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章第1节海岸带的开发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海岸带是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以下地形单元属于海岸带的是
①海岸 ②潮间带 ③水下岸坡 ④沿海平原 ⑤河流出海口 ⑥港湾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答案:D
解析:分析:海岸带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各国规定的海岸带宽度并不统一;中国对海岸带的调查范围规定为:由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延伸10千米左右,向海洋延伸至水深10米~15米等深线处;沿海平原向陆侧延伸的宽度大于10千米;故选D。
点评:考查海岸带的相关知识;海岸带是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
读图,回答第2题。
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滨浴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分析:③处是海湾,风浪小,此处等深线稀疏,海水浅;④处是海湾,等深线密集,是优良的港址;故选C。
点评:考查海岸带海滨浴场与港口的布局;海滨浴场要求海水浅且风浪小,而港口要求风浪小且水深。
3.优良港口应该满足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B.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C.有足够的岸线
D.可以不考虑当地城市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分析:一个优良港口一般应满足:A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B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C有足够的岸线,D要以城市为依托;故选D。
点评:考查港口的建设;城市为港口提供运输物资。
4.关于海南岛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新兴的工业省份
B.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建设热带物种基因库,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C.利用优美的热带岛屿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特色旅游业
D.走生态农业道路,建立基塘农业
答案:D
解析:分析:A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B海南岛地处热带,适合发展热带农业基地;C四面环海,热带风光与民族风情,适合特色旅游;D基塘生产适合于地势低洼地区;故选D。
点评:考查海南岛的经济发展方向;基塘生产是指水塘及包围水塘的小地块,这种农业生产包括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类型。
5.按照距离陆域的远近为标准,下列不属于海洋旅游的是( )
A.滨海旅游 B.中海旅游
C.近海海上旅游 D.远洋旅游
答案:B
解析:分析:海洋旅游按照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故选B。
点评:考查海洋旅游的分类;海洋旅游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6.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是( )
A.滨海旅游 B.海底旅游
C.近海海上旅游 D.海岛旅游
答案:A
解析:分析:滨海旅游以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为依托,成为当今最发达的全球性旅游带,并且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故选A。
点评:考查海洋旅游的相关知识;滨海旅游最容易建设,也最容易到达,故是海洋旅游的基本。
7.对海岸范围的调查,下列手段中最合理的应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步行观测
答案:A
解析:分析:针对范围的调查,适宜采用卫星和航空两种遥感调查手段开展工作;故选A。
点评:考查海岸带的调查方法;海岸带的调查即为获取信息的过程,是遥感的范畴。
海洋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据此回答第8题。
8.下列关于滩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滩涂呈带状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
B.滩涂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
C.滩涂不是一个国家的领土部分
D.滩涂本身蕴藏着各种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几乎没有矿产资源
答案:B
解析:分析:A滩涂是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环形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B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所以D错误;C滩涂是一个国家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
点评:考查滩涂的有关知识;沿海滩涂具有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海洋资源。
9.我国滩涂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有些围垦农田缺乏淡水浇灌而盐渍化
B.围造盐田很成功,完全没有诱发海水入侵
C.基本没有阻碍防洪滞洪
D.利用不当的事基本没有出现
答案:A
解析:分析:滩涂利用中问题主要有A围垦农田缺乏淡水浇灌而盐渍化;B围造盐田而诱发海水入侵,使得大片农田荒芜;C河口围堵严重阻碍防洪滞洪,引起洪水泛滥等;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滩涂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沿海地区围垦农田大水漫灌土地盐渍化严重。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据此完成第10题
10.下列叙述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利用优势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森林资源丰富
C.生物生产力高
D.海岸带人口稠密,具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
答案:B
解析:分析:A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C水资源充足,生物生长快速;D沿海地区人口稠密;故选B。
点评:考查海岸带开发方向;有些海岸带虽然有森林资源,如红树林海岸,但海岸带地区森林资源不丰富。
11.关于滩涂开发利用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滩涂主要用于开发海滨浴场
B.滩涂主要用于开采矿产资源
C.进行水产养殖是滩涂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D.滩涂主要用来种植粮食
答案:C
解析:分析: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传统开发利用以围垦种养为主,开发模式单一、层次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故选C。
点评:考查滩涂开发利用的方向;滩涂养殖是沿海地区利用滩涂的主要方式之一。
12.天津港是我国北方大港,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优越
B.有京沪、京哈等铁路通过
C.经济腹地广阔,且邻近首都北京
D.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答案:C
解析:分析:影响港口发展的条件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交通运输和腹地条件中尤以腹地条件最为重要;故选C。
点评:考查天津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影响港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城市依托、交通运输和经济腹地等。
13.在滩涂围垦农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问题 B.土地沙化问题
C.土地盐渍化问题 D.石漠化问题
答案:C
解析:分析:A水土流失主要出现在湿润的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B土地沙化问题主要位于气候干旱地区;D石漠化主要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选C。
点评: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区;由于沿海地区土壤中的盐分含量相对较高,有些在沿海滩涂围垦的农田因缺乏淡水浇灌而出现盐渍化问题。
14.海洋旅游按其空间范围可分为( )
A.海岸带旅游、近海海上旅游、海岛旅游、海底旅游
B.海岸带旅游、滨海旅游、海上旅游、近海旅游
C.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远洋旅游、海岸带旅游
D.海岛旅游、海岸带旅游、海上旅游、海底旅游
答案:D
解析:分析:海洋旅游按其空间范围可分为海岛旅游、海岸带旅游、海上旅游、海底旅游和环球大洋等;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旅游的分类;从旅游区域来看,可分为滨海、海岛、群岛和大洋旅游。
15.下列关于滨海旅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滨海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特点
B.滨海旅游资源有历史文化价值
C.滨海旅游资源有美学价值
D.滨海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
答案:D
解析:分析:A滨海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是旅游空间扩大化和旅游形式多样化的体现;B因此滨海旅游也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C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因此上述四个答案中,A、B、C的叙述都是正确的;故选D。
点评:考查滨海旅游的有关知识;滨海旅游的目的也主要是以娱乐、消遣为主。
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据此回答第16题。
16.港口能够( )
①集散和中转客货流 ②供船舶出入和停泊
③独立完成河运和海运 ④成为一定地域范围的腹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所以①②符合条件;故选A。
点评:考查港口的主要功能;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17.港口的区位选择要考虑水域和陆域条件,下列选项属于水域条件的是( )
①筑港条件 ②停泊条件 ③航行条件 ④腹地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分析:①筑港条件、④腹地条件属于陆域条件;水域条件包括③进出港航道以及②船舶停靠的港池、锚池等,并非指整个水面;故选D。
点评:考查港口的区位选择;港口的区位选择要考虑水域和陆域条件,这些条件决定港口的规模和容量。
18.下列港口与所在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
A.鹿特丹—荷兰
B.阿姆斯特丹—西班牙
C.马赛—英国
D.汉堡—法国
答案:A
解析:分析:B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城市;C马赛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D汉堡是德国三大州级市(柏林,汉堡,不来梅)之一,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世界城市的了解;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长期为欧洲最大的海港。
19.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牧场是指在沿海地区进行放牧
B.海洋牧场是在池塘中进行水产养殖
C.海洋牧场是选定自然水域通过人工流放等方法,提高鱼产量
D.海洋牧场虽然可提高鱼产量,但不能提高渔场的生产能力
答案:C
解析:分析: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所以A、B错误;海洋牧场的目的: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所以D错误;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牧场的相关知识;海洋牧场是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
20.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湿地不适宜(多选)( )
A.开垦农田 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
C.开发商品房 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
答案:ABC
解析:分析:崇明岛东滩湿地建设“生态岛区”,应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而A、B、C三项属于对该地区的开发利用,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故选ABC。
点评:考查海岸带的利用问题;沿海滩涂属于湿地,不宜开垦为农田、住宅或工业区。
二、填空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二 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潮港约30千米的洋山建设了深水港。
(1)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为城市提供水源和运输功能
(2)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
答案:区位优势:港区具备深水条件,距国际航线近;岛屿众多,港区发展预留空间大;腹地纵深广阔;影响:促进上海形成以航运功能为支撑的贸易中心;增强上海的集聚辐射能力,助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3)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答案:乳畜业、园艺业、生态农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4)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先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
答案: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②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解析:分析:(1)“长三角”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2)港口区位优势从港口的陆域、水域及腹地的宽广程度等方面进行概括。
(3)崇明岛被规划为生态岛区,应重点发展耗能少、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产值高的产业。
(4)长江三角洲今后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需加强国际合作,并依托本地区技术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点评:考查海岸带的开发;长三角地区海岸带开发要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度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m),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港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地质、__________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水域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还会影响陆域条件如__________等。
答案:地形│气候│航行│停泊│筑港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A、B两地可否建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否│海水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
(3)C、D两处相比较,选择____________处建港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建港条件好,海水较深,有海湾,避风,岸边地势平坦,筑港、航行、停泊条件优于D,加上离市区近,有利于客货流的集散
解析:分析:(1)自然因素中包含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地质环境影响筑港条件,船只停泊条件要有较宽阔水域的海湾和深水岸线,海湾深浅、潮汐波浪等海洋水文现象、天气与气候中的台风、大雾、盛行风向等会影响航行条件。
(2)图中A、B两处,自然条件相似,海水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因此不宜建港。
(3)C、D两处中,比较而言,C处建港条件好,海水较深,有海湾,岸边地势平坦,筑港、航行、停泊条件优于D,加上离市区近有利于客货流的集散。
点评:考查港口建设内容;港口建设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3.读“某海岛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修建渔港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海湾风浪小,交通方便
(2)A、B两处海滨浴场,目前A浴场接待游客数量较多,其比较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但B浴场发展前景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通方便,离城镇近│海滩长度大,接待能力强;陆上配套设施发展空间大
(3)简述当地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越自然条件。
答案:纬度低,水温高;海域面积广;海岸线曲折,海湾多
(4)影响该岛公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答案:地形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①②③④中只有①口小内大,且避开该地的盛行风向,同时有公路相连接。
(2)从城市和交通布局看出,A处更为优越,但B处海岸线较长,发展空间较大。
(3)网箱养殖需要较大的水域,且要求风浪较小,水温高,有利于鱼类生长的环境。
(4)从图中等高线可知,公路绕开山地,多经过平坦地形,受地形影响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岛屿开发建设的内容;根据岛屿地形判断港口、公路和养殖等地点选择及原因。
24.海南岛为我国第二大岛,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A________;海峡:B________;城市:C________,E________;河流:F________。
答案: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口│莺歌海│万泉河
(2)①E城市周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________(资源)产区;________族人民多聚居在山地丘陵地带;②________年全国人大审议批准成立海南省,并划定海南岛为________;③D城市附近有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湾海滨浴场等旅游景区。
答案:海盐│黎│1988│经济特区│天涯海角│鹿回头│亚龙
(3)海南省确立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将海南省建成“生态省”,建设“生态省”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生态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热带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态文化、一流的生活环境。在海南的发展过程当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避免走许多国家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生态省的作用在于:第一,保护环境,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第二,以优良环境作为本省的一个亮点,发展相关的产业,例如生态农业、旅游业、近海养殖等
解析:分析:(1)海南岛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
(2)海南于1988年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行政中心是海口;黎族是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3)将海南建成“生态省”将有利于海南省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点评:考查有关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旅游等与经济有关的知识点;需要对海南岛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各方面有较为详细的认识。
25.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其开发条件得天独厚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资源类别与品种最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产力;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和资金的优势(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3)淮北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晴天多,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
解析:分析:(1)海岸带资源丰富,人口、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互补。
(2)据图分析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3)盐场的形成条件考虑天气、气候及地形等影响因素。
点评:考查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盐场形成条件;苏东海岸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南沿海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岬湾相间;苏东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及盐业;闽东南建深水海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