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15: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章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鼠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林鼠和草原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场
B.鼠类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C.鼠类不会威胁防洪大堤
D.鼠类传播疟疾,危及人类身体健康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鼠灾不仅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破坏森林和草原,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安全,而且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2、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内陆地区朗里奇2010年4月14日遭遇30年来最严重蝗灾,大量蝗虫毁掉了很多树木和农作物。当地居民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蝗灾造成更大损失,但当地蝗灾仍十分严重,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种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极喜温暖干燥,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故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认真读图并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选择。
3、近些年外来入侵物种(如:加拿大-枝黄花、巴西龟等)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农林业生产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外来生物入侵某一区域,极易造成“疯狂繁殖”的原因是( )。
A. 繁殖能力强 B. 营养源丰富 C. 缺乏天敌 D. 生物竞争激烈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外来生物入侵某一区域,极易造成“疯狂繁殖”的原因是缺乏天敌。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4、危害最大的农作物害虫是( )。
A. 蝗虫 B. 水稻螟虫 C. 黏虫 D. 棉铃虫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粘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农作物害虫是蝗虫。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5、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暴发,而在北方水域却未形成生态灾难,其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B. 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C. 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D. 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生物灾害。水葫芦的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6、鼠类除了盗取粮食外,还会造成( )。
①农作物减产 ②破坏森林和草场
③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 ④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鼠灾不仅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破坏森林和草原,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安全,而且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7、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农作物病虫害是( )。
①小麦锈病病害  ②水稻稻瘟病害 
③棉铃虫病害  ④松毛虫虫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小麦锈病病害、水稻稻瘟病害、棉铃虫病害属于农作物病虫害;松毛虫虫害属于森林病虫害。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作物病虫害。
8、某地鼠害严重,从长远利益考虑,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A. 提高投放毒饵的数量和密度
B. 经常发动群众进行围捕
C. 禁止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鼠类的天敌
D. 保护好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生物循环,人地关系思想。A选项提高投放毒饵的数量和密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错误。B选项经常发动群众进行围捕,效果不好,而且不符合长远利益;C选项禁止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鼠类的天敌,利用食物链,符合长远利益。D选项保护好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难度大,实现困难。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体现人地伙伴论。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9、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 )。
A. 旱灾—寒潮—生物灾害
B. 暴雨—山洪暴发—泥石流
C. 旱灾—森林火灾—鼠灾
D. 滑坡—地震—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特征。A项旱灾和寒潮没有直接的关联性;错误;C项森林火灾和鼠疫没有直接的关联性;错误;D项滑坡、地震和全球变暖没有关联性;错误。故选B项。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0、在生物圈中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 )。
A. 洪涝、海水、水库 B. 生物链、湖泊、水灾
C. 地震、滑坡、泥石流 D. 虫害、鼠害、病害、赤潮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由于亚洲和北美洲地形起伏较大,且气候复杂,故自然灾害多发。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1、蝗灾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因为( )。
A. 现代农业并没有把灭蝗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抓
B.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
C. 全球变暖的影响
D. 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相差不大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在虫灾中,蝗灾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现代农业始终把灭蝗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抓,保证了农业的稳产。A项说法错误。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大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 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全球变暖会导致蝗灾加剧,但这并不是蝗灾是否消失的原因,C项错误。温暖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理环境的长期存在,这为蝗虫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蝗灾难以消失。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的生物灾害特点的认知水平。
12、下列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①鼠害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风暴潮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质灾害的知识,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鼠害属于生物灾害,台风、风暴潮属于气象灾害。
13、下面那种灾害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
A. 地震   B. 台风   C. 寒潮  D. 蝗灾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蝗灾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我国历史上造成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蝗虫灾害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4、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
A. 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 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C. 地震—海啸—洪灾
D. 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自然灾害。A项中的滑坡和地震、B项中的暴雨和火山喷发;D项中的森林火灾和虫灾之间都没有关联性,故选C项。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5、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 )。
A. 寒潮 B. 干旱 C. 雷暴 D. 洪涝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生物灾害,蝗灾的发生明显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干旱的气候条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易发生蝗灾。而寒潮、雷暴与洪涝不是蝗虫发生的环境。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6、常见的农作物虫害中危害最大的是 。
答案:蝗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解答。
17、虫、鼠害的特点: 、 。
答案: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虫、鼠害具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解答。
18、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 。
答案:蝗灾|鼠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鼠害: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解答。
19、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 、 、 。
答案:小麦锈病|水稻病害|棉铃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农作物病虫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小麦锈病--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黄河下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新疆南部麦区。水稻病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棉铃虫分布: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棉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解答。
20、蝗灾与旱涝的关系:旱灾与 经常链性发生。
答案:蝗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解答。
三、综合题
21、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答案:B
(2)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1)火山和地震是地质灾害,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下能量的强烈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特别是地震灾害,往往只持续几秒的时间,火山由于火山灰或炽热岩浆,持续时间稍长;而干旱和洪涝灾害是气象灾害,持续时间较长,洪涝可能持续几天至几个月不等,而干旱是由于长时间缺水造成的,持续时间会更长。(2)蝗灾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③、④分别是洪涝和干旱灾害。干旱高温易于蝗虫孵化,引发蝗灾,而洪涝则反之,火山、地震与蝗灾无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结合不同的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长短的比较和基本发生原因;并结合自然灾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即可。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基本形成原因和危害分析。
22、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
A.家鼠 B.田鼠 C.草地鼠 D.森林鼠
答案:B
(2)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
答案:B
(3)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
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
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1)由材料可知,该损失是贮粮损失,应为田鼠所致。(2)鼠类会在堤坝上打洞,从而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造成水灾;老鼠是很多疾病的贮存宿主或媒介,但禽流感主要由飞禽传播,与鼠类无关;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鼠类会挖掘田地,偷吃粮食,危害农业,造成农作物减产。(3)毒鼠强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若人类误食,还会危及生命,故应限制其使用;人工捕捉老鼠和地面硬化是不现实的;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如猫头鹰、黄鼠狼、獾、猫及多数以鼠为主食的蛇,以控制害鼠数量是最科学的方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认真读图,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解答。
23、读“中国水稻病害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稻瘟病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但以日照 、雾露持续期 的 (地形)和气温较温和的 、 地区发生较重。
答案:少|长|山区|沿江|沿海
(2)水稻纹枯病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严重。
答案:华南|华中|华东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的相关知识。病虫害的发生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过度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发小麦白粉病。从图中可以看出,稻瘟病的严重病区主要在山区、沿江、沿海地区。进而进一步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水稻纹枯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认真读图,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解答。
24、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地区 主要灾害种类
亚洲 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
欧洲 酸雨、雪灾
非洲 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
北美洲 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
南美洲 干旱、洪水、水土流失
大洋洲 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
(1)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平原面积广,且位于板块内部,故地质灾害较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降水的变率小,故气象灾害较少。
(2)欧洲与北美洲出现同一种农业灾害,其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 工业化程度高
C. 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变率大
D. 经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1)欧洲的农业灾害较少,主要是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平原面积广,且位于板块内部,故地质灾害较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降水的变率小,故气象灾害较少。(2)比较欧洲和北美洲的同一种农业灾害为酸雨,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工业发达,故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有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认真读图,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解答。
25、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一旦失衡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生物灾害包括( )。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赤潮 ⑤旱灾 ⑥荒漠化
答案:D
(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相关知识。(1)旱灾属于气象灾害,荒漠化属于生态破坏。故选D项。(2)注意题干条件为直接因素,故必须从生物自身的异变有关,选A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认真读图,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2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