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5 15:3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单元阅读以回忆性散文和人物传记为主,在作者的笔下感受他们难忘的人与事,品读人物的品格与精神,收获人生旅途的宝贵财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以语文活动为基础展开语文教学,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并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读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堂课的设计选择“家风”主题探究,以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为基础,学习了借助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做了铺垫。
主题探究进一步分析母亲对朱德的人生价值观影响,感受朱德对已故母亲的爱、敬、怀念等情感,从而了解到家风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学习本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思维能力:梳理母亲言传身教对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文化传承:培养传承良好家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本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梳理母亲言传身教对于我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明确良好家风对人的影响,培养传承良好家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朱德其人)
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中的这个人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预设: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汉族,四川仪陇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我们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也看过对于朱德的描写,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屏显《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论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脾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言谈举止:说话轻声,目光和蔼,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
他的生活和实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耗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红星照耀中国》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品行性情之后,藏着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他遇到的人,经历过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德背后的那个人,一起听他《回忆我的母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母亲(母亲其人其事)
1.阅读课文,梳理母亲的人生经历,分析母亲的优秀品质,完成表格。(独立完成,计时三分钟)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件 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动着 ……
1985年—1900
年前后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1905年
1908年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1919年
1927年—1937
年前后
1937年
1943年
课堂活动,生仔细阅读文本,在课文中全店勾画出相应事件,并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的人,我从文中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她的_____________品质。”的句式分析母亲的形象。本文中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刻画母亲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通过具体事例直观真切地感受母亲的精神品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也可以学习作者这种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出示助读资料二)
先后生子女13人,养活8人,总司令就是她第三个孩子。在那样的家境里,她一面紧张的兼顾着母亲和农妇的两重工作,一面还注意着以自己的榜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她是一个有宽大胸怀和深厚同情心的人,她的人格力量是不仅及于她的子女,而且使全家所有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十分欢洽。
——《朱母钟太夫人传略》
过渡语:母亲是平凡的,她的平凡在于她似乎就是那个时代最普通不起眼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又是不凡的,她的不凡是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代,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依旧有能力将家人们的日子经营得如此津津有味,使家庭关系和睦融洽,更能在生命的磋磨之下,以自己为榜样对孩子言传身教,使他们成为笑对生活的强者。
三、研读课文,探究教育与深情
1.这样的母亲对“我”的人生到底有着怎样具体而且深远的影响呢?我们一起读课文3—13自然段,看看母亲哪些具体的行为,可以感受到对“我”的影响与教育意义。
计时三分钟,个人研讨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预设:教给我生产知识、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启发、鼓励、支持“我”走上革命道路……
(1)(出示助读资料三)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
明确: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2)(出示助读资料四)
朱德在指挥作战之余,还从事纺织、排字、种菜、做饭、写诗和讲学,不仅为自己的部队讲解军事战略和战术,而且向妇女班讲授如何储存蔬菜……
——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明确: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
(3)(出示助读资料五)
四渡赤水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路面泥泞光滑十分难行……当时……弹雨纷飞,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正在这时,朱德总司令出现在前沿阵地上,雨水淋湿了他的衣裳,浓密的眉毛挂着水珠,卷起的裤腿沾满了泥浆。……打到黄昏,战斗仍然很激烈,阵地上硝烟弥漫。肖华再次劝说:“总司令,你年岁大,路不好走,还是先走一步吧。……”朱德抹抹脸上的雨水简单地答一声“不行!”继续指挥战斗。
——王树增《长征》
明确:母亲教给我革命的意志。
2.“我”的人生道路,几乎几乎每一步,都有母亲的影子,这就是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对“我”人格的塑造。如今,她永远地离开了,我对她怀着怎样浓烈的情感呢?
(出示PPT,研读“我”对母亲的情感)请阅读14—17自然段,思考:“我”对母亲的情感都有哪些不同层次。
(爱、敬、哀痛、怀念、歌颂、感激……)
让我们一起怀着这些不同层次的复杂且浓烈的情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文章16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16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指导,注意情感的层次与语调的起伏,生再次齐读课文,在对比中感受“我”深沉的爱。
正是母亲的言行、鼓励和支持,成就了朱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革命精神,正是这些影响,铸造了朱德的革命意志和个人成就。
四、拓展延读,传承家风
所谓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母亲正是用她的言行为范,对朱德的一生习惯品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家风正则天下定矣。
(PPT展示“家风·传承”)
1.刘少奇、周恩来同志给朱德母亲逝世后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指出,“家风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口号人生第一颗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
2.出示图片“忠厚传家”匾额,解读“家风”。
示例:忠厚传家,理由:忠厚处事,一定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学生根据自己的家风,仿照示例,为自己的家风题写匾额,并写出理由。教师投屏展示。
3. 齐读习总书记语录。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
——习近平
五、作业布置
1.阅读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和胡适《我的母亲》,对比几位母亲的人物形象以及她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有何相似与不同。
2.推荐课后阅读观看
网络文章:《母爱家风 | 胡适:母亲给了我做人的重要训练》
央视网《读书》栏目:《邹韬奋和母亲》
百家讲坛:蒙曼《家风正,国运兴》
3.正值清明时节,春雨纷纷令你回忆起哪位已故亲人,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湿”绪?请自拟标题,写下你的所思所想,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痛悼母亲,引出回忆
回忆母亲的一生
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