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据此回答1~2题。
1、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化过程是( )
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C.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分析下图所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回答3~4题。
3、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4、下列做法符合模式③的是( )
A.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右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②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③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④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生态系统 ②社会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7、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自然资源 B.产生生产废弃物
C.产生生活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据此完成8~9题。
8、上图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
A.减少灰霾天气? ?B.减少紫外线辐射??????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消除酸雨危害
右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④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⑤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⑥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11、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能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能源
右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地剩余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甘蔗 B.甜菜 C.水稻 D.玉米
13、该产业构想的实行能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
A.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光化学烟雾
14、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 )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图15为“2007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级差异,正确的是( )
A.安徽高于湖南 B.青海高于甘肃
C.吉林高于河北 D.山西高于河南
16、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轻型化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森林覆盖度高 D.离国际市场较近
二、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高一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选题
1—5 BCBAD 6—10 CBCAB 11—15 CDAAB 16 A
17、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 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高一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选题
1—5 BCBAD 6—10 CBCAB 11—15 CDAAB 16 A
17.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材料二中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可持续发展。材料三从宏观层面展现了循环经济的意义。
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合理 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