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6年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人教版必修2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2016年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比教学设计一等奖人教版必修2地理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6 11: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必修2
课标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人地关系的核心知识,懂得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够归纳人类面临主要的环境问题,理解只有人地和谐——获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在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联系框图等图表,提高分析图表,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通过人地关系的理解,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人地关系的演变,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板书、学案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2016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上,昌江霸王岭的空气卖钱了。游客为什么愿意花钱买海南的空气? 聆听,思考 乡土事实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存在众多的环境问题
直面环境问题 有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1:环境问题列举出来。 在学案中尽可能多的把环境问题列举出来 通过列举交流,学生了解人类直面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教师ppt展示部分环境问题的图片。 观看图片,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 通过现实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过渡: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人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绍简单的人地关系。 学生聆听思考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解人地关系是归纳环境问题的前提和依据。
直面环境问题 如果大熊猫位于人类的位置,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满足这样的关系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他动物会不会引起环境问题呢?视频播放:澳大利亚的生物入侵导致的生态问题。教师ppt展示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图片。 学生观察思考 旨在换位思考。人类与其他动物都是环境的一员,数量过多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加上人类通过工具与科技改造自然的强度过大,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获取资源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引发生态问题;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 倾听、思考、理解 从人地关系入手,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获取和排放的强度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是归纳环境问题和走人地和谐之路依据。
环境问题的归类和分布差异 学生活动2:将自己列举的环境问题用连线进行归类。 学生归类,分享。 课堂知识运用,突破重点难点。
提问: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 学生归纳总结 回归教材,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总结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学生活动3:学生阅读教材,理清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总结人地关系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感悟走向人地和谐的必然性。 阅读教材,提取信息,总结归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历史演化特点。 回归教材,学生自主总结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特点。
总结 直面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聆听总结 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课堂思考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环境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交流探讨 回归生活,学习身边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