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3 15:33:30

文档简介

课时2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快速繁殖植物、植物脱毒、细胞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生产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2)植物组织培养在许多应用领域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概念1 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
1.实验原理
2.方法步骤
[辨正误]
(1)外植体发芽培养要在黑暗中进行, 试管苗生根培养时要每天光照10~12 h。(  )
(2)解剖刀在火焰上灼烧后需冷却才能用于切割外植体。(  )
(3)接种操作需在超净工作台的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移栽实验,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愈伤组织诱导生芽②与诱导生根③过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苗栽种后,用保鲜膜覆盖并定期打开的目的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发芽培养基的参考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的参考配方为MS+NAA 0.1 mg/L。
(2)外植体发芽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光照条件相同,均为每天光照10~12 h;但两者的培养温度不同,前者为18~25 ℃,后者为20~28 ℃。
【典例应用】
例1 下列有关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一般选自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嫩枝
B.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接种1~3个外植体
C.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D.外植体接种前常进行流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消毒措施
例2 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9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然后用蒸馏水多次冲洗
D.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再插入培养基
概念2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繁殖植物
(1)初代培养与继代培养
(2)快速繁殖植物
2.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脱毒
3.组织培养可用于生产人工种子
4.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细胞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
(1)原理:通过植物细胞、组织的培养来提取有价值的天然产物。
(2)实例:生产药物、食品、调料、香料、颜料等。
5.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辨正误]
(1)离体繁殖不仅繁殖速度快,而且还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  )
(2)单倍体育种就是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  )
(3)在培养至愈伤组织时进行诱变处理,是因为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突变。(  )
(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草莓的营养繁殖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植株。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草莓无病毒植株时,通常选择什么部位作为外植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外植体消毒一般使用什么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对外植体消毒的最佳处理时间,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典例应用】
例3 (2024·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把外植体培养成体细胞胚,再包装人工种皮得到人工种子, 如图所示。人工种子可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种皮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贮藏
B.人工胚乳的组成成分是植物激素和无机盐
C.体细胞胚可由外植体经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
D.人工种子萌发长成植物幼体,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例4 如图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耐盐石楠植株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植物茎段培育出愈伤组织需要激素的诱导
B.用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的目的是获得突变体
C.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NaCl
D.处理后,所挑选获得的生长的愈伤组织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1.(2024·浙江1月选考,8)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图。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
A.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
C.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
D.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
2.(2022·浙江6月选考,23)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培须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消毒
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杂菌侵入并阻止瓶内外的气体交换
C.组培苗锻炼时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带菌量低且营养丰富
D.不带叶片的菊花茎切段可以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
3.(2022·重庆卷,15)植物体细胞通常被诱导为愈伤组织后才能表现全能性。研究发现,愈伤组织的中层细胞是根或芽再生的源头干细胞,其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见如表)。已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反之,有利于芽的再生。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
条件 基因表达产物和相互作用 效应
① WOX5 维持未分化状态
② WOX5+PLT 诱导出根
③ WOX5+ARR2,抑制ARR5 诱导出芽
A.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特性
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
C.ARR5促进细胞分裂素积累或提高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
D.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
4.(2021·江苏卷,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的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
B.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课时2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
提高生产效率
概念1
自主建构
1.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生长素 草炭土 蛭石
辨正误
(1)× 提示:外植体发芽和试管苗生根培养时,均需要每天光照10~12 h。
(2)√ (3)√
合作探究
(1)提示:不能。先诱导生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诱导生根与诱导生芽所用的是不同的固体培养基,若先诱导生根,转移至生芽培养基时易引起根损伤)。
(2)提示:①覆盖保鲜膜的目的是保湿;②定期打开保鲜膜的目的是通气。
典例应用
例1 C [在以快速繁殖为主要目的时,菊花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嫩枝是最为常用的外植体,因为该处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容易表达,A正确;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接种1~3个外植体,接种后,将封口膜重新扎好,B正确;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需要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才能再分化形成植株,C错误;外植体接种前常进行流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消毒措施,最后为了避免消毒液的危害,需要用无菌水清洗多次,D正确。]
例2 C [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于培养基及其他器械的灭菌,A正确;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以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B正确;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C错误;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再插入培养基,不能倒插,D正确。]
概念2
自主建构
1.(2)无性
2.生长点
3.体细胞胚、芽 营养 保护 体细胞胚 人工胚乳 人工种皮 育性不良
5.分裂状态 培养条件 外界压力 变异 人工诱变 高 小 染色体 缩短育种周期 基因重组 全能性
辨正误
(1)√
(2)× 提示: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粉)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主要过程。
(3)√
合作探究
(1)提示:茎尖。因为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
(2)提示:洗涤灵稀释液:75%的酒精和0.1%氯化汞(或10%次氯酸钠)溶液。
(3)提示:外植体的污染率和存活率。
典例应用
例3 C [人工种皮应具有透气性,便于萌发时种子的细胞呼吸,A错误;人工胚乳的成分除了植物激素和无机盐外,还应存在一些碳源、维生素等物质,B错误;体细胞胚是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的,C正确;人工种子萌发长成植物幼体,不能表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例4 D [处理1中用γ射线照射是为了诱导基因突变,获得突变体,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错误。]
感悟真题
1.D [植物的根尖、茎尖、芽尖部位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采用芽尖等进行组织培养,可减少病毒感染,A正确;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B正确;将丛生芽切割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扩大培养称为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C正确;降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D错误。]
2.D [自然生长茎段的消毒属于外植体消毒,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清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或者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7 min,最后再用无菌水清洗,A错误;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并不影响气体交换,B错误;组培苗锻炼时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比较松软,持水性也较好,有利于幼苗的生长,C错误;不带叶片的菊花茎的切段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分化出芽和根这种器官发生的途径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D正确。]
3.C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WOX5能维持未分化状态,使植物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强、较大的全能性,若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的特性,A正确;由题干信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再结合表格信息,WOX5+PLT可诱导出根,可推测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B正确;由题意可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小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芽的再生,而抑制ARR5能诱导出芽,可知ARR5被抑制时细胞分裂素较多,故推测ARR5抑制细胞分裂素积累或降低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出芽或出根都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不均衡时才会发生,故推测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D正确。]
4.D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经过表面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A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因此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C正确;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可能会出现变异,如在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D错误。](共42张PPT)
第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
课时2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本课时的概念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快速繁殖植物、植物脱毒、细胞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生产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2)植物组织培养在许多应用领域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课时概念解析
目录 CONTENTS
1. 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
2.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感悟真题
自主建构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课时概念图
自主建构
细胞分裂素
1.实验原理
生长素
生长素
草炭土
蛭石
2.方法步骤
×
[辨正误]
(1)外植体发芽培养要在黑暗中进行, 试管苗生根培养时要每天光照10~12 h。( )
提示:外植体发芽和试管苗生根培养时,均需要每天光照10~12 h。
(2)解剖刀在火焰上灼烧后需冷却才能用于切割外植体。( )
(3)接种操作需在超净工作台的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移栽实验,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对菊花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提示:①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并用流水冲洗干净;②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并用流水冲洗;③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或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7 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
(1)愈伤组织诱导生芽②与诱导生根③过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提示:不能。先诱导生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诱导生根与诱导生芽所用的是不同的固体培养基,若先诱导生根,转移至生芽培养基时易引起根损伤)。
(2)试管苗栽种后,用保鲜膜覆盖并定期打开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提示:①覆盖保鲜膜的目的是保湿;②定期打开保鲜膜的目的是通气。
(1)发芽培养基的参考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的参考配方为MS+NAA 0.1 mg/L。
(2)外植体发芽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光照条件相同,均为每天光照10~12 h;但两者的培养温度不同,前者为18~25 ℃,后者为20~28 ℃。
【典例应用 】
C
例1 下列有关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一般选自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嫩枝
B.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接种1~3个外植体
C.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D.外植体接种前常进行流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消毒措施
解析:在以快速繁殖为主要目的时,菊花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嫩枝是最为常用的外植体,因为该处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容易表达,A正确;
为充分利用培养条件,每个锥形瓶可接种1~3个外植体,接种后,将封口膜重新扎好,B正确;
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需要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才能再分化形成植株,C错误;
外植体接种前常进行流水冲洗、酒精处理、消毒液处理等消毒措施,最后为了避免消毒液的危害,需要用无菌水清洗多次,D正确。
C
例2 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9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然后用蒸馏水多次冲洗
D.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再插入培养基
解析: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于培养基及其他器械的灭菌,A正确;
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以逐步适应外界的环境,B正确;
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C错误;
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再插入培养基,不能倒插,D正确。
1.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繁殖植物
(1)初代培养与继代培养
(2)快速繁殖植物
无性
2.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脱毒
生长点
3.组织培养可用于生产人工种子
体细
胞胚、芽
营养
保护
体细胞胚
人工胚乳
人工种皮
育性不良
4.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细胞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
(1)原理:通过植物细胞、组织的培养来提取有价值的天然产物。
(2)实例:生产药物、食品、调料、香料、颜料等。
5.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分裂状态
培养条件
外界压力
变异
人工
诱变


5.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染色体
缩短育种周期
5.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基因重组
全能性

[辨正误]
(1)离体繁殖不仅繁殖速度快,而且还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 )
(2)单倍体育种就是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 )
提示: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粉)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两个主要过程。
(3)在培养至愈伤组织时进行诱变处理,是因为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突变。( )
×

(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草莓的营养繁殖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植株。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草莓无病毒植株时,通常选择什么部位作为外植体?为什么?
提示:茎尖。因为植物生长点附近的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无病毒。
(2)对外植体消毒一般使用什么试剂?
提示:洗涤灵稀释液:75%的酒精和0.1%氯化汞(或10%次氯酸钠)溶液。
(3)若要探究对外植体消毒的最佳处理时间,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什么?
提示:外植体的污染率和存活率。
●培养出的无病毒草莓植株抗病毒吗?为什么?
提示:不抗病毒。“脱毒”与“抗毒”不同,前者指的是本身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受病毒感染的机会少,而后者指的是能抵抗病毒的感染。
4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4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C
例3 (2024·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把外植体培养成体细胞胚,再包装人工种皮得到人工种子, 如图所示。人工种子可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典例应用 】
A.人工种皮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贮藏
B.人工胚乳的组成成分是植物激素和无机盐
C.体细胞胚可由外植体经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
D.人工种子萌发长成植物幼体,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人工种皮应具有透气性,便于萌发时种子的细胞呼吸,A错误;
人工胚乳的成分除了植物激素和无机盐外,还应存在一些碳源、维生素等物质,B错误;
体细胞胚是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的,C正确;
人工种子萌发长成植物幼体,不能表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A.人工种皮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贮藏
B.人工胚乳的组成成分是植物激素和无机盐
C.体细胞胚可由外植体经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
D.人工种子萌发长成植物幼体,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
例4 如图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耐盐石楠植株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植物茎段培育出愈伤组织需要激素的诱导
B.用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的目的是获得突变体
C.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NaCl
D.处理后,所挑选获得的生长的愈伤组织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处理1中用γ射线照射是为了诱导基因突变,获得突变体,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错误。
D
1.(2024·浙江1月选考,8)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图。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
A.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
C.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
D.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5
解析:植物的根尖、茎尖、芽尖部位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采用芽尖等进行组织培养,可减少病毒感染,A正确;
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B正确;
将丛生芽切割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扩大培养称为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C正确;
降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D错误。
D
2.(2022·浙江6月选考,23)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培须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消毒
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杂菌侵入并阻止瓶内外的气体交换
C.组培苗锻炼时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带菌量低且营养丰富
D.不带叶片的菊花茎切段可以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5
解析:自然生长茎段的消毒属于外植体消毒,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清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或者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7 min,最后再用无菌水清洗,A错误;
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并不影响气体交换,B错误;
组培苗锻炼时采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的原因是蛭石比较松软,持水性也较好,有利于幼苗的生长,C错误;
不带叶片的菊花茎的切段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分化出芽和根这种器官发生的途径形成完整的菊花植株,D正确。
C
3.(2022·重庆卷,15)植物体细胞通常被诱导为愈伤组织后才能表现全能性。研究发现,愈伤组织的中层细胞是根或芽再生的源头干细胞,其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见如表)。已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反之,有利于芽的再生。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
条件 基因表达产物和相互作用 效应
① WOX5 维持未分化状态
② WOX5+PLT 诱导出根
③ WOX5+ARR2,抑制ARR5 诱导出芽
A.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特性
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
C.ARR5促进细胞分裂素积累或提高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
D.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WOX5能维持未分化状态,使植物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强、较大的全能性,若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的特性,A正确;
由题干信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再结合表格信息,WOX5+PLT可诱导出根,可推测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B正确;
由题意可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小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芽的再生,而抑制ARR5能诱导出芽,可知ARR5被抑制时细胞分裂素较多,故推测ARR5抑制细胞分裂素积累或降低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C错误;
由题干信息可知,出芽或出根都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不均衡时才会发生,故推测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D正确。
D
4.(2021·江苏卷,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的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
B.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经过表面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A正确;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因此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C正确;
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可能会出现变异,如在愈伤组织的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D错误。课时精练7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基础对点】
题型1 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
1.在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中,与外植体消毒无关的操作是(  )
流水冲洗 紫外线照射
酒精处理 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2.(2024·舟山高二检测)外植体经消毒后,需要用无菌水多次冲洗,其目的是(  )
洗去外植体表面的泥土、灰尘颗粒
增加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对外植体产生毒害
保证培养基能够彻底灭菌
3.(2024·环大罗山联盟高二联考)下列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先添加生长素再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要用高压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即在100 ℃下保持15 min
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根后再使其生芽
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
4.(2024·A9协作体联考)水竹易管理和培植,干净而雅致。如图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大量获得水竹幼苗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水竹外植体插入培养基前要用无水乙醇进行消毒处理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大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应将水竹外植体的形态学上端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②过程为再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通常要添加植物激素类物质
幼苗要先移植到高压蒸汽灭菌的蛭石和珍珠岩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接种后的菊花茎段应置于18~25 ℃的条件下培养,每天光照10~12 h
置于温室中的育苗盘应覆盖保鲜膜保湿,切忌打开保鲜膜造成杂菌污染
题型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6.(2024·七彩阳光联盟联考)家天竺葵具有驱蚊作用,科研人员通过组织培养对其进行快速繁殖。为探索家天竺葵组织培养中再分化的激素用量,参照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以0.05(mg·L-1)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梯度进行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浓度/(mg·L-1) 生长素浓度/(mg·L-1)
Ⅰ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2.0 0.3
Ⅱ 诱导形成幼芽 0.5 0.3
Ⅲ 诱导生根 / 0.4
Ⅰ阶段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需要光照
三个阶段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情况相同
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在原培养基中增减激素
诱导生根时生长素最高浓度组为0.5(mg·L-1)
7.(2024·东城区高二期末)紫杉醇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科研人员采用图示方法提取紫杉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紫杉醇
过程①需要调控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过程①②需要始终保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过程②③需要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过程①②③体现出红豆杉细胞具有全能性
8.(2024·怀化高二期末)病毒侵染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培育脱毒的马铃薯品种可提高其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对马铃薯苗成活率和脱毒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由图可知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0.12 mm
马铃薯茎尖细胞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脱毒苗
为了给愈伤组织细胞提供能量,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蛋白质
9.(2024·西城区高二期末)盾叶薯蓣根茎富含薯蓣皂素,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病等。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可快捷、大量地生产薯蓣皂素。下图是盾叶薯蓣愈伤组织生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不同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重
愈伤组织后期增重缓慢与营养减少和代谢废物积累有关
愈伤组织应在30天内传代,以保持其分裂能力和细胞活性
通过植物组培获得大量薯蓣植株,实现薯蓣皂素的工业化生产
10.如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人工种子的人工胚乳中含有体细胞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粮食
人工种子中的体细胞胚由还未分化的细胞构成
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或发芽率低的问题
11.烟薯25是一种甜度大、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红薯。它是通过无性繁殖的作物,多代繁殖后病毒会在体内积累,导致含糖量不足,产量下降。大面积栽培时,一般都用脱病毒苗。下列有关脱病毒苗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脱病毒苗培育过程的原理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脱病毒苗培育过程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成分是相同的,但两个阶段光照条件不同
培育脱病毒苗应选用分生组织,因为所含的病毒少或不含病毒
12.利用麦冬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为后期基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中X和Y分别表示愈伤组织和单倍体幼苗
需要对麦冬花药、培养基及操作工具进行灭菌处理
图中①和②过程所用培养基中激素用量及比例不同
麦冬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综合提升】
13.(2024·金华十校调研)利用植株组培获得辣椒素的途径如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过程是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
②过程所用培养基通常需加入天然植物激素
③的后期通常需浇灌稀释的MS或其他营养液
图中①→④→⑤为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14.(14分)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2分)在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之前,要打开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________,照射20~30 min;打开工作台的________,5~10 min后进入接种室操作。
(2)(6分)利用MS培养基配制成发芽培养基时,要在MS培养基中加入相应量的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_溶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有温度、压力、________等。
(3)(6分)将带芽的菊花枝条剪成一定大小,在________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再用75%酒精和________对茎段进行消毒;发芽培养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条件。
15.(10分)(2024·嘉兴高二期中)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6分)在诱导丛状苗生根时,为提高生根效果,需适当减少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二是适当改变培养基的浓度。需减少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____________,生根培养基的浓度比发芽培养基的________。通常选择幼嫩的植物组织作为组培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2)(4分)采用诱变育种方式对植物耐盐性状改良时,通常用一定强度的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因________而易发生基因突变,组培培养基中需要添加________来筛选耐盐植株。
课时精练7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
提高生产效率
1.B [外植体的消毒是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或者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7 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A、C、D正确,B错误。]
2.C
3.D [先添加生长素再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A错误;在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要在1 kg/cm2、121 ℃条件下保持20 min,B错误;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芽后再使其生根,C错误;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杀死外植体细胞,D正确。]
4.D [水竹外植体插入培养基前要用75%的酒精和10%次氯酸钠溶液等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大时,有利于根的分化,B错误;应将水竹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C错误;由图分析可知,②过程为再分化,再分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5.D [置于温室中的育苗盘应覆盖保鲜膜保湿,并定期打开通气,D错误。]
6.D [Ⅰ阶段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阶段,此阶段不需要光照,A错误;Ⅰ、Ⅱ、Ⅲ 3个阶段基因选择性表达情况不同,B错误;3个阶段使用的均是固体培养基,不能在原培养基中增减激素,只能更换不同的培养基,C错误;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诱导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0.4(mg·L-1),因为题中所述以0.05(mg·L-1)为梯度,共设5个浓度梯度,因此这5个浓度梯度依次为0.3(mg·L-1)、0.35(mg·L-1)、0.4(mg·L-1)、0.45(mg·L-1)和0.5(mg·L-1),D正确。]
7.A [过程①为脱分化过程,需要调控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相当,才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A正确;过程①②为生成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该过程不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B错误;过程②③得到的是细胞群,不需要再分化培养,即不需要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单个细胞或组织器官经过脱分化、再分化,长成植物体才能体现全能性,①②③培养结果得到的是细胞群,没有长成植株,没有体现出红豆杉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8.A [由图可知,用0.12 mm茎尖培育马铃薯苗成苗率太低,不适宜作外植体,A错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先将外植体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幼苗,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既可以为愈伤组织细胞提供能量,又可以更好地调节渗透压,C正确;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可用于检测病毒的蛋白质,以此监控脱毒苗的质量,D正确。]
9.D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相当时,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即不同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重,A正确;由曲线可知,愈伤组织后期增重缓慢,其原因可能是培养液中营养减少,代谢废物积累增多,B正确;由曲线可知,愈伤组织在30天内增重较快,说明其分裂能力和细胞活性都较高,C正确;实现薯蓣皂素的工业化生产,不需要培养到植株,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D错误。]
10.C [人工胚乳含有体细胞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植物激素,A正确;人工种子的体细胞胚由未分化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C错误;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的问题,D正确。]
11.C [脱病毒苗的培育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脱病毒苗培育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中激素的成分不同,C错误;由于分生组织细胞所含的病毒少或不含病毒,可用分生组织(如芽尖)的组织细胞对植物进行脱毒培养,获得脱病毒苗,D正确。]
12.B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麦冬花药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及操作工具需进行灭菌处理,B错误;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植物激素能够人为地控制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故脱分化与再分化二者使用的培养基中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以及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用量及比例不同,C正确。]
13.C [①表示外植体的消毒和脱分化,A错误;②(再分化)过程中需用适宜浓度和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但不一定是天然植物激素,也可用激素类似物,B错误;③表示脱毒苗移栽培养,培养后期通常需浇灌稀释的MS或其他营养液,C正确;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是由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胚状体,胚状体继续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故图中①→④→⑤不是体细胞胚发生途径,D错误。]
14.(1)紫外灯 风机
(2)6-BA NAA 时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洗涤灵 10%次氯酸钠(或0.1%氯化汞) 需要
解析 (1)在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之前,要打开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照射20~30 min;打开工作台的风机,5~10 min后进入接种室操作。(2)利用MS培养基配制成发芽培养基时,要在MS培养基中加入相应量的6-BA溶液和NAA溶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有温度、压力、时间等。(3)将带芽的菊花枝条剪成一定大小,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再用75%酒精和10%次氯酸钠(或0.1%氯化汞)对茎段进行消毒;发芽培养时需要光照条件。
15.(1)细胞分裂素类 小 细胞壁薄;脱分化能力强;全能性易表现;受病菌侵害的概率小
(2)分裂能力强 NaCl
解析 (1)在诱导丛状苗生根时,为提高生根效果,需适当减少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二是适当改变培养基的浓度。需减少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细胞分裂素类,且生根培养基的浓度比发芽培养基的小。通常选择幼嫩的植物组织作为组培材料,原因是幼嫩植物组织的细胞壁薄;脱分化能力强;全能性易表现;受病菌侵害的概率小。(2)采用诱变育种方式对植物耐盐性状改良时,通常用一定强度的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因分裂能力强而易发生基因突变,组培培养基中需要添加NaCl来筛选耐盐植株。(共31张PPT)
课时精练7
植物组织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B
题型1 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
1.在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中,与外植体消毒无关的操作是(  )
A.流水冲洗 B.紫外线照射
C.酒精处理 D.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解析:外植体的消毒是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 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 min,或者在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7 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A、C、D正确,B错误。
2.(2024·舟山高二检测)外植体经消毒后,需要用无菌水多次冲洗,其目的是(  )
A.洗去外植体表面的泥土、灰尘颗粒
B.增加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C.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对外植体产生毒害
D.保证培养基能够彻底灭菌
C
3.(2024·环大罗山联盟高二联考)下列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添加生长素再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要用高压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即在100 ℃下保持15 min
C.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根后再使其生芽
D.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
D
解析:先添加生长素再添加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A错误;
在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要在1 kg/cm2、121 ℃条件下保持20 min,B错误;
在培养过程中要先让愈伤组织生芽后再使其生根,C错误;
用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杀死外植体细胞,D正确。
4.(2024·A9协作体联考)水竹易管理和培植,干净而雅致。如图为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大量获得水竹幼苗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水竹外植体插入培养基前要用无水乙醇进行消毒处理
B.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大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C应将水竹外植体的形态学上端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D.②过程为再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水竹外植体插入培养基前要用75%的酒精和10%次氯酸钠溶液等进行消毒处理,A错误;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大时,有利于根的分化,B错误;
应将水竹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C错误;
由图分析可知,②过程为再分化,再分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A.水竹外植体插入培养基前要用无水乙醇进行消毒处理
B.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大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C应将水竹外植体的形态学上端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D.②过程为再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通常要添加植物激素类物质
B.幼苗要先移植到高压蒸汽灭菌的蛭石和珍珠岩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接种后的菊花茎段应置于18~25 ℃的条件下培养,每天光照10~12 h
D.置于温室中的育苗盘应覆盖保鲜膜保湿,切忌打开保鲜膜造成杂菌污染
解析:置于温室中的育苗盘应覆盖保鲜膜保湿,并定期打开通气,D错误。
D
题型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6.(2024·七彩阳光联盟联考)家天竺葵具有驱蚊作用,科研人员通过组织培养对其进行快速繁殖。为探索家天竺葵组织培养中再分化的激素用量,参照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以0.05(mg·L-1)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梯度进行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Ⅰ阶段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需要光照
B.三个阶段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情况相同
C.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在原培养基中增减激素
D.诱导生根时生长素最高浓度组为0.5(mg·L-1)
解析:Ⅰ阶段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阶段,此阶段不需要光照,A错误;
Ⅰ、Ⅱ、Ⅲ 3个阶段基因选择性表达情况不同,B错误;
3个阶段使用的均是固体培养基,不能在原培养基中增减激素,只能更换不同的培养基,C错误;
香叶天竺葵组织培养诱导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0.4(mg·L-1),因为题中所述以0.05(mg·L-1)为梯度,共设5个浓度梯度,因此这5个浓度梯度依次为0.3(mg·L-1)、0.35(mg·L-1)、0.4(mg·L-1)、0.45(mg·L-1)和0.5(mg·L-1),D正确。
7.(2024·东城区高二期末)紫杉醇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科研人员采用图示方法提取紫杉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析:过程①为脱分化过程,需要调控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相当,才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A正确;
过程①②为生成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该过程不需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B错误;
过程②③得到的是细胞群,不需要再分化培养,即不需要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
单个细胞或组织器官经过脱分化、再分化,长成植物体才能体现全能性,①②③培养结果得到的是细胞群,没有长成植株,没有体现出红豆杉细胞具有全能性,D错误。
8.(2024·怀化高二期末)病毒侵染导致马铃薯产量下降,培育脱毒的马铃薯品种可提高其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对马铃薯苗成活率和脱毒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由图可知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
的适宜大小为0.12 mm
B.马铃薯茎尖细胞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
然后再分化形成脱毒苗
C.为了给愈伤组织细胞提供能量,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D.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蛋白质
解析:由图可知,用0.12 mm茎尖培育马铃薯苗成苗率太低,不适宜作外植体,A错误;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先将外植体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幼苗,B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既可以为愈伤组织细胞提供能量,又可以更好地调节渗透压,C正确;
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可用于检测病毒的蛋白质,以此监控脱毒苗的质量,D正确。
A.由图可知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0.12 mm
B.马铃薯茎尖细胞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脱毒苗
C.为了给愈伤组织细胞提供能量,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D.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病毒蛋白质
9.(2024·西城区高二期末)盾叶薯蓣根茎富含薯蓣皂素,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病等。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可快捷、大量地生产薯蓣皂素。下图是盾叶薯蓣愈伤组织生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不同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重
B.愈伤组织后期增重缓慢与营养减少和代谢废物积累有关
C.愈伤组织应在30天内传代,以保持其分裂能力和细胞活性
D.通过植物组培获得大量薯蓣植株,实现薯蓣皂素的工业化生产
解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相当时,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即不同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重,A正确;
由曲线可知,愈伤组织后期增重缓慢,其原因可能是培养液中营养减少,代谢废物积累增多,B正确;
由曲线可知,愈伤组织在30天内增重较快,说明其分裂能力和细胞活性都较高,C正确;
实现薯蓣皂素的工业化生产,不需要培养到植株,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D错误。
A.不同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增重
B.愈伤组织后期增重缓慢与营养减少和代谢废物积累有关
C.愈伤组织应在30天内传代,以保持其分裂能力和细胞活性
D.通过植物组培获得大量薯蓣植株,实现薯蓣皂素的工业化生产
10.如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C
A.人工种子的人工胚乳中含有体细胞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B.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粮食
C.人工种子中的体细胞胚由还未分化的细胞构成
D.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或发芽率低的问题
解析:人工胚乳含有体细胞胚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植物激素,A正确;
人工种子的体细胞胚由未分化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C错误;
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的问题,D正确。
11.烟薯-25是一种甜度大、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红薯。它是通过无性繁殖的作物,多代繁殖后病毒会在体内积累,导致含糖量不足,产量下降。大面积栽培时,一般都用脱病毒苗。下列有关脱病毒苗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病毒苗培育过程的原理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脱病毒苗培育过程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成分是相同的,但两个阶段光照条件不同
D.培育脱病毒苗应选用分生组织,因为所含的病毒少或不含病毒
C
解析:脱病毒苗的培育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脱病毒苗培育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B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中激素的成分不同,C错误;
由于分生组织细胞所含的病毒少或不含病毒,可用分生组织(如芽尖)的组织细胞对植物进行脱毒培养,获得脱病毒苗,D正确。
12.利用麦冬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为后期基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麦冬花药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及操作工具需进行灭菌处理,B错误;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植物激素能够人为地控制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故脱分化与再分化二者使用的培养基中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以及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用量及比例不同,C正确。
13.(2024·金华十校调研)利用植株组培获得辣椒素的途径如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①过程是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
B.②过程所用培养基通常需加入天然植物激素
C.③的后期通常需浇灌稀释的MS或其他营养液
D.图中①→④→⑤为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解析:①表示外植体的消毒和脱分化,A错误;
②(再分化)过程中需用适宜浓度和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但不一定是天然植物激素,也可用激素类似物,B错误;
③表示脱毒苗移栽培养,培养后期通常需浇灌稀释的MS或其他营养液,C正确;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是由愈伤组织表面形成胚状体,胚状体继续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故图中①→④→⑤不是体细胞胚发生途径,D错误。
A.①过程是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
B.②过程所用培养基通常需加入天然植物激素
C.③的后期通常需浇灌稀释的MS或其他营养液
D.图中①→④→⑤为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14.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在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之前,要打开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________,照射20~30 min;打开工作台的________,5~10 min后进入接种室操作。
(2)利用MS培养基配制成发芽培养基时,要在MS培养基中加入相应量的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__溶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有温度、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紫外灯
风机
6-BA
NAA
时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将带芽的菊花枝条剪成一定大小,在________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再用75%酒精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茎段进行消毒;发芽培养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条件。
洗涤灵
10%次氯酸钠(或0.1%氯化汞)
需要
解析:(1)在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之前,要打开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照射20~30 min;打开工作台的风机,5~10 min后进入接种室操作。
(2)利用MS培养基配制成发芽培养基时,要在MS培养基中加入相应量的6-BA溶液和NAA溶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影响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有温度、压力、时间等。
(3)将带芽的菊花枝条剪成一定大小,在洗涤灵稀释液中浸泡2 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再用75%酒精和10%次氯酸钠(或0.1%氯化汞)对茎段进行消毒;发芽培养时需要光照条件。
15.(2024·嘉兴高二期中)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在诱导丛状苗生根时,为提高生根效果,需适当减少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二是适当改变培养基的浓度。需减少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生根培养基的浓度比发芽培养基的________________。通常选择幼嫩的植物组织作为组培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壁薄;脱分化能力强;全能性易表现;受病菌侵害的概率小
(2)采用诱变育种方式对植物耐盐性状改良时,通常用一定强度的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因______________而易发生基因突变,组培培养基中需要添加________来筛选耐盐植株。
分裂能力强
NaCl
解析:(1)在诱导丛状苗生根时,为提高生根效果,需适当减少某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二是适当改变培养基的浓度。需减少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细胞分裂素类,且生根培养基的浓度比发芽培养基的小。通常选择幼嫩的植物组织作为组培材料,原因是幼嫩植物组织的细胞壁薄;脱分化能力强;全能性易表现;受病菌侵害的概率小。
(2)采用诱变育种方式对植物耐盐性状改良时,通常用一定强度的γ射线照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因分裂能力强而易发生基因突变,组培培养基中需要添加NaCl来筛选耐盐植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