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地理选修二第五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地理选修二第五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11: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一艘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域触礁,油轮泄漏,哪里可能受到污染(  )
①夏威夷群岛附近 ②阿留申群岛附近 ③美国西部沿海 ④俄罗斯东北沿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由于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油轮泄漏的污染物可影响到②阿留申群岛附近和④俄罗斯东北沿海,之后随着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加快,影响程度减小;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洋流会扩大污染物的范围,但可以降低污染程度。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
A.大洋底部 B.热带洋面 C.沿海大陆架海域 D.高纬度大洋中部
答案:C
解析:分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域部分;这是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地区;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3.自1996年6月1日起,我国每年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6、7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  )
A.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B.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这一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D.这一时段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答案:C
解析:分析:伏季休渔可保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渔业资源的内容;伏季休渔是为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
B.纽芬兰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
C.东南大西洋渔场由秘鲁寒流上升形成
D.东北大西洋渔场是东格陵兰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
答案:D
解析:分析:A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B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C东南大西洋渔场是由沿岸上升补偿流作用形成的;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东北大西洋渔场是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并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第5题。
5.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双选)(  )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
答案:AD
解析:分析:该国淡水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土狭小,因此解决淡水供给不足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C人工降水水量较小,B国内跨流域调水也不能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故选AD。
点评:考查海洋水资源内容;淡水资源缺乏目前主要采取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等。
6.关于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仅有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两类
B.海水中蕴藏的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海洋中蕴藏的镁、溴等矿产资源是海底最丰富的矿产资源
D.海水淡化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答案:D
解析:分析:A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有海洋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空间资源等;B海洋能属于可再生资源,C镁、溴属于化学资源;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面前技术水平下海水淡化难度较大,但也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7.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目前还不能作为工业冷却水源,因为它是咸水
B.海水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C.目前,海水运动具有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洋流发电
D.目前,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主要在近海,还有少量远洋渔业
答案:D
解析:分析:A海水的直接利用在工业上可以用作冷却水源;B海水淡化不属于海水化学资源;C目前具有开发价值的海洋能是潮汐能和波浪能;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主要在近海大陆架,远洋捕捞难度较大,目前发展的不好。
海洋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据此回答第8题。
8.关于世界重要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海渔场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
B.美国东部沿海的纽芬兰渔场,处于格陵兰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
C.南美洲东岸的秘鲁渔场是上升流把海洋深处无机盐类带到海水表层
D.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答案:D
解析:分析:A北海渔场位于北冰洋冷水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B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C南美洲西岸是秘鲁渔场,不是东岸;故选D。
点评:考查世界主要渔场的成因;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
9.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 )
①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 ②潮汐现象
③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 ④波浪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分析:②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④波浪运动是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故选C。
点评:考查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带来的问题;学生要学会区分哪些是自然现象,哪些是人为造成的。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据此完成第10题
10.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
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
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
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答案:C
解析:分析: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①处表层的海域;B④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D①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矿产、生物资源的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易形成海沟等海底地形。
11.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
答案:B
解析:分析:澳门位于亚欧大陆的大陆架上,地形平坦,而且沿海地区以浅滩为主,有利于填海造陆;故选B。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澳门只是一个小岛,没有过多的土地,因此必须填海造陆。
12.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是 ( )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答案:C
解析:分析:A“可燃冰”燃烧过程中也会释放二氧化碳;B水电站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向大气中排放废弃物;D“可燃冰”是一种相对洁净的能源,但不是无污染;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燃冰”相对石油、天然气更为清洁,可部分取代,因为“可燃冰”开采难度大。
13.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有国界的
答案:B
解析:分析:A海洋资源尽管数量大,但是有些资源的密集程度不高;C加之海洋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开发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大;D海洋污染和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无国界的;故选B。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人类在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中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所以面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还很少。
14.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是(  )
A.海岸 B.海洋人工岛 C.海上钻井平台 D.海洋船舶
答案:C
解析:分析:A海岸是指海滨或滨海的陆地边界、紧接海洋边缘的陆地;B海洋人工岛的大小不一,由扩大现存的小岛、建筑物或暗礁,或合并数个自然小岛建造而成,有时是独立填海而成的小岛,用来支撑建筑物或构造体的单一柱状物,从而支撑其整体;D海洋船舶主要是用来人或物的运输;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海上钻井平台是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
15.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  )
A.石英砂矿 B.多金属结核
C.海底热液矿床 D.天然气水合物
答案:A
解析:分析:B多金属结核、C海底热液矿床、D天然气水合物等多分布在大洋深处;故选A。
点评:考查海洋矿产资源分布;石英砂矿分布在滨海地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此回答第16题。
16.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渔业过度捕捞 D.定期海上休渔
答案:D
解析:分析: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是会破坏海洋原有的生态系统的;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会影响海洋渔业的发展;C渔业过度捕捞会使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影响;定期海上休渔,有利于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建设。
17.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30多种元素构成,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北大西洋 B.南大西洋
C.北太平洋 D.南太平洋
答案:C
解析:分析:海底锰结核矿物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中国也拥有其中一小块的开采权;故选C。
点评:考查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现已了解,在三大洋中,太平洋的锰结核储量最丰,在北纬30度至南纬60度的太平洋深水区,几乎处处有这种矿物。
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新成员“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丰富,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据此回答第18题。
18.“可燃冰”生成附近的矿产资源还有(  )
A.煤、石油、天然气 B.有色金属 C.硫、磷 D.锰结核
答案:D
解析:分析:近几年探测,“可燃冰”在海底储量极为丰富,而锰结核也是位于海底洋盆的重要矿产资源;故选D。
点评:考查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煤、石油、天然气、硫、磷等主要位于大陆架上,有色金属存在于海岸地带。
寻找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图1、图2是一个海水淡化的装置,这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就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额外能源,只需要利用现有的太阳能就可以淡化海水。它由一个透明的倒置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图1)。首先将海水倒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的水蒸气则会在漏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图2)。据此完成第19题。
19.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B.海水蒸发,水汽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
D.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
答案:B
解析:分析:A玻璃是不会被水汽通过的,显然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相同的;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D该装置的使用在海拔较低地区更为合适;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的材料阅读与图形阅读的能力;图中装置运用水的热胀冷缩原理进行海水淡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第20)题。
20.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答案:B
解析:分析:A发电厂的“三废”只利用了“两废”,另“一废”没有参与产业链上的物质、能量循环;C建材厂利用的是电厂的废弃物而不是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到了系统之外;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本题有多种解法:一是直接利用图中信息解题,关键是虚线箭头的方向,是又参与了系统内的循环利用,还是排放到了系统之外;二是明确各工厂的废弃物的种类,知道下游工厂的原料组成和结构,这种解法难度较大。
二、填空题
2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箭头①表示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箭头②表示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
答案:台湾暖流│沿岸流
(2)图中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名称是________渔场,夏季盛产________鱼,冬季盛产________鱼。
答案:)舟山│墨│带
(3)该渔场形成的自然条件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位于浅海大陆架上│有暖寒流在此海域相交汇│有江河水注入,带来大量饵料│位于温带,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解析:分析:(1)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上,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阳光能照射到海底,光合作用强;钱塘江、长江等河流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
(2)舟山渔场位于温带地区,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3)舟山渔场位于台湾暖流和南下的沿岸流(寒流)交汇处,既有冷水性鱼类又有暖水性鱼类,同时,由于海水上泛,海水中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丰富。
点评:考查我国的渔场及其成因;该题(1)、(2)两小题主要是《中国地理》的内容。(3)小题应从舟山渔场的位置入手,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2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图中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属于大陆架的区域是:__________。字母H代表的水深一般不超过________米。
答案:A、C│200
(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表示的A、C、D三处的矿产资源是:A处__________;C处________;D处__________。
答案:A处:石油、天然气、煤、硫、磷│C处:砂、贝壳、金属矿产│D处:深海锰结核
(3)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____(填写字母)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A│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
(4)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答案: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源
解析:分析:(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一般不超过200米深。
(2)A处为大陆架,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C处是海滩,含有砂、贝壳等;D处是海底,具有深海锰结核。
(3)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原因是大陆架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
(4)上述提到的是海洋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人类还对海洋化学资源和能源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
点评:考查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知识;本题从综合的角度考查海底地形,渔业生产和石油分布的特点,据这些特点再分析海洋资源分布的成因。
23.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答案:关系:空间分布一致;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解析:分析:(1)对比两图可以看出,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的分布和近海主要渔场的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分析其原因可以从海洋锋对海水运动的影响及其对海洋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2)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防止水污染、适度捕捞、海洋管理等方面入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海洋锋是指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它们可用温度、盐度、密度、速度、颜色、叶绿素等要素的水平梯度,或它们的更高阶微商来描述;即一个锋带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或几个上述要素的特征量的强度来确定它。
24.读“欧洲局部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欧洲西海岸沿L1→L2线盐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增大后减小
(2)B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请简述其原因。
答案: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较丰沛;沿岸有大量径流汇入;海区较封闭
(3)C海域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鱼类(生物资源)│石油
解析:分析:(1)沿L1→L2线,中间有北大西洋暖流纵贯南北,而暖流经过的海域水温高,蒸发量大,比两侧海水盐度要高,因此,L1→L2盐度变化是低—高—低。
(2)B海域是波罗的海,其纬度较高、海水蒸发弱,而且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水注入多,盐度低。
(3)C海域是北海,该海区有丰富的石油和渔业资源。
点评:考查查学生综合分析地图的能力;该图为以北海为中心的地区图,题目涉及北海的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还包括波罗的海盐度最低的原因等内容。
25.读“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盐场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方盐场多,南方盐场少
(2)长芦盐场和布袋盐场的分布在区位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芦盐场纬度高,处于多风区;布袋盐场纬度低,位于背风坡
(3)我国海盐生产的旺季多集中在________季节,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秋│春秋季节我国降水少,蒸发旺盛,并且春秋季多风,可以加速蒸发,利于海盐晒制
解析:分析:(1)从盐场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盐场分布北多南少。
(2)北方地区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大风天数多,利于海水蒸发;南方盐场多位于干燥少雨的背风坡,如台湾岛的布袋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
(3)春秋季我国南北方降水相对较少,且多大风天气,利于晒盐。
点评:考查我国盐场的分布及原因;需要学生能根据图形分析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形、气候状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