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同步测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9.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14: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每年的3月和5月是日本旅游的旺季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而受地震的影响,2011年的上半年赴日游客急剧减少,其中也包括大量的中国赴日旅游团被取消。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的因素有(  )
①个人兴趣和爱好 ②游客的经济收入 ③游客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④游客的闲暇时间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活动的设计主要内容的掌握,影响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者出游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游客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客观因素主要是游客的经济收入、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和游客的闲暇时间。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熟记影响游客出游的主客观因素。
2.有关去日本旅游的游客的动机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去日本的游客的旅游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遣娱乐
B.旅游者的动机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媒体的宣传对赴日本的游客的旅游动机没有影响
D.旅游动机主要取决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对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影响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内容的掌握,旅游者的动机并不是固定的,其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游客的旅游动机是不定的。
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3~4题。
年龄 旅游动机
65岁以上 爱好自然、人文历史、消磨时间
45~64岁 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欣赏艺术性景点
25~44岁 多重性
15~24岁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热爱探险
14岁以下 好动,好奇
3.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个人知识
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
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内容的掌握,每人的旅游动机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强烈影响,而且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人文环境、旅游价格的变化等不断变化。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游客的旅游动机主体考虑的是旅游者本身。
4.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
A.故宫 B.天坛
C.八达岭长城 D.北京欢乐谷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内容的掌握,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儿童游客的旅游动机是自己喜欢的。
读图,回答5~6题。
5.近几年,地处偏远的西藏、云南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这并不是因为(  )
A.经济距离小
B.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C.与大多数旅游者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吸引力大
D.知名度较高
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掌握,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一般来说,经济距离增加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而西藏和云南较偏远,对大多数游客而言,经济距离偏大。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西藏和云南在我国西部,而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
6.2010年7月11日下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时20分,台安县某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所乘大巴车,在内蒙古赤峰市境内一盘山公路上发生侧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说明下列哪一因素对旅游活动的重要性(  )
A.旅游安全
B.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C.旅行社的宣传
D.旅游线路设计
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安全主要内容的掌握,由材料可知,旅游交通事故造成游客的伤亡,属于旅游安全问题。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从材料中可以了解旅游安全的重要。
7.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  )
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C.社会文化环境
D.以上都包括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安全主要内容的掌握,旅游者重视的旅游安全问题首先是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通安全,其次是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旅游者的政策与态度、社会治安、自然灾害、政治形势等。概括起来,是指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了解旅游安全的几大因素。
8.下列有关旅游者自我防范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旅游路线
B.出游时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
C.在旅游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避开危险地带
D.在旅途中尽量不要带食物,沿途购买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准备主要内容的掌握,在旅途中应带上水和容易保存、直接可以食用的食物(量不可过多),因为沿途购买可能不方便,卫生状况也不能保证。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结合自己本身出游的准备。
9.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是(  )
①暴雨天气 ②崎岖的山地地区 ③野外烧烤 ④社会动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安全主要内容的掌握,天气、地形、活动形式及政治环境都会影响旅游安全。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了解旅游安全的安全隐患。
10.关于“背包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背包旅游”是一种自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旅行 ②“背包旅游”起源于经济欠发达、国民收入不高的发展中国家 ③“背包旅游”就是一个人的独自旅游 ④背包旅游者把“与人交流”、“与自然交流”当作主要的旅游动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者的条件主要内容的掌握,“背包旅游”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的背包族是独自旅行或少数几个人一起旅行,所以②和③错误。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了解现代的旅游方式类型。
11.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出游前准备主要内容的掌握,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 ( http: / / www.21cnjy.com / )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连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不能一味地堆砌旅游景点。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在旅游前安排好路线,避免堆砌相同的景点,导致走马观花。
12.旅游地信息主要包括(  )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 ②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③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④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掌握,本题考查旅游地的信息特征。旅游地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大致的旅行费用。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充分考虑旅游地的特点,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无关。
读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图表回答13—14题。
13.对上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到华山的游客总体数量多
B.到西安碑林和华山的人数总体相差不多
C.到西安碑林的文化程度高
D.到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相差不大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的掌握,图中显示的是到两个景点旅游的人数中不同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化程度的人群所占的比例。分析图中折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可以看出到西安碑林的旅游者文化程度高,而人数多少在图中并没有显示。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旅游规划中需考虑主体游客的特点。
14.关于此图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旅游者的主观愿望不同产生的
B.是由旅游者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C.是游客年龄和职业等因素决定的
D.是偶然形成的,与任何因素无关
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当代旅游旅游者主要内容的掌握,文化程度影响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属于主观因素。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的人,乐于参加人文内涵比较丰富的旅游活动,大专以上的游客到西安碑林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高学历游客旅游的目的性比较强;学历较低的人,一般相对比较喜欢健康欢乐的旅游活动,以娱乐和消遣为主要目的,因而倾向选择山地自然景点,如游览华山。但是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结合图表理解题意。
读下面的旅行社广告,回答第7~8题。
15.最早的旅行社诞生在(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埃及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导游基础知识主要内容的掌握,1841年,在经历了产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 )革命而使经济大发展的英国,首次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平时积累导游基础知识。
16.现代旅游的主要目的是(  )
A.商业活动 B.事务性出游
C.娱乐消遣 D.购物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发展旅游业的作用主要内容的掌握,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了解旅游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娱乐消遣。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7~20题。
17.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路线主要内容的掌握,地形剖面图上,地势高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 )差别很大,呈阶梯状分布,故线路必须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剖面图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对照四条线路。
18.四条游览线路中,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掌握,丙线路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等。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熟悉中国自然带,区分四条线路所经过的自然带。
19.四条游览线路中,避暑条件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掌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避暑条件最好。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题目中说到是暑假期间,所以其他三个条路线都不是最佳避暑之地。
20.若小华想欣赏雪山风光,则四条旅游线路中最可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掌握,只有乙线路经过我国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上雪峰连绵。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雪山风光只有在海拔高度较高的地方才有。
二、综合题
2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东海岛在广东省湛江市区东南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的海滩海水洁净,海沙粗细适中,且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进行沙浴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独具南国海滨风情的椰林清吧园,是度假区的又一景观,在这里乘凉、观海、品尝多种美味小吃,令人悠然自得。刻着“中国第一长滩”字样的大石龙海天沙滩,俗称龙海滩,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
(1)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东海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答案:东海岛旅游资源风光独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南部沿海,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你认为在海边游玩时,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游客安全?
答案: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掌握,第(1)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查旅游资源评价,主要从资源价值、经济距离、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管理者要从游客安全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读图并结合材料分析题意。
22.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旅游资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 )极其丰富,清澈湛蓝的泸沽湖水,淳朴善良的摩梭人,秀美的丽江古城,高原明珠“洱海”,玉龙雪山的雪景,西双版纳的热带丛林,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云南正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但由于云南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再加上山地众多,旅游安全成为游客出游云南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雨季,云南有可能会发生哪些旅游安全问题?
答案: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引发交通事故,威胁游客的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等。
(2)引发旅游安全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体多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3)如果你准备在暑期去云南旅游,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答案:留意天气变化,注意当地天气预报;了解旅游地的地形、地质状况;注意交通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安全主要内容的掌握,第(1)题,从材料可知,影响云南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如洪涝、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道路中断,给游客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第(2)题,由于该地区夏季深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造成洪涝,再加上该地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促使滑坡、泥石流多发。第(3)题,预防这些问题应该留意天气变化、收听天气预报、查看地形、注意交通安全等。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题意答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了解,每年冬季,沈阳的严寒期长,这使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错季旅游成为市民欢迎的旅游类型。2013年1月22日至28日的七天假期是一年两个长假之一,这让市民盘算起2013年过年的旅游地。2013年1月4日、5日,记者从沈阳市内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春节旅游已经开始全面接受预订。
(1)下列目的地中,能够满足沈阳市民实现错季旅游的可能是________,这些地区成为沈阳市民错季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三亚、丽江
B.玉龙雪山、黄山
C.曲阜、秦始皇陵兵马俑
D.厦门、青岛
答案:A|沈阳冬季漫长而寒冷,而三亚和丽江等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旅游目的地与沈阳市民的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对沈阳游客吸引力大。
(2)假如你是沈阳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你在为游客推荐旅游线路时,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旅游者的________,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出游愿望和能力|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等。
(3)沈阳市民在外出前通过旅行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收集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大致的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与区域发展主要内容的掌握,根据材料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出错季旅游是相对于寒冷的冬季而言的,因此沈阳市民多选择气候暖和的地区,这些地区与游客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对游客吸引力大。在选择旅游线路时要根据旅游者出游的愿望和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等。旅游地的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沈阳所处的纬度较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月份要进行错季旅游,应选择纬度较低的、气温高的地方进行旅游规划,要做好旅游地的信息收集和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根据旅游者自身条件进行路线设计。
24.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推广,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外探险“驴行”活动日益普及,登山坠落、迷路失踪、山洪溺亡等事故也频繁发生。2010年10月,杭州9名“驴友”被困武夷山,幸运获救;2011年3月,8名“驴友”在秦皇岛坠山,造成3死5伤;2011年6月,一“驴友”在嵩山探险时坠入峡谷身亡……中国登山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内地在山难中遇难人员共报告2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突发灾害导致的死亡。
我们外出旅游前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关于旅游安全的知识?
答案:课本、电视、报纸、 ( http: / / www.21cnjy.com / )网络等媒体,家人或朋友等。
(2)在参加旅游活动时,如果被困野外,应当如何向外界求救?
答案:使用手机等通信工具;点燃烟火;用声音或反光信号呼救;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或挥动颜色鲜艳的衣服进行求救等。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安全主要内容的掌握,第(1)题,获取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安全知识的途径很多,可结合自身体会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可从课本、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中获得,也可以从家人或朋友那里获得。第(2)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即如何“向外界”求救,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户外运动是一项危险的旅游活动,在外出旅游时要获取影响旅游安全的信息,并准备好安全防护措施,获取信息的手段也要多方面的。
25.新浪网2011年9月3日消息 今年,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 )塘江潮的规模为近9年之最。随着大潮的临近,人们争相涌向钱塘江边,一睹澎湃壮观景象。但是,钱江潮发威时,真的吞人“猛于虎”。仅8月31日和9月1日两天,就有20多名观潮人受伤,一年青男子身亡。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 乙
(1) 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请结合甲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2) 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答案: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水文。
(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
答案:A
(4)为避免“潮吞人”悲剧的上演,你认为当地及游客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当地: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 )塘江潮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划定严格的观潮点;在非观潮点增加围栏或看守人员;利用技术手段提醒大潮来临时间等。
游客:注意提醒牌,明确可能带来的危害;务必在观潮点观潮;服从导游及工作人员的安排,不擅自行动等。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旅游安全和旅游规划主要内容的掌握,钱塘潮的形成与季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海湾形状等因素有关。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钱塘潮的不安全因素是由水文条件造成的。结合材料可以看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选择适当的观潮点,选择合适的位置。为防止悲剧的重演,当地应当加强宣传,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并可制定强制性的政策,划定严格的观潮点等。而作为游客应当严格按照当地的要求、提示,在规定的地点观潮等。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读图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材料理解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