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章第1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同步训练
1、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第1题。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是( )
A.组团型 B.带型 C.集中团块型 D.放射型
答案:A
解析:分析:建成区由5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而且由于较大河流的影响,城市用地被分隔为5个有一定规模的部分,因此为组团型;故选A。
点评: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的空间形态包括组团型、带状、团块状、放射型等。
2.组团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是( )
A.城市比较接近自然,减少市内的绿地用地
B.各部分接近郊区,接近自然,环境污染小
C.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D.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
答案:A
解析:分析:B环境污染不一定小;C不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D各种设施利用率较低;故选A。
点评:考查组团型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组团型由2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城市比较接近自然,减少市内的绿地用地。
3.影响伦敦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团块状布局的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人口
答案:A
解析:分析: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以平原地形为主,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可知地形是影响伦敦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伦敦的城市空间形态比较规整,其形态应为集中团块型。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第4题。
4.从伦敦城市规划图来看,伦敦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主要目标是( )
A.实现城市的政治和文化职能
B.实现城市的工业和商业职能
C.实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D.实现城市郊区为城市服务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右上角的图例可知,伦敦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手段是兴建新区和卫星城,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之路;故选C。
点评:考查城市发展的特点;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城市的政治、文化、商业贸易、工业生产等职能地位突出。
5.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又是老工业城市,城市中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的职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地址,建一个新首都
答案:B
解析:分析:A伦敦作为首都,要分散其职能显然是不可行的;C要实现政治与经济分离显然也是很难实现的;D新首都的成本很高,不可行;故选B。
点评:考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为改善城市环境,可将部分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到城市外围的新城与卫星城。
6.关于城市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城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外部轮廓的形状基本一致
B.城市形态的形成主要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C.不同的城市,形态类型都不相同
D.发育在同一地形范围内的城市形态类型基本一致
答案:D
解析:分析: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但外部轮廓有一定差异,所以A错误;在自然环境或者人为环境相同的地区,虽然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同,但形态相似,不同的地理环境城市空间形态一般不同,所以B、C错误;故选D。
点评:考查城市形态的特点;同一地形范围内,城市空间形态在自然条件下基本一致。
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城市地域的轮廓形状,各种因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发展,使城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空间形态及变化过程。据此回答第7题。
7.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的形态有集中团块型、组团型、带型等
B.集中团块型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如兰州
C.集中团块型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和投资
D.带型可以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答案:B
解析:分析:集中团块型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如成都,兰州属于带型;故选B。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带型城市空间形态多沿河流分布。
8.下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主要以带型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兰新铁路沿线
答案:D
解析:分析:受河流或交通线影响的城市空间形态一般为带型,兰州的空间形态沿黄河河谷发育是典型的带型;故选D。
点评:考查不同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华北平原、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城市多以集中团块型为主。
读图完成第9题。
9.图示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为( )
A.集中团块型 B.带型 C.放射型 D.组团型
答案:C
解析:分析:据图观察可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体有3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故应为放射型;故选C。
点评:考查城市的空间形态判读;城市的空间形态包括组团型、带状、团块状、放射型等。
10.关于放射型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以中小城市居多
B.多沿交通干线多向发展
C.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
D.主要分布在沿海各省
答案:B
解析:分析:大城市多以放射型城市空间形态布局,所以A错误;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属于集中团块型的特征,所以C错误;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所以D错误;故选B。
点评:考查团块型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城市的空间结构沿河及铁路发展,主要沿交通线分布,较大规模的城市多采用放射型空间布局形态。
11.下列四幅图中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是( )
答案:D
解析:分析:A为方格型城市空间形态;B为放射型城市空间形态;C为组团型城市空间形态;故选D。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判读;多核心发展模式是目前公认的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
12.下列对于调控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规模,以郊区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
B.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
C.适当集中城市的功能,利用强辐射带动周围区域发展
D.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
答案:C
解析:分析:在调控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上,要合理规划限制大城市发展,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的同时,建立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建一批新区和卫星城,所以A、B、D正确;故选C。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到城市发展后期,需要分散城市的职能。
13.下列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一般演变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分析:①是最初的居民点,②是呈放射状拓展,③是作内向填充,④是成为更大的块状并继续发展;故选A。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城市人口数量有关。
江城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后来,随着铁路的修建,其城市空间形态格局经历了组团型、集中团块型、放射型三个发展阶段。据此回答第14题。
14.促使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河流阻隔 B.交通条件改善 C.地形的影响 D.区域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分析:受自然条件制约,武汉市起初形成组团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但随着铁路的建成通车,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填充扩大,城市用地连片,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呈现沿轴快速发展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影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交通条件的变化;故选B。
点评:考查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需要结合材料与日常生活实际来解决此题。
15.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势为( )
A.开放式多核心结构 B.散点型结构
C.星座型结构 D.条带型结构
答案:A
解析:分析:多核心结构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故选A。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武汉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是开放式多核心结构,开放式多核心结构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
16.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
B.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形成放射状的城市空间形态
C.目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D.当放射状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时,城市再次进入外向伸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
答案:D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所以A正确;往往呈现如下一种变化过程: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形成放射状的城市空间形态,所以B正确;目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所以C正确;故选D。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当放射状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时,城市开始作内向填充,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随着城市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城市再次进入外向伸展阶段,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态。
17.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属于集中团块型城市
B.这种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受地形、交通干道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C.这种城市用地比较集中,彼此联系方便
D.这种城市布局市政建设投资可大大节省
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看到城市布局比较分散,从类型看属于带型,该布局由交通线分隔而成;故选B。
18.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判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图中信息,难度不大。
19.下图为“某城市2001~2020年总体规划示意图”,城市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到2020年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是( )
A.集中团块型 B.组团型 C.带型 D.放射型
答案:B
解析:分析:因为城市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所以到2020年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是组团型;故选B。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该城市目前形态呈现多块布局,最终形态可能是组团型。
19.下列关于城市的空间形态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有集中团块型、带型、放射型、组团型、星座型、散点型等几种类型
B.集中团块型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如兰州
C.放射型城市的优点在于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放射轴,能大大改善城市环境条件
D.星座型城市在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都是有利的,这种城市空间形态通常是由人为的规划形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集中团块型是平原地区或规模不大的城市较常见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兰州的城市形态是带型;故选B。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向中心区集聚,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这种形态的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更加经济,典型城市:成都。
20.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城市的形态有各自的特征
B.城市的形态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
C.即使交通运输发展,城市形态也不会改变
D.集中式格局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答案:A
解析:分析:随地理环境的变化,城市空间形态会相应变化,所以B错误;交通变化,会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所以C错误;带型或放射型由于运距较长,使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所以D错误;故选A。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城市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而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城市的空间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很大,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态也有影响。
二、填空题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城市空间形态为________,B城市空间形态为________。
答案:集中团块型│带型
(2)中小城市多采用________图中的布局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________,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用地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利于人们生产生活
(3)用所学知识判断图C属于哪种城市空间形态,判断依据是什么?请举出两个与图C城市空间形态相同的城市。
答案:组团型│受交通线和地形的分隔,形成若干片区│重庆、株洲
解析:分析:(1)图A中城市的工业用地紧靠居住用地,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属于集中团块型,图B中的城市受地形河流影响,城市各组成部分分散布置,并沿河流延伸,属于带型。
(2)中小城市规模小,为方便居民生活和交通,多采用集中团块型布局形态。
(3)图C中城市受交通线和地形的影响各组成部分分散布置,属于组团型,中国的重庆、株洲都属于分散式。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学会区分组团型、带型和集中团块型城市空间形态。
22.读某城市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呈带型格局
(2)该城市形态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市位于河流谷地,两侧是山地,其发展被迫沿谷地伸展、延伸
(3)此类城市形态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用地比较分散,形态狭长导致运距长,联系不太方便,不利于协作管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该城市受山地影响,沿河谷延伸,呈带型。
(2)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地受河流和地形影响较大。
(3)该城市空间形态狭长,导致城市东西两端联系不便,不利于协作管理。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成因及缺点;需要学生结合题目图形与课本基础知识的结合思考,难度不大。
23.根据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偏西,成都平原腹地,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国家级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材料2:某城市空间形态分布图。
(1)说明材料1中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
答案:集中团块型
(2)材料2中城市的空间形态是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带型│受地形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两城市空间形成的优缺点。
答案:集中团块型优点: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缺点: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易造成交通拥堵│带型优点: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缺点:不利于协作管理,增加了市内交通的时间和费用
解析:分析:(1)成都地处平原地区,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以集中团块型为主。
(2)兰州地处黄河河谷,受地形影响,其城市空间形态为带型。
(3)集中团块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但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带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但由于其空间形态呈狭长状不利于协作管理,增加了市内交通的时间和费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及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缺点;结合材料1可知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读图可知兰州的城市空间形态。
24.下图中的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地域形态看,A城市可能是________,C城市可能是________。
答案:集中式或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
(2)从城市交通运输角度看,C城市地域形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距长
(3)A城计划在甲、乙两处建一座卫星城,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解析:分析:(1)A城市热力环流界限呈现集中状况,故推断A城市属于集中式或组团式;C城市热力环流圈呈现狭长布局,故应该属于带型布局。
(2)呈现带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运输距离较远。
(3)卫星城要建设在城市的热力环流范围之外,才能避免卫星城排放的污染气体随热力环流污染城市,对比图中甲、乙两地,乙地位于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判断;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形成热力环流,且规模越大,温度越高,热力环流范围越大。
25.读下面两幅“城市平面图”,A为西宁市,B为台北市,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空间形态: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答案:带型│集中团块型
(2)城市布局形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答案:集中紧凑式│集中紧凑式
(3)A、B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
答案:A优点:整体上使城市各部分均能接近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缺点:空间形态的平面布局和交通流向组织比较单一│B优点: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缺点: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解析:分析:(1)根据城市平面图可以看出城市A沿河谷和铁路延伸而成带状,而城市B用地呈同心圆向外扩展,其空间形态为集中团块状。
(2)从城市布局形式来看,都属于集中紧凑式。
(3)结合课本知识不难得到答案,需要加强理解记忆。
点评: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布局形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别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布局形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