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三单元第5课《玉堂春》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三单元第5课《玉堂春》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5 17: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三单元第5课《玉堂春》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本产生于南宋,是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它是适应都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的。
B.拟话本是模拟话本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著名的作品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C.冯梦龙的“三言”又称“古今小说”,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D.起源于宋元说话的章回小说,以分回标目为主要特点,盛行于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答案:C
解析:《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元代戏曲有杂剧和南戏之分。著名的杂剧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
B.由“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叶圣陶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小说。
C.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悲剧代表作是《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和《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
D.“三言”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三部作品;我国古代章回小说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答案:C
解析:《威尼斯商人》是喜剧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B、《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指的是一方面小说继承了唐传奇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小说又继承了志怪小说的传统。
C、“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编者是冯梦龙。“二拍”是指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D、《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现存六十回本非李宝嘉一人所作。
答案:A
解析:《水浒传》不是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及编排,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悲剧,主人公双双殉情,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B.“三言”是指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喻世通言》、《警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生活面貌,既投合广大市民阶层读者的阅读趣味,也反映着作者严肃的人生思考和艺术追求。
C.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D.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
答案:B
解析:应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5.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押解/解数 绯闻/蜚声 噤声/情不自禁
B.炮烙/炮制 回溯/朔风 沮丧/含英咀华
C.单薄/薄暮 赎罪/渎职 赝品/义愤填膺
D.伺候/伺机 诠释/拴住 箴言/三缄其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一字多音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所以在平时识记时要记少不记多,在语境中识记。A.jiè/xiè,fēi,jìn/jīn;B.páo,sù/shuò,jǔ;C.bó,shú/dú,yàn/yīnɡ;D.cì/sì,quán/shuān,zhēn/jiān。
6.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
B.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班固)
C.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D.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答案:B
解析:B项,应为“司马迁”。“刚正不阿”是说其品格,“留得正气凌霄汉”是说其流传下来的精神,“幽而发愤”是写其遭遇,“著成信史”是说其写作《史记》,“照尘寰”是说《史记》的历史价值。本题应根据对联中涉及到的人物的精神、事迹、成就、遭遇等进行猜测。比如A项,“诗史”是对杜甫诗作的评价,“草堂”是其居所,“春水群鸥”是其诗句,“野老”是其“少陵野老”的简称。C项,“招魂”“九歌”是其作品,“香草”是其作品中常常出现的物象,“湘流”是其投江的地方。D项,“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是评价其在词界的地位。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毗邻(pí) 角斗(jué) 垂涎三尺(xián) 不落言筌(quán)
B. 赍发(jī) 决起(juè) 接踵而至(zhǒng) 恶乎待哉(è)
C. 殷红(yīn) 信笺(qiān) 压轴戏 (zhòu) 遥思远怅(chàng)
D. 潦(lǎo)水 酩酊(dǐng ) 一蹴而就 (cù) 模棱两可(líng)
答案:A
解析:B决xuè 恶wū ;C殷yān 笺jiān;D棱léng。
8.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飘缈 苦思暝想 察言观色 集腋成裘 渌水荡漾青猿啼
B.言迄 名信片 乔妆打扮 金壁辉煌 出师一表真名士
C.沽取 因才施教 声名雀起 批肝沥胆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D.剽窃 坐镇指挥 切中肯綮 人情世故 三顾频烦天下计
答案:B
解析:A苦思冥想 清猿啼;B言讫 明信片 乔装打扮 金碧辉煌 真名世;C因材施教 声名鹊起 披肝沥胆;D 无。
9.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答案:D
解析: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
10.下列加划线含义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奇货可居 货真价实
B.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三顾茅庐 顾影自怜
C.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不厌其烦 要言不烦
D.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民伐罪 形影相吊
答案:D
解析:D 都是安慰;A.出售,货物,货物 B.看,拜访,看 C.使麻烦,麻烦,繁琐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答案: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解析:本句要注意“笙箫”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解析:本句要注意“惨”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答案:风萧萧兮易水寒
解析:本句要注意“萧萧”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答案:大行不顾细谨
解析:本句要注意“谨”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答案:寥廓江天万里霜
解析:本句要注意“寥廓”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卫风·氓》)
答案:乘彼垝垣
解析:本句要注意“垝垣”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
答案:池鱼思故渊
解析:本句要注意“渊”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答案: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本句要注意“嫠妇”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古文观止》认为《陈情表》“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而且其文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多演变为我们熟悉的成语。其中形容自己“孤苦伶仃,内外无人”的两个连续成语为: , 。
答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解析:本句要注意“茕”“孑”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有人说陶渊明不在乎耕种结果,虽然“戴月荷锄归”,结果却是“草盛豆苗稀”,他更在乎耕种的诗意体验。《归去来兮辞》中直接描绘这种诗意体验的诗句是: , 。
答案: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解析:本句要注意“耘耔”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
苏舜钦①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诗的颔联,写景艺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杨白鹭的自得,山水的有情;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绿”“白”相间;远近结合,“近水”“远山”结合,画面生动。
(2)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意象清新,选取“绿杨”“白鹭”“近水”“远山”等意象,气清水秀,别有韵致;语言朴素,不肆雕琢,清新自然;情感平实,坦然面对万物变化和人生盛衰。
解析:(1)这是一道景物分析题,也就是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写景的角度主要有顺序(上下、高低、远近),着眼点(绘形、绘声、绘色或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手法。结合诗歌找出主要的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绿杨白鹭”是由下及上的顺序,“远山近水”是由远及近顺序,“绿”“白”显然是绘色,手法是拟人的修辞,还应答出效果,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拟人)层析清晰(顺序)色彩绚丽(绘色)的苏州暮景图。
(2)此题是一道诗歌的风格的题目,首先要区分是语言风格,还是诗歌的风格,命题人一般都会给出风格特征,答题者结合诗歌分析即可。此题“以清切闲淡为主”主要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从内容上看“绿杨”“白鹭”“近水”“远山”意境清新,从情感上看“万物盛衰天意在”坦然面对。整理这些可得出答案。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柳梢青 岳阳楼
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②。洞庭青草③,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④一点,自古如今。
【注】 ①戴复古: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②袖剑飞吟:相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留诗于壁上,曰:“朝游百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袖剑:衣袖里藏着短剑。飞吟:临风吟唱。③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在洞庭湖的南头)。④君山:在洞庭湖中,相传是湘君出没之处,故名。
(1)词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词上阕塑造了一个豪迈、洒脱漂泊江湖的词人形象。先借吕洞宾之事写词人之飘逸,接着用浩瀚的洞庭湖抒壮阔豪迈之情,最后以独立楼头、任风吹拂衣襟的形象展现词人狂放、超脱的风度。
(2)词下阕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
答案:词下阕最后三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词人伤时忧国之情。“人间”与“君山一点”,“变尽”与“自古如今”形成强烈的对比,自然永恒与历史兴替,引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解析:(1)“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似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与那些浅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极凝练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映衬。
“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2)“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人间”与“君山一点”,“变尽”与“自古如今”形成强烈的对比,自然永恒与历史兴替,引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阅读下面的短诗,仿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根、太阳”为描述对象。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答案:我是溪水,/不知疲倦地在河床,/潺潺地流淌,/向前,向前……
我坚信/前方有我的大家园。
解析:作答时,意思要完整,能表现“物”的特征、品质等;只要求仿写的句式与提供的 原句相同,词语则可自由选用。
24.临近高考,有人冒用教育考试中心的名义组织所谓“高考报告会”,推销高考辅导资料,并称报告者为“高考命题组专家”。下面是教育考试中心所作的声明,略去标题和落款,请你补写空缺部分,要求恰当、得体。(不超过100字)
近期,
特此声明。
答案:教育考试中心发现有人冒用本单位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本单位禁止高考相关命题人员或专家参加任何形式的高考报告会,也未出版或发行过任何高考辅导材料。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此类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表达时要注意文体要求,因是实用类文体,所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写声时,要先陈述事实并且要表明态度,同时提醒家长也不能落,注意使用长句时要语句流畅。
25.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的句子,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北京市工商局近日表示,“禁止自带酒水”“包间最低消费XX元”等六种合同格式条款属于经营者免除自己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工商部门认为,经营者在提供餐饮服务过程中,虽然拥有对所销售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定价权,但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应尽的责任,不能忽视和违背公平交易、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
对此,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餐厅向消费者提供的设施环境等服务增加了酒水的附加值,酒水高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而商家容忍自带酒水也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加收开瓶费也是可以理解。此外,商家在明确告知“谢绝自带酒水”或加收“开瓶费”的前提下,消费者自愿消费,商家并无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上述两段材料争论的焦点是:
答案:商家禁止顾客自带酒水等条款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时事点评能力,需要答到 “条款”并概述出内容,答到争论“合理性”问题,不能超出字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