宽松的对外政策,许多亚洲国家派使者、商人、留学生等来唐交往、游历、经商、求学, 唐朝文化随之传播出去,并对他国文化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日本的影响最为突出。唐的政治制度、中国汉字、唐诗、书法、建筑风格乃至生活习俗等对日本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流传至今。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10.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唐风洋溢奈良城 D、和同为一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是郭沫若先生所著,是为了提倡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讲的就是鉴真东渡的故事。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到达的“奈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对世界的影响。现在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朝对世界的影响
1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点。上述这首诗歌颂了唐朝僧人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的伟大功绩,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鉴真东渡
14.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识记能力。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5.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记能力。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6.如果你想研究7世纪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情况,最好的参考书籍应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日本书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玄奘西游天竺相关的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研究7世纪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结合历史知识分析: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来后,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7.“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成功,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瀛就是日本。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18.2013年3月27日,国家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会见印度总理辛格, 发展中印友好关系。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实,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取回大量佛经,他著有《大唐西域记》,而玄奘游学的是那烂陀寺,西汉时,佛经开始传入中国,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合同为一家”
19.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是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资治通鉴》 D.《史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唐西域记》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研究唐时期印度和中亚的历史。因为玄奘西游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有《大唐西域记》,同时也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0.唐朝时期,在对外关系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的两位高僧是玄奘和鉴真。下列有关他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都为了求取佛经
D.都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和玄奘。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僧人鉴真、玄奘就是其中的代表,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教,因此C说法错误,ABD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二、填空题
21.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答案】遣唐使、市舶司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日本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交往的史实,以及宋朝政府在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22.唐朝时新罗位于今天的 半岛; 位于今天的印度半岛。
【答案】 朝鲜 天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时的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对教材知识准确记忆即可回答,唐朝时新罗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天竺位于今天的印度半岛。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3.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答案】遣唐使 市舶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宋时期的史实。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24.隋唐时期,为我国对外交往做出贡献两位使者是 、 。
【答案】玄奘 鉴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在隋唐时期曾经有过的是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外文化,加强了国家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25.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在中日交流史上,唐代最有影响的是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的高僧 ,他在日本精心设计的 ,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明珠。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唐太宗时西游天竺的高僧 。
【答案】鉴真 唐招提寺 玄奘
【解析】
试题分析:在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最具影响的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去天竺求取真经的玄奘。
考点:唐代的中外交流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题。掌握唐代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经济繁荣,政策开明,文化的发达,局势稳定。
三、问答题
26.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 ”。(1分)请举出日本的现今的某些社会风尚受中国影响的例子。(两例)(2分)
【答案】唐人 ;插画,和服,用筷子,茶艺
【解析】
试题分析:唐代对外交往频繁,唐朝人被各国人称为“唐人”。 日本的现今的某些社会风尚受中国影响:穿和服,用筷子,插画,茶艺
考点:唐代的对外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题。遣唐使的出现,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都促进中外友好往来。
27.唐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它们采取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6分)
(2)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对外政策?(5分)
(3)从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的不同影响中,你能得到什么感想?(5分)
【答案】
(1)唐朝对外开放。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在世界声望很高。
(2)闭关锁国的政策;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政策严重阻碍了清朝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发展,使得本国在长期的自我封闭状态中,对外一无所知,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比较稳定,统治者狂妄自大。担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3)开放国盛,闭关国衰。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唐朝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对外政策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问题明了。根据课本所学,唐代中外交往频繁。与亚非、欧洲都有往来。典型的事例有中日交往中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中国同天竺(印度)交往的玄奘西游。促进佛学传播。由此唐朝对外开放。从而是唐朝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在世界声望很高。
(2)此问考查的是清朝中国对外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问题明了。根据课本所学,清朝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因为闭关锁国,隔绝了与外界的交往,导致中国对外一无所知,不能与世界同时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当时清朝的统治者认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比较稳定,统治者狂妄自大每天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另外他们担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3)此问是此问是总结性能力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总结,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问题答案来答。通过对前面一、二问唐朝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唐朝实行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落后。所以得出结论:开放国盛,闭关国衰。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四、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鉴真大师将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另外他对日本药学有很大贡献,他本人就是一名中医师,东渡时又带去了许多药物。日本人对有的药物不能辨清,根据淳仁天皇的旨意,视力极差或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一一以鼻别之,无一错失”。
——钱文忠讲稿
材料二 “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玄奘大师
(1)举一例说明鉴真大师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
(2)玄奘西去的目的是什么?他在西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一个是输入文化,一个是输出文化,这说明唐朝社会的什么特点?
【答案】
(1)唐招提寺(2分)
(2)目的:求取佛法。(2分)困难: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寒风惨烈;毒蛇猛兽;不谙风俗等;(任意两点,4分)
(3)对外交往的开放(或兼收并蓄,意思相近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鉴真东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相关知识点。题文信息:鉴真大师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结合历史分析: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随后鉴真留居都城奈良最著名的东大寺。由他设计和指导,在奈良建筑了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招提寺。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玄奘西行相关的知识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文信息提示:玄奘西去的目的、遇到的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玄奘在四川、长安研究佛教理论,感到佛教宗派众多,佛经译文多误,令人无所适从,决心到天竺学习佛经,研究解决佛教教义的一些疑难问题。 贞观元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独自西行,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天竺(印度)。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目的:求取佛法。困难: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寒风惨烈;毒蛇猛兽;不谙风俗等。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唐朝社会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朝社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对外开放、双向交流。从唐朝交往范围广泛,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佛教等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对外交往的开放(或兼收并蓄,意思相近即可)。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29.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2)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
(3)2007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假如你有机会与日本中学生朋友交流,请你谈谈中日两国青少年应如何“温故创新”?
【答案】(1)文字:参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制度: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服饰、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2分)
(3)不忘中日友好的历史,铭记战争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两国中学生都应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文化、学术、环保、科技、媒体、影视、旅游等领域展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增进中日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而奋斗。(5分)(只要从“温故”和“创新”两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是:文字: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制度: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服饰、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精神有;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还有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的隐忍坚持的精神。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的能力,中日两国青少年应该不忘中日友好的历史,铭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两国中学生都应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文化、学术、环保、科技、媒体、影视、旅游等领域展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增进中日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而奋斗。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30.(10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A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三:《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四: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同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
(2)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A为何地?(2分)
(3)材料三中的“郑君”指谁?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2分)
(4)材料四,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的影响?(2分)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2分)
【答案】
(1)鉴真东渡日本(1分);玄奘西行天竺(1分)
(2)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1分);杭州(1分)
(3)郑和(1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1分)
(4)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的作用(1分)
(5)从开放转向封闭(1分)对外开放就会国富民强,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的对外交往的知识,在唐朝时期,天竺称之为印度,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集中体现在玄奘西游上,玄奘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的识记。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范围很广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闭关政策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四中,乾隆皇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用同外界交易,这反映出乾隆皇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一面,但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对外政策的认识。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交往活跃,经济发达,国家强盛。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明朝前期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明朝后期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的落后。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从开放转向封闭。对外政策启示我们:对外开放就会国富民强,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郑和下西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1.唐朝时,十多批派遣使团到中国学习、交流的国家是
A.伊朗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2.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游 B、大运河开凿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
3.至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
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4.在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有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他是
A.张骞 B.班超
C.玄奘 D.鉴真
5.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 D. 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6.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如果我们要了解古代中亚和印度半岛的历史,可参阅的资料最好是( )
A、《日本书记》 B、《桂苑笔耕》
C、《东征传绘》 D、《大唐西域记》
8.世界各国朋友至今还习惯上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
A、外国人只知道唐朝,不知道其他朝代
B、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从唐朝开始,我国对外交流频繁,外国才开始接触中国人、了解中国
D、外国人习惯把强大的唐朝代指中国
9.在亚洲,受我国唐朝文化影响最为突出的国家是( )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10.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佳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唐风洋溢奈良城 D、和同为一家
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到达的“奈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1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14.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
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15.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16.如果你想研究7世纪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情况,最好的参考书籍应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日本书纪》
17.“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18.2013年3月27日,国家主席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在南非德班会见印度总理辛格, 发展中印友好关系。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19.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是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资治通鉴》 D.《史记》
20.唐朝时期,在对外关系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的两位高僧是玄奘和鉴真。下列有关他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都为了求取佛经
D.都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填空题
21.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22.唐朝时新罗位于今天的 半岛; 位于今天的印度半岛。
23.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24.隋唐时期,为我国对外交往做出贡献两位使者是 、 。
25.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的发展有关,在中日交流史上,唐代最有影响的是唐玄宗时东渡日本的高僧 ,他在日本精心设计的 ,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明珠。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唐太宗时西游天竺的高僧 。
三、问答题
26.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 ”。(1分)请举出日本的现今的某些社会风尚受中国影响的例子。(两例)(2分)
27.唐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它们采取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6分)
(2)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对外政策?(5分)
(3)从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的不同影响中,你能得到什么感想?(5分)
四、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鉴真大师将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另外他对日本药学有很大贡献,他本人就是一名中医师,东渡时又带去了许多药物。日本人对有的药物不能辨清,根据淳仁天皇的旨意,视力极差或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一一以鼻别之,无一错失”。
——钱文忠讲稿
材料二 “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玄奘大师
(1)举一例说明鉴真大师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
(2)玄奘西去的目的是什么?他在西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一个是输入文化,一个是输出文化,这说明唐朝社会的什么特点?
29.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2)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
(3)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访华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假如你有机会与日本中学生朋友交流,请你谈谈中日两国青少年应如何“温故创新”?
30.(10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A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三:《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郑君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四: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同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
(2)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A为何地?(2分)
(3)材料三中的“郑君”指谁?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2分)
(4)材料四,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的影响?(2分)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