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14: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章第3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步训练
1、选择题
1.1985年北京市政府要对二环路以内的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控制的原因是(  )
A.为加大城市内建筑物的密度
B.为减少城市内人口的密度
C.为保护北京故宫的历史景观风貌
D.为了提高房地产的价格
答案:C
解析:分析:为保护北京故宫的历史景观风貌,1985年北京制定了二环路以内建筑物高度控制图,以控制这个地区的开发行为;故选C。
点评:考查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从城市的整体着眼,侧重于景观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保护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的目的。
2.下列关于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四合院建筑陈旧,缺乏现代气息,应该拆除
B.北京四合院是砖木结构,应改造为钢筋水泥结构
C.对四合院存在的区域进行分类或分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D.迁出四合院的居住人口,封闭保存
答案:C
解析:分析:对北京四合院的保护,目的是要保存北京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对北京的记忆,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所以拆除、改用水泥结构、封闭保存都是不正确的,即A、B、D错误;故选C。
点评:考查北京四合院的保护;读清楚选项内容即可,难度不大。
3.丽江政府在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①颁布保护条例和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②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 
③对古城内的建筑群进行分类保护  ④注重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①颁布保护条例和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②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③对古城内的建筑群进行分类保护;④注重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能实现对丽江的城市保护;故选D。
点评:考查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结合课本内容即可得到答案,难度不大。
4.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分析:②③④更多地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如②中的高脚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适应了广西高温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③中的窑洞是充分利用黄土直立性特征建造的一种民居,冬暖夏凉,更多地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故选B。
点评:考查对人文环境特征的认识;解答时需注意题干强调的是“反映人文环境特征”。
5.下列不属于城乡特色景观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B.黄山云海
C.《拓荒者》雕塑 D.山西的乔家大院
答案:B
解析:分析:黄山云海属于自然景观,不属于城乡景观;故选B。
点评:考查城乡景观的判断;城乡景观包括土地利用和建筑形式,二战后延伸为包括社会层面的城市起源、发展和形态等内容。
6.分类、分区保护是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各级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遵循“维修保养”的原则进行保护,维持“原址、原状、原物”
B.对尚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部分,可根据不同用途加以现代化改造
C.对那些文物古迹的居民区进行住宅区改造
D.在以商业经营和旅游参观为目的的区域,可进行一定的开发,如建设仿古建筑、进行商业活动等
答案:C
解析:分析: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文物古迹的居民应区维持原状,对那些非文物古迹的居民区应进行住宅区改造;故选C。
点评:考查对城乡特色景观的分类、分区保护的措施;该题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到答案,难度不大。
7.法国卢浮宫的改造,充分说明了 (  )
A.老式建筑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应进行改造
B.以老建筑的基调为准,实现新老建筑的融合
C.保持其外表原样不动,对内部进行必要的改造
D.卢浮宫是巴黎的城市风格,不应该进行改造
答案:B
解析:分析:保护老建筑,要注意新老建筑的协调,所以A、C、D错误;故选B。
点评:考查城市景观的改造措施;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
8.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  )
A.老城保护原貌,不许更动,另建新城
B.城市建设要全盘继承历史遗产和风格,保持历史风貌
C.城市建设应另辟蹊径,不受历史古城的影响,需要创新
D.城市改造,要充分考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答案:D
解析:分析:A保持原貌不能满足现在发展需求;B全盘继承显然是不可能的;C发展现代城市建筑同时,要注意保护历史古城;故选D。
点评:考查历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措施;要充分考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
9.下列不属于城乡特色景观的是(  )
   
答案:D
解析:分析:深圳拓荒牛反映深圳从小渔村到大城市的沧桑巨变,所以是城乡特色景观;A、B是历史建筑,也是城乡特色景观;而D武汉归元寺800罗汉像只是文物;故选D。
点评:考查城乡景观的判断;城乡特色景观是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留下的景观。
10.关于我国对历史建筑物保护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是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
B.对于有些文物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利用
C.当被保护建筑的位置与现在城市建设发生冲突时,可以放弃保护
D.对被保护的建筑修缮、加固和修复时,可以改变其面貌
答案:B
解析:分析: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老建筑,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故选B。
点评:考查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需要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此题难度不大。
11.银川市城市特色景观保护和城市规划中注重建设“塞上湖城”“人居城市”,其体现的主要理念是(  )
A.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B.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C.城市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
D.以自然为本
答案:A
解析:分析:银川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利用城市的自然景观,对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塞上湖城”“人居城市”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12.下列有关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 ②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保存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继承历史,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③保护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④为保护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中应该禁止建高楼大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要正确处理好新城建设与老城保护的关系,不是禁止建高楼大厦,所以④错误;故选A。
点评:考查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及措施;该题采用找错误的方法完成,难度不大。
13.2009年2月27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破坏历史建筑者最高罚款将达到该建筑重置价的三到五倍。这种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属于(  )
A.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
B.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
C.分类、分区保护
D.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
答案:A
解析:分析: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主要有: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措施,使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A。
点评:考查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措施;依题干可知,该措施属于上海市的地方性法规。
14.下图是从永定门、前门一直延伸至钟楼的城市中轴线,体现了整个城市建筑的“空间秩序”,是大一统封建王朝的象征。如果轻率地破坏或改变这条中轴线,八百年古都就像被抽掉了筋骨,细节再精致也会给人以凌乱、瘫痪的感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北京中轴线
A.这条“中轴线”是一件文物
B.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在于单个建筑物
C.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不同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
D.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整个城市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答案:A
解析:分析: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对象不仅仅在于单个建筑物,更在于不同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在于整个城市的物质和人文环境;故选A。
点评:考查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应该包括的内容;我国保护城市传统文化内容的是:一是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二是延续城市的岁月特色,三是工艺品、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完成第15题。
15.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
答案:C
解析:分析:就地取材的竹木反映为常绿阔叶林,故只有海南符合;故选C。
点评:考查文化景观的判断;通过不同地区植被状况的差异即可完成此题。
读下图,回答第16题。
16.该图是我国哪座城市的标志(  )
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广州
答案:B
解析:分析:东方明珠塔是上海市的地标;故选B。
点评:考查城市景观特色;上海位于长江口,商业发达,是口岸和商贸旅游城市。
17.下列特色景观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  )
①“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水乡景观
②“家家流水,户户垂柳”——云南丽江的高原水乡风貌
③将“古城历史典故”列入保护范围——古城苏州寒山寺风景区
④“万国建筑博览”——上海外滩江边大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苏州寒山寺属于文化景观不是古城历史典故;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描述地区和知晓不同景观的特色,难度较大。
据《中国文化报》“……现代企业流水线的激越高昂与昆曲的柔媚清丽,工业园的开阔疏朗与网师园的精致古雅,白发苏州以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雍容气度,将它们统统接纳在怀抱之中……”据此回答第18题。
18.上述材料最能体现苏州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哪项措施(  )
A.以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保护的依据
B.新旧城协调、共同发展
C.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D.分类、分区保护
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文字反映出苏州古城区的创新以及新区的不断发展,因此,是新旧城协调、共同发展这项保护措施;故选B。
点评:考查城乡文化景观的保护措施;需要学生理解材料意思,再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夫子庙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1984年重建的夫子庙地区,融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戏剧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满足人们游憩、娱乐、消费、考古等多层次需求。据此回答第19题。
19.南京夫子庙地区的城建历史说明了(  )
A.一个城市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化城市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
B.一个城市早期设立的活动,与后期城市发展活动没有联系
C.一个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
D.一个城市的历史由于时间流逝,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C
解析:分析:南京夫子庙是南京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在古代一直是有名的文化商业分布区,到今天还是如此,体现了历史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故选C。
点评:考查城市景观特色的影响因素;城市景观特色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经济、历史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20.下图是我国两地区乡村民居景观图,造成两地民居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答案:A
解析:分析:左图为江南水乡特色,房屋尖而高利于排水,右图为新疆民居,降水少,房屋顶平缓;故选A。
点评:考查城乡景观特色的影响因素;根据图中景观特色判断两地地区,比较两地存在景观特色差异的原因。
二、填空题
21.阅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各地民居
材料二:2012年春节期间,有媒体曝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24号院)的梁林故居已被拆除。文保人士表示,这种没有任何审核程序,没有任何文物保护资质,没有走任何法定程序的擅自拆除行为,而且拆除的是梁林故居,“已经不仅挑战了法律底线,也挑战了文明的底线”。
(1)根据材料一分析城乡景观特色各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城乡不同的自然背景│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保护梁林故居的意义是?
答案:保护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继承历史,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通常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难以再生
(3)简述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
答案: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城乡建筑景观与所在地的自然状况和人类活动有关。
(2)属于记忆的内容,难度不大。
(3)保护措施需要从提高居民素质和加强立法来实现。
点评:考查文化景观的构成及主要特征;需要结合材料与课本知识完成此题,关键在于记忆,难度不大。
22.我国七大古都各有其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但20世纪70年代我们拆掉了北京的城墙,1994年又面临美术街22号的四合院被拆掉的危险。
(1)北京拆掉城墙和四合院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合理│北京城墙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和特色,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失去了它,北京就失去了它的特色
(2)北京城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然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浓郁的帝都色彩,荟萃皇家建筑之精华,但北京现代化建设严重破坏了北京原有的建筑风格,改变了特色景观的面貌,特别是古建筑的拆除,严重降低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价值
(3)要保护好我国七大古都特色景观及文化,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北京的城墙和四合院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和特色,应该加以严格保护,特别是对目前尚未破坏的四合院及周边环境应进行完全原样保护。
(2)人为对历史文化景观的破坏是主要原因。
(3)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关键要提高居民素质和加强立法。
点评:考查目前对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存在的问题;注意答题的关键点,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合理即可。
23.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国的汉人,后几经战乱,辗转南迁,在闽粤交界一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木杉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外型呈圆型,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村落的形态特征。
答案:风俗习惯或文化背景
(2)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受________因素影响,建筑方式又与________有关。
答案:自然环境│建筑技术水平
(3)试分析说明该种建筑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什么突出的功能?体现了客家人的什么特点?
答案:客家人由于数代人不断外迁,形成家族内部极强的凝聚力,也只有家庭内部紧密团结才能在新的居住地生存│圆形土楼的防卫性极强,主要起安全、防卫的作用│其居住方式体现了家庭内部的平等和团结
解析:分析:(1)材料中土楼的出现及形态受当时战乱不断的时代背景影响较大。
(2)土楼的建筑材料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建筑方式与建筑技术水平有关。
(3)保护客家土楼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并协调配置好新老建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特色建筑的因素和保护措施;本题以客家人的特色建筑——土楼为考查的切入点,难度适中。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也飞速加快,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做好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材料2:苏州城市西北部局部图,前面是寒山寺风景区,运河、老式民居、枫桥、寒山寺等古迹历历在目,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苏州新区,这里集中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际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1)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列举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至少六条)
答案: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城市历史文物、旧时典型街区景观、古建筑、古树、老字号、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装饰和服饰、著名的学校、博物馆和展览馆等
(2)据材料2说明怎样协调城乡发展和城乡特色景观及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
答案: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既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又使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保护、发展两不误
解析:分析:(1)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城市历史文物、旧时典型街区景观、古建筑、古树、老字号、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装饰与服饰、著名的学校、博物馆和展览馆等。
(2)要搞好新旧城市协调发展,既保护旧城景观,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点评:考查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传统;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继承,又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城镇发展必须突出地方传统特色,突出区域文化特点。
2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1:
材料2:城市的发展除了保证有正常能源、水源等供应外,还要有特色。在北京,一个马来西亚建筑师去看北京的城市建筑,转了一圈一时难以找到传统建筑。他惊讶于北京的现代建筑如此之多,但很多都是从国外复制过来的二三流设计作品。他惋惜那么多北京的四合院没有了,北京的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已变得千城一面,万楼一样了。
材料3:四川成都的芙蓉古城被公认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点的全国著名房地产项目。它集川西民居之灵气、巴蜀文化之精华、古老成都之淳朴、江南园林之情趣于一身,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融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为一体的超大规模园林和传统民居风格建筑。在此居住的人们不仅有舒适的住宅,而且享受到浓郁的川西建筑文化。
(1)材料1图中序号表示的含义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答案:凝结成云│水库│城市用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干净水
(2)流经城市河流的径流水流平稳,利于航运,但极易受城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污染,请为经过城市的河流的治理与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治理污染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利用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严格立法,注意保护河流水质,开展水质研究工作,生活污水及工厂废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河中;加强管理,推行“水道认管”,认管机构各管一段,定期清除水中垃圾,并确保无人乱丢垃圾│利用河道航运;进行河岸治理;河流沿岸整治道路;修建河边公园,成为市区的美丽风景线,达到“人水和谐相处”
(3)在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中,要使一个城市有特色,应做到:
一是________,即及时有效地保护现有的地域建筑特色。
二是________,即将传统的、民族的建筑特征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艺术。
三是________,即让传统的建筑艺术精华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得以传承、延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设计,使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答案:保护│继承│创新
解析:分析:(1)根据结构图前后意思即可得到答案,难度不大。
(2)治理污染需要从污水处理与污水排放两方面回答;河流利用需要从可持续发展方向考虑。
(3)根据提干意思不难得到答案,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
点评:考查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和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