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3 08:22: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答案】C
【解析】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
D、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答C.
2.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注意行人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答案】C
【解析】A:奥斯特实验 ,属于实验。
B:注意行人 ,属于符号。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属于模型。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属于实验。
故选C。
3.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 当活塞慢慢下压后 ,分子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是物理变化。A分子变小,错误;CD分子变为原子错误;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答案】C
【解析】A、甲和丙的质子数相同,对于原子而言,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该说法错误;
B、甲、丙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它们不是同一种原子,故该选项错误;
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乙、丁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故该选项正确;
D、甲、乙的质子数不相同,不互为同位素,故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5.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中含有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钙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36% B.40% C.72% D.90%
【答案】D
【解析】 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钙的质量分数为36%,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D。
6.2022年北京冬奥会,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创新点。碲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添加剂,碲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28,核外电子数为52,则碲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28 B.52 C.76 D.180
【答案】B
【解析】因为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碲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2,故这种碲原子的质子数为52。
故答案为:B。
7.1个12C原子(含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 akg、1个18O原子(含8个质子, 10个中子)的质量为 bkg,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12C与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C.18O中质子的质量约为9g
D.1个由12C和18O组成的分子含22个电子、26个中子
【答案】C
【解析】 A、,故A正确;
B、由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则12C与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18=2:3,故B正确;
C、1个18O原子中含8个质子,10个中子,所以18g18O质子的质量约为,故C错误;
D、1个12C原子含6个质子,6个中子,1个18O原子含8个质子,10个中子,所以1个由12C和18O组成的CO2分子含22个电子,26个中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8.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
A.-6 B.+4 C.+6 D.+7
【答案】C
【解析】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2)+x+(-2)×4=0,则x=+6价。
故答案为:C。
9.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 则 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C元素常形成原子团)的化学式可能是(  )
A.B3(AC4)2 B.B2AC4 C.B3(AC)2 D.B2(AC3)3
【答案】A
【解析】A、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则化合物B3(AC4)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2)×3+(+5)×2+(-2)×4×2=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有可能,故A正确;
B、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则化合物B2AC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2)×2+(+5)+(-2)×4=+1≠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没有可能,故B错误;
C、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则化合物B3(AC3)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2)×3+(+5)×2+(-2)×3×2=+4≠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没有可能,故C错误;
D、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则化合物B2(AC3)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2)×2+(+5)×2+(-2)×3×3=-4≠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没有可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A、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氧化镁中镁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则氢氧化钙表示为:MgO,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B、硝酸铵中铵根元素显示+1价,硝酸根显示-1价,则硝酸铵表示为:NH4NO3,故化学式书写正确;
C、铜表示为:Cu,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示+1价,氯元素显示-1价,则氯化钾表示为:KCl,氯酸钾表示为KClO3,故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答案为:B。
11.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 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答案】D
【解析】A、 钠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钠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1,不符合题意;
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不符合题意;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小,忽略不计,钠原子与钠离子只电子数不同,质量几乎相等 ,符合题意;
故选D。
12.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NO2表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
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
C.二氧化氮这种物质由一种氮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
D.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可以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正确;
B.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正确;
C.可以表示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错误;
D.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C
1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化学式的书写依据是化合价,牢记常见元素化合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氧负二价,氟氯溴碘与金属化合负一价,单质通常为零价。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的总和为零。
【解答】A、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B符合题意。
C、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C不符合题意。
D、锌的化学式为Zn,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B。
14.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氮的化合价
B.相对分子质量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D.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A
【解析】A、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N2为单质,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1)+ x+(-2)×3=0,得x=+5价,氨气、氮气、二氧化氮、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0、+4、+5,即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故A正确;
B、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2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相对分子质量的顺序为:N2<空气<O2,故B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C错误;
D、在Fe3O4、Fe2O3、FeO 三种含铁化合物中,将化学式变形得Fe6O8、Fe6O9、Fe6O6,可见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Fe2O3、Fe3O4、FeO,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5.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答案】B
【解析】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kg;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已知氮的氧化物有 NO、NO2、N2O3、N2O、N2O3。
(1)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
(2)按照含氮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
【答案】(1)N2O5 NO2 N2O3 NO N2O
(2)N2O NO N2O3 NO2 N2O5
【解析】(1)NO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x+(-2)=0,则x=+2。
N2O5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2y+(-2)×5=0,则y=+5。
N2O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2z+(-2)=0,则z=+1。
同理,N2O3,NO2,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2O3,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4。
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N2O5 NO2 N2O3 NO N2O;
(2)首先将氮的五种氧化物N2O、NO、N2O3、NO2、N2O5进行变形,
得到N2O、N2O2、N2O3、N2O4、N2O5,
变形后氮原子个数相等,氧原子个数依次增加,
含氮量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N2O NO N2O3 NO2 N2O5。
17.用适当的语言、数字或符号填空,说明下列化学式子中,数字“2”的含意:
3H2O   :   ;   
【答案】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氧化钙中钙元素显正二价
【解析】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3H2O中数字“2”的含义是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Cu2+中数字“2”的含义是一个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中数字“2”的含义是氧化钙中钙元素显正二价。
18.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   ;
(2)2个氢原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1)O2
(2)2H
(3)H2O
【解析】(1) O2 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用于医疗急救。
(2)2个氢原子符号为2H。
(3)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符号为 H2O 。
故答案为:(1) O2 ;(2)2H;(3) H2O 。
19.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表中是A、B、C三种微粒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A B C
质子数 12 12 17
中子数 12 12 18
电子数 10 12 18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用字母表示)。
(3)A、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24.31
(2)A、B
(3)MgCl2
【解析】(1)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互称同位素;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
(3)A的质子数为12,A为镁元素,C的质子数为17,C为氯元素,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20. 2023年5月 29 日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我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cm厚的沙土中就含有上亿吨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探测还发现月球上有大量可开采的氦-3,它是一种高效的核聚变燃料。而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形式存在,这两种原子互为   原子。
【答案】元素;26;同位素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中的“铁”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26。探测还发现月球上有大量可开采的氦-3,它是一种高效的核聚变燃料。而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形式存在,这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21.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   ;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写名称)
【答案】BCE;11:14;水分子
【解析】(1)A.氧气与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B.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冰与水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E.过氧化氢与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那么属于混合物的是BCE。
(2)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两种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相等。
根据化学式CO2和CO可知,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2,
那么CO2和CO的质量比=44:(2×28)=11:14;
(3)冰、水是同种物质是水分子构成的物质,D瓶中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2.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4:11;X3Y4;
【解析】 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质量为x,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由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可知,X、Y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3Y4;
根据等效原理,可以转化为MgS、MgSO3、MgSO4(相当于NaHSO4)组成,则该混合物可视为两部分MgS和氧元素组成,由于MgS中镁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24:32,
因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夏季,为防止刚移植的大树蒸腾作用强而失水死亡,除对树木的枝叶适当修剪外,还会结合使用蒸腾抑制剂。某蒸腾抑制剂产品信息如图所示。
【产品规格】:1000mL 【技术指标】:氨基酸:铁+锌 【保质期】:3年 【产品特性】:能促进植物关闭部分气孔,减少水分散失,能有效抑制枝叶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使用方法】:①喷洒均匀,重点喷到叶子的背面; ②要注意遮荫降温; ③一般一年最多使用3次。
(1)技术指标中的铁、锌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氨基酸中的谷氨酸能够调节气孔开闭。谷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3)147克谷氨酸中含有碳元素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下列是对表中使用方法的解释,其合理的是____。
A.①是因为大树叶上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下表皮,抑制效果好
B.②是因为蒸腾作用能帮助植物降温,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温度升高
C.③是因为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受阻
【答案】(1)元素
(2)5:9
(3)60克
(4)B;C
【解析】(1) 技术指标中的铁、锌指的是元素;
(2)根据化学式,谷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9;
(3)147克谷氨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
(4)A、① 是因为大树叶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抑制效果好,故错误;
B、②是因为蒸腾作用能帮助植物降温,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温度升高,故正确;
C、 ③ 是因为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受阻,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24.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氦气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答案】(1)②
(2)N2O
(3)He
(4)质子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锂元素,②为氟元素,③为镁元素,则②为非金属元素。
(2)设含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N2O。
(3)氦气为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则氦气的化学式为He;
(4)117号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为117,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17。
2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   元素(填元素种类);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非金属
(2)
(3)
(4)A
【解析】(1)A为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B元素为镁元素,D为氯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
(3) 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质子数为11,为钠离子,符号为 。
(4)由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的排列规律可知,原子序数Z>Y,A正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X>Y,B错误;Y和Z在同一周期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
故答案为:(1)非金属;(2) ;(3) ;(4)A。
26.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
A.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答案】(1)原子核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D
(4)(1个)质子
【解析】(1)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故答:原子核
(2)证明大部分是空的,是“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故答: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且带正电的原子核,没有对核外电子的情况进行说明。故答:D
(4)氮原子变成氧原子,原子序数由7变为8,说明院子核内质子数增加了1个,而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所以,必然有1个质子被击出了原子核,故答: (1个)质子
27.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g。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
【答案】(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3)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解析】(1) 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NO2﹣,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x+(-2)×2=0,x=+3。
(2)由表中数据可知, 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
(3)由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可知, 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 用多种菜做实验是为了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
故答案为:(1)+3;(2) 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3) 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 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 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上图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几个   ;
A.1 B.2    C.3 D.4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和   不变。;
(4)有科学家说:“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根据循环示意图说明理由   。
【答案】O3;分子构成不同;D;不变;种类;数目;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解析】(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臭氧的化学式为O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由微观图示可知,过氧化氢、臭氧、一氧化氯、氧气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D。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4)有科学家说:“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循环示意图可知其理由是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29.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4)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1)80 (2)7:1:12 (3)175 (4)160
【解析】(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0g××100%=175g;
(4)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x××100%=120g××100%
x=160g,
答:160g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4+16×3=80;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0g××100%=175g;
(4)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则:
x××100%=120g××100%
x=160g,
答:160g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30.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酷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 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 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 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 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眨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 D3 2.5μg,碳酸钙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答案】(1)B (2)+5 (3)400
(4)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的片数为:。
【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钙元素;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列式:(+2)×10+6x+(-2)×24+(-1)×2=0,解得x=+5;
(3)此人每天需要喝骨头汤的量是:。
31.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____。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2)若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的质量为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选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答案】(1)A (2)25mg;2000g;不能
【解析】(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因为二者的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也不是同种物质。故选:A;
(2)如图所示,该品牌食盐中共计500g,由碘含量可以知道,1kg食盐中最多含碘量50mg,则500g食盐中最多含碘量25mg;因为一次性口服100mg (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 可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因该食盐的含碘量是,又因为100mg (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至少需要食用2000g这种食盐才能达到碘的饱和。因此日常使用这种食盐不能起到防辐射的作用,因为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000g,故答案为: 25mg, 2000g, 不能。
32.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曾以不同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
(1)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别为    和    (均填元素名称)。
(2)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比较    。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可得到金属单质。
①比较两种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和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    。
②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l2O3)的方法冶炼,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分析会产生   和    (填化学式)单质。
(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    (填字母)非常好。
A.可塑性 B.机械性能 C.抗腐蚀性能
(5)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填字母)。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答案】铝;氧;不活泼或稳定;磁铁矿中铁元素的含量更高;Al;O2;C;ABC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2)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3)①根据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72.8%;FeC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48.6%可知,“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磁铁矿中铁元素的含量更高;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在通电的条件下原子的种类不变,分析会生成Al和O2;
(4)由于钛合金抗腐蚀性能非常好,所以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故选C;
(5)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是否大。
故答案为:AB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2.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注意行人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3.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B.
C. D.
4.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5.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中含有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含钙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36% B.40% C.72% D.90%
6.2022年北京冬奥会,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创新点。碲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添加剂,碲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28,核外电子数为52,则碲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28 B.52 C.76 D.180
7.1个12C原子(含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 akg、1个18O原子(含8个质子, 10个中子)的质量为 bkg,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12C与18O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C.18O中质子的质量约为9g
D.1个由12C和18O组成的分子含22个电子、26个中子
8.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
A.-6 B.+4 C.+6 D.+7
9.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2、-2, 则 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C元素常形成原子团)的化学式可能是(  )
A.B3(AC4)2 B.B2AC4 C.B3(AC)2 D.B2(AC3)3
10.小乐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
D.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12.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NO2表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
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
C.二氧化氮这种物质由一种氮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
D.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B. C. D.
14.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氮的化合价
B.相对分子质量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D.铁的质量分数
15.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已知氮的氧化物有 NO、NO2、N2O3、N2O、N2O3。
(1)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
(2)按照含氮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
17.用适当的语言、数字或符号填空,说明下列化学式子中,数字“2”的含意:
3H2O   :   ;   
18.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   ;
(2)2个氢原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A B C
质子数 12 12 17
中子数 12 12 18
电子数 10 12 18
19.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表中是A、B、C三种微粒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表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用字母表示)。
(3)A、C两种微粒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0. 2023年5月 29 日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我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cm厚的沙土中就含有上亿吨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探测还发现月球上有大量可开采的氦-3,它是一种高效的核聚变燃料。而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形式存在,这两种原子互为   原子。
21.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   ;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写名称)
22. 若使CO2和 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 CO的中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X 、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 Y 组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种元素 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由MgS、MgSO3 、NaHSO,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夏季,为防止刚移植的大树蒸腾作用强而失水死亡,除对树木的枝叶适当修剪外,还会结合使用蒸腾抑制剂。某蒸腾抑制剂产品信息如图所示。
【产品规格】:1000mL 【技术指标】:氨基酸:铁+锌 【保质期】:3年 【产品特性】:能促进植物关闭部分气孔,减少水分散失,能有效抑制枝叶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使用方法】:①喷洒均匀,重点喷到叶子的背面; ②要注意遮荫降温; ③一般一年最多使用3次。
(1)技术指标中的铁、锌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氨基酸中的谷氨酸能够调节气孔开闭。谷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3)147克谷氨酸中含有碳元素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下列是对表中使用方法的解释,其合理的是____。
A.①是因为大树叶上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下表皮,抑制效果好
B.②是因为蒸腾作用能帮助植物降温,气孔关闭会导致植物温度升高
C.③是因为气孔长期关闭后气体不能进出,导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受阻
24.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氦气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2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属于   元素(填元素种类);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
26.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
A.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B.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27.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g。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 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上图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几个   ;
A.1 B.2    C.3 D.4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和   不变。;
(4)有科学家说:“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根据循环示意图说明理由   。
29.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30.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酷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 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 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 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 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 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____(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眨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 D3 2.5μg,碳酸钙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
31.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____。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2)若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的质量为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选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32.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曾以不同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
(1)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别为    和    (均填元素名称)。
(2)金、银在自然界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比较    。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人类逐渐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可得到金属单质。
①比较两种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和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    。
②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l2O3)的方法冶炼,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分析会产生   和    (填化学式)单质。
(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    (填字母)非常好。
A.可塑性
B.机械性能
C.抗腐蚀性能
(5)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填字母)。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