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一第三章第2节板块构造学说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一第三章第2节板块构造学说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09: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三章第2节板块构造学说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证明了地球上海陆发生过变迁的是( )
A.流水堆积成的三角洲 B.风力侵蚀成的蘑菇石
C.经常发生地震现象 D.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答案:D
解析:分析:A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B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C地震是地质灾害,与海陆变迁无关;D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证明了地球上海陆发生过变迁;故选D。
点评:考查地球演化历史;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却能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首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B.波兰科学家哥白尼
C.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D.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答案:A
解析:分析: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故选A。
点评:考查大陆漂移学说;要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过程。
3.下列关于板块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一块整体
B.全球各大板块都处于相对的稳定之中
C.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
D.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答案:D
解析:分析:A学说内容为组成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的单元,称为板块;B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板块;C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D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故选D。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B
解析:分析: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常形成褶皱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地壳比较稳定地带
答案:B
解析:分析: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6.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这是由于( )
A.板块运动的结果 B.海风吹拂的结果
C.海水侵蚀的结果 D.海洋中砂砾磨蚀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分析: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之间的分界线为各种断裂构造带,其中,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这两大板块张裂而形成的生在边界,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故选A。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这两大板块张裂而形成的生在边界。
7.海牛和驼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原因是( )
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两大陆之们的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两大陆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之间来回活动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大陆漂移学说,非洲与南美洲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大陆,后来因大陆分裂,形成两个新的大洲,陆地上的生物也随之漂移,形成两个大陆具有形同、相似的生物类型;故选C。
点评:考查大陆漂移学说;根据大陆漂移学说,非洲与南美洲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大陆。
8.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那个大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大西洋处在生长边界,目前仍在继续扩张之中,而太平洋处在消亡边界,正在缩小;故选B。
点评:考查大陆漂移学说;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大西洋仍在继续扩张之中,太平洋正处在缩小。
9.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 (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与经度划分,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故选A。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非洲的西部,所以本初子午线穿过的的板块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10.阿拉伯半岛位于下列哪个板块中(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均处在印度洋沿岸,所以位于印度洋板块;故选C。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能够对各大板块的分界线有大致的了解。
1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其他板块均是海陆兼备;故选D。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主要以太平洋为主,兼有部分的太平洋岛屿。
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D.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常形成褶皱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同为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3.下列现象,是由板块张裂运动产生的是( )
A.地中海正在缩小 B.阿尔卑斯山的隆起
C.喜马拉雅山脉的升高 D.红海的形成
答案:D
解析:分析:D板块张裂而形成的地貌为裂谷或海洋,红海就是这样形成;A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是消亡边界,是板块挤压的地方;B阿尔卑斯山、C喜马拉雅山脉则是因为板块的碰撞挤压而成;故选D。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之间的分界线为各种断裂构造带。
14.下列不属于六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显然包括ACD,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15.红海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答案:B
解析:分析: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之间的分界线为各种断裂构造带。其中,红海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这两大板块张裂而形成的生长边界,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非洲大陆属于非洲板块,红海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所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6.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产生
B.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答案:B
解析:分析:A安第斯山脉是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的,所以A错误;B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B正确;C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是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所以C错误;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是受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所以D错误;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理论及对世界著名地形区形成的影响;掌握世界著名地形区的成因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形成的板块边界类型的差异。
图示为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第17题。
17.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经纬网图可以确定,该地处在西经16度到西经22度之间,北纬64度到北纬66度之间;该位置位于大西洋,处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故选B。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大西洋处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属于生长边界。
1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D.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
答案:C
解析:分析: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太平洋板块是大洋板块,亚欧板块是大陆板块,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故选C。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太平洋板块是大洋板块,亚欧板块是大陆板块,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
该图为局部板块构造示意图,图中城市A为智利南部康塞普西翁市,2010年2 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地震,读图完成问题。
19.这次地震是南极洲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答案:A
解析:分析:图示智利位于南美洲西部,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故选A。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与自然灾害;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容易引发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20.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海洋里往往形成
①海沟 ②褶皱山脉 ③裂谷 ④岛孤和海岸山脉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分析: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使大陆板块抬升,在陆地形成海岸山脉,在海洋形成海沟和岛弧等,所以①④符合题目要求;海洋和裂谷是因为板块分离形成;故选D。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大洋板块相对较低,大陆板块相对较高,所以大洋板块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二、综合题
21.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 写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 板块学说认为,板块 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
(3)各板块中只包括大洋的是 板块。
(4)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答案:(1)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内部;交界;火山、地震
(3)太平洋板块
(4)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解析:分析:(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学说内容为组成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的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的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4)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日本、我国的台湾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地图,知道六大板块的分布及其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22.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主要证据和主要面临的问题?
答案:(1)主要内容:①大陆由较轻的硅铝质岩石组成,漂浮在质量较重的硅镁质洋壳之上,其中洋壳具有粘性。
②地球形成早期,硅铝质岩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后来由于收缩形成泛大陆并被泛大洋包绕。
③中生代开始,泛大陆裂解,造成陆块在洋块上漂流。
(2)主要证据
①在地形地貌方面,大西洋两岸、南极、澳大利亚、印度、阿拉伯等大陆边缘有着很好的可拼合性。
②岩石和构造的拼合与对接。以大西洋两岸的情况为例,西边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东边是欧洲和南美洲。总体来看,由北而南,两边都是两头老,中间新。北美洲的北部、格陵兰和北欧都是主要由寒武纪以前古老岩石形成的地块;南端南美洲的东部和对应的非洲西部以及非洲的大部分也都是古老的地块。另外,许多地质学家指出,北美东南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地质上是一系列下古生代岩层所形成的平行于山脉走向的褶皱带,这个褶皱带向东北延至纽芬兰一带转成北北东方向,与隔着大西洋具有类似特点的苏格兰褶皱带遥相对应,正好可以拼接起来。
③生物学证据,最著名的例子是冈瓦纳古陆上的古生物。远隔重洋的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地在二叠纪早期具有相同的古生物。
④古地磁学证据,通过岩石剩磁方向的测定可以求得岩石形成时地磁极的位置。“极移”现象只能用大陆漂移来解释。
⑤古气候数据,在印度、南美洲、非洲等属于冈瓦纳古陆的大陆上都有二叠纪的冰碛层,因此推测二叠纪早期发生过冰川活动,是一次大冰期。
(3)主要问题
①大陆漂移的机制。大陆漂浮在洋壳之上无资料直接证实。
②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机制。根据地球物理学的计算,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潮汐力要比大陆发生漂移所需要的力小若干个数量级,大陆漂移驱动力的问题在定性和定量上都缺少说服力。
解析:分析:(1)主要内容体现的时如何验证大陆漂移学说的准确性。
(2)具体的以各大洲地形地貌、岩石构造、生物群落和气候等方面具体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3)当然有很多的问题还是大陆漂移学说不能解释的。
点评:考查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主要证据和主要面临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利用教材的信息,再结合教材前后知识确保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全面性。
23.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 ,后 。
(2)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罗马与拉奎拉相比( )
A.震级相同,罗马烈度较小 B.罗马震级与烈度均较小
C.烈度相同,罗马震级较小 D.拉奎拉震级较大,烈度较小
(3)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 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是 和 ,该边界类型为 边界。
答案:(1)上下颠簸;前后左右摇晃
(2)A
(3)亚欧板块;A ;C ;消亡
解析:分析:(1)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地震波横波速度较纵波速度慢,所以震中区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罗马与拉奎拉相比震级相同,因为属于同一次地震的影响;但罗马距离震中较远,所以罗马的烈度较小,破坏性也较小;故选A。
(3)意大利处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显然图中A表示亚欧板块,C表示非洲板块;该边界类型是消亡边界。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要对图中详细信息进行阅读,知晓各大板块的位置,再结合教材内容,确保做每小题时有理有据。
2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 米。图中A城市名称是 ,它是 (国家)的首都。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答案:(1)8263;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消亡边界
(3)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相互挤压,板块界限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解析:分析:(1)喀拉喀托火山现今海拔813米,图示最低处海拔-745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8263米;图中A城市名称是雅加达,它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
(2)图示范围内板块边界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
(3)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板块界限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导致。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容易引发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25.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09年12月火山又开始爆发。
(1)马荣火山再次喷发,其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凹陷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C.地壳的隆起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张裂
(2)按火山活动状况分类,马荣火山属 火山,该火山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3)菲律宾的东部海域分布有菲律宾海沟。海沟是由于 板块俯冲到 板块之下形成的,同时, 板块隆起形成 ;而在板块的张裂处常形成 或 。
答案:(1)B
(2)活;环太平洋
(3)大洋;大陆;大陆;岛弧链;裂谷;海洋
解析:分析:(1)马荣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从而导致马荣火山的再次喷发。
(2)活火山是指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那些其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已很久远,并被证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喷发的火山,称为熄灭的火山或死火山,显然马荣火山属于活火山;显然马荣火山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3)海沟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在大陆板块上隆起形成海岸山脉、海岛或岛弧链;而在板块的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点评: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理解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板块交界处的地形地貌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