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节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第三节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5 11:09:11

文档简介

课时4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
课时概念剖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等,是植物针对环境信号做出改变局部生长方式的反应。(2)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
概念1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信号做出的生长反应
              
(阅读教材P117~118,完成填空)
1.向性运动的定义、方向与实例
2.根的正向重力性
(1)感受重力部位:    细胞。
(2)不对称生长部位:    细胞。
(3)信号分子:一般认为可能与    有关。
(4)根的正向重力性的解释
[辨正误]
(1)根中感受重力的细胞在根尖分生区。(  )
(2)向光性和向重力性都属于向性运动。(  )
(3)向光性和根的正向重力性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均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种子萌发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如果将幼苗横过来,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则弯曲向下生长,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上述根和茎生长方向的外界刺激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该幼苗横放在太空中的“天宫二号”内,它的根、茎可能会怎样生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解释植物根向重力性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的正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都能体现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有什么意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例1 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是引起弯曲生长的因素
D.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例2 根横放时,平衡石(一种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底部,刺激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Ca2+与特定蛋白质相结合,激活细胞底部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横放的根的下侧生长素浓度高于上侧,进而造成根向下弯曲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力、生长素、Ca2+都属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
B.重力信号通过平衡石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变成运输Ca2+和生长素的信号
C.倒伏玉米的根部细胞内平衡石影响生长素运输,抑制根部近地侧的生长
D.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增强
概念2 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
(阅读教材P119~120,完成填空)
1.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2.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辨正误]
(1)植物的开花与日照长度无关,而是需要一定时长的持续夜长。(  )
(2)春化作用中感受低温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茎尖。(  )
(3)接受光的照射时,光敏色素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
(4)植物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茎尖。(  )
1.(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多数种类属于短日植物,科学家为探究菊花感受光的部位,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开始前,先去掉菊花顶芽附近的叶片。
甲组:全株接受长日照处理,不开花。
乙组:全株接受短日照处理,开花。
丙组:叶接受短日照处理,顶端长日照处理,开花。
丁组:叶接受长日照处理,顶端短日照处理,不开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在正常情况下于国庆节前后开花,如果想要其在五一节前后开花,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说明了短日植物的感光部位在植物体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猜测,光敏色素可能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实验与探究情境)科学家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
组别 光照射处理方式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组1 红光 发芽
组2 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组3 红光→红外光→红光 发芽
组4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莴苣种子对红光的反应远比红外光敏感,如果经过红光和红外光处理后,将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而不是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会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科学研究发现,低温诱导可促进植物开花,该作用称为春化作用。经低温处理后,植物体内会出现一些新的蛋白质,其中有一种物质称为春化素(植物激素)。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 白菜等不经低温处理只长叶不开花,赤霉素(C19H22O6)能让植株抽苔开花。
资料2 冬小麦、燕麦经低温处理后体内赤霉素含量比未处理的多。
资料3 赤霉素处理的植株先长叶后开花,春化处理的植株边开花边长叶。
(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其中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与赤霉素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
赤霉素主要引起细胞的    生长,若水稻体内赤霉素含量过高,则易引发   病。
(2)植物对引起春化作用的低温具有较高的耐受力,主要是因为此时植物体内的    (填植物激素)含量相对较高所致。
(3)冬小麦经低温处理后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赤霉素与春化素是否为同一种物质?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例1 (2024·杭州及周边)科学家研究了某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可知该植物为短日植物
B.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暗期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
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若实验植物为长日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可使其延迟开花
“二看法”判断光照变化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例2 (2024·宁波期末)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该过程受到低温和光周期的双重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B.植物生长发育仅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C.光作为一种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②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③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调节的结果。
感悟真题
1.(2023·浙江6月选考,15)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2.(2023·广东卷,15)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3.(2022·辽宁卷,10)亚麻籽可以榨油,茎秆可以生产纤维。在亚麻生长季节,北方比南方日照时间长,亚麻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只有白天短于一定的时长才能开花。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但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下列在黑龙江省栽培亚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当使用烯效唑,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
B.适当使用赤霉素,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
C.适当使用赤霉素,以提高亚麻纤维产量
D.适当使用烯效唑,以提高亚麻籽产量
4.(2023·全国甲卷,2)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5.(2023·新课标卷,31节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    (答出1点即可),除了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还有    (答出2点即可)。
课时4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
概念1
自主建构
2.(1)根冠 (2)伸长区 (3)生长素 (4)内质网 钙泵 生长素泵 高 慢
辨正误
(1)× 提示:根中感受重力的细胞在根冠。
(2)√ 
(3)× 提示: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合作探究
(1)提示:重力。
(2)提示:根和茎很可能会继续横向生长 ,因为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
(3)提示:重力作用于水平放置的幼苗,导致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但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而远地侧的生长受到促进。
(4)提示:前者能,后者不能。
(5)提示:根向地生长,可以深入泥土,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可以将枝条伸向天空,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学以致用
例1 C [①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②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不明显,④中光照均匀,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①和②无法说明单侧光是引起燕麦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①和④无法说明引起燕麦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单侧光还是重力,A、B、D错误。]
例2 D [由题干信息可知,重力、生长素、Ca2+都能影响细胞生长,都属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平衡石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的改变,激活细胞底部的钙泵和生长素泵,说明重力信号通过平衡石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变成运输Ca2+和生长素的信号,B正确;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倒伏玉米的根近地侧积累较多的生长素,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故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根部近地侧的生长,C正确;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其释放Ca2+减少,不能激活足够的钙泵和生长素泵,故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减弱,D错误。]
概念2
自主建构
辨正误
(1)√ (2)√ (3)√
(4)× 提示:植物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叶片。
合作探究
1.(1)提示:短日照一段时间
(2)提示:实验结果说明了短日植物感光部位是植物的叶片。
(3)提示: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在叶等生长旺盛的部位比较丰富。
2.(1)提示: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红光则发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红外光,则不发芽。
(2)提示:莴苣种子会发芽,因为自然光包含红光和红外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敏感,因此在自然光照射下会发芽。
3.(1)提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伸长 恶苗
(2)提示:脱落酸
(3)提示:不是。①赤霉素处理的植株先长叶后开花,春化处理的植株边开花边长叶;②赤霉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春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学以致用
例1 D [实验结果显示,该植物开花需要一定时间的连续黑暗之后才能开花,因此该植物为短日植物,A正确;由图示后两组的实验条件可知,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暗期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B正确;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形成的适应性表现,C正确;若实验植物为长日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相当于打断了暗期,则可能会提早开花,D错误。]
例2 B [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A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错误;光作为一种信号,会影响植物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C正确;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D正确。]
感悟真题
1.B [结合题图甲、乙可知,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减少,抑制种子萌发,A错误;红光处理使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增加,推测红光处理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B正确;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红光处理的种子萌发早于赤霉素处理,且萌发率高于赤霉素处理,C错误;脱落酸的作用是维持种子休眠,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可能低于单独红光处理,D错误。]
2.A [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信号发生变化,光敏色素作为光信号的受体,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水仙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本身不传递光信号,B错误;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植物向光弯曲,水仙转入室内后,若给以单侧光,植物仍可以发生向光弯曲,C错误;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强度减弱,D错误。]
3.C [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而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因此用烯效唑处理亚麻植株,不能提高亚麻纤维产量,A错误;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但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而亚麻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因此用赤霉素处理亚麻植株,不能提高亚麻籽产量,B错误;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亚麻,可提高亚麻纤维的产量,C正确;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不能调节亚麻开花,因此用烯效唑处理亚麻,不能提高亚麻籽产量,D错误。]
4.D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A正确;植物激素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B正确;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C正确;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是催化剂,D错误。]
5.(1)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光敏色素 温度、重力
解析 (1)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植物能对光作出反应,是因为其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光敏色素,除了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共40张PPT)
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时4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
课时概念剖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和向重力性等,是植物针对环境信号做出改变局部生长方式的反应。(2)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
目录 CONTENTS
1.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信号做出的生长反应
2.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
3.感悟真题
自主建构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课时概念图
自主建构
(阅读教材P117~118,完成填空)
1.向性运动的定义、方向与实例
2.根的正向重力性
(1)感受重力部位:    细胞。
(2)不对称生长部位:    细胞。
(3)信号分子:一般认为可能与    有关。
根冠
伸长区
生长素
(4)根的正向重力性的解释
内质网
钙泵
生长素泵


×
[辨正误]
(1)根中感受重力的细胞在根尖分生区。( )
提示:根中感受重力的细胞在根冠。
(2)向光性和向重力性都属于向性运动。( )
(3)向光性和根的正向重力性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均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
提示: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种子萌发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如果将幼苗横过来,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则弯曲向下生长,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上述根和茎生长方向的外界刺激是什么?
提示:重力。
(2)如果将该幼苗横放在太空中的“天宫二号”内,它的根、茎可能会怎样生长?为什么?
提示:根和茎很可能会继续横向生长 ,因为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
(3)简单解释植物根向重力性出现的原因。
提示:重力作用于水平放置的幼苗,导致
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但根对
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而远地侧的生长受到促进。
(4)根的正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都能体现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吗?
提示:前者能,后者不能。
(5)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有什么意义吗?
提示:根向地生长,可以深入泥土,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背地生长,可以将枝条伸向天空,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 学以致用 】
C
例1 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是引起弯曲生长的因素
D.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解析:①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②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不明显,④中光照均匀,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①和②无法说明单侧光是引起燕麦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①和④无法说明引起燕麦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单侧光还是重力,A、B、D错误。
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是引起弯曲生长的因素
D.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
例2 根横放时,平衡石(一种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底部,刺激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Ca2+与特定蛋白质相结合,激活细胞底部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横放的根的下侧生长素浓度高于上侧,进而造成根向下弯曲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力、生长素、Ca2+都属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
B.重力信号通过平衡石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变成运输Ca2+和生长素的信号
C.倒伏玉米的根部细胞内平衡石影响生长素运输,抑制根部近地侧的生长
D.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增强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重力、生长素、Ca2+都能影响细胞生长,都属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A正确;
由题干信息可知,平衡石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的改变,激活细胞底部的钙泵和生长素泵,说明重力信号通过平衡石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变成运输Ca2+和生长素的信号,B正确;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倒伏玉米的根近地侧积累较多的生长素,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故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根部近地侧的生长,C正确;
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其释放Ca2+减少,不能激活足够的钙泵和生长素泵,故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减弱,D错误。
(阅读教材P119~120,完成填空)
1.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2.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辨正误]
(1)植物的开花与日照长度无关,而是需要一定时长的持续夜长。( )
(2)春化作用中感受低温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茎尖。( )
(3)接受光的照射时,光敏色素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
(4)植物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茎尖。( )
提示:植物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叶片。


×
1.(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多数种类属于短日植物,科学家为探究菊花感受光的部位,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开始前,先去掉菊花顶芽附近的叶片。
甲组:全株接受长日照处理,不开花。
乙组:全株接受短日照处理,开花。
丙组:叶接受短日照处理,顶端长日照处理,开花。
丁组:叶接受长日照处理,顶端短日照处理,不开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在正常情况下于国庆节前后开花,如果想要其在五一节前后开花,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短日照一段时间
(2)实验结果说明了短日植物的感光部位在植物体的哪一部分?
提示:实验结果说明了短日植物感光部位是植物的叶片。
(3)根据实验结果猜测,光敏色素可能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产生?
提示: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在叶等生长旺盛的部位比较丰富。
2.(科学实验与探究情境)科学家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
组别 光照射处理方式 发芽情况
对照组 无光照 不发芽
组1 红光 发芽
组2 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组3 红光→红外光→红光 发芽
组4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红光则发芽,最后一次光照是红外光,则不发芽。
(2)莴苣种子对红光的反应远比红外光敏感,如果经过红光和红外光处理后,将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而不是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会如何?
提示:莴苣种子会发芽,因为自然光包含红光和红外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敏感,因此在自然光照射下会发芽。
3.(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科学研究发现,低温诱导可促进植物开花,该作用称为春化作用。经低温处理后,植物体内会出现一些新的蛋白质,其中有一种物质称为春化素(植物激素)。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 白菜等不经低温处理只长叶不开花,赤霉素(C19H22O6)能让植株抽苔开花。
资料2 冬小麦、燕麦经低温处理后体内赤霉素含量比未处理的多。
资料3 赤霉素处理的植株先长叶后开花,春化处理的植株边开花边长叶。
(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其中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与赤霉素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
赤霉素主要引起细胞的  生长,若水稻体内赤霉素含量过高,则易引发   病。
提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伸长 恶苗
(2)植物对引起春化作用的低温具有较高的耐受力,主要是因为此时植物体内的    (填植物激素)含量相对较高所致。
提示:脱落酸
(3)冬小麦经低温处理后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赤霉素与春化素是否为同一种物质?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提示:不是。①赤霉素处理的植株先长叶后开花,春化处理的植株边开花边长叶;②赤霉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春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学以致用 】
D
例1 (2024·杭州及周边)科学家研究了某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可知该植物为短日植物
B.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暗期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
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若实验植物为长日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可使其延迟开花
解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植物开花需要一定时间的连续黑暗之后才能开花,因此该植物为短日植物,A正确;
由图示后两组的实验条件可知,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暗期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B正确;
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形成的适应性表现,C正确;
若实验植物为长日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相当于打断了暗期,则可能会提早开花,D错误。
A.由实验可知该植物为短日植物
B.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暗期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
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若实验植物为长日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可使其延迟开花
“二看法”判断光照变化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例2 (2024·宁波期末)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该过程受到低温和光周期的双重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B.植物生长发育仅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C.光作为一种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解析: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A正确;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错误;
光作为一种信号,会影响植物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C正确;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D正确。
B
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①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
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②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
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③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④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调节的结果。
B
1.(2023·浙江6月选考,15)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解析:结合题图甲、乙可知,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减少,抑制种子萌发,A错误;
红光处理使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增加,推测红光处理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B正确;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红光处理的种子萌发早于赤霉素处理,且萌发率高于赤霉素处理,C错误;
脱落酸的作用是维持种子休眠,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可能低于单独红光处理,D错误。
A
2.(2023·广东卷,15)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解析: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信号发生变化,光敏色素作为光信号的受体,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水仙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
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本身不传递光信号,B错误;
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植物向光弯曲,水仙转入室内后,若给以单侧光,植物仍可以发生向光弯曲,C错误;
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强度减弱,D错误。
C
3.(2022·辽宁卷,10)亚麻籽可以榨油,茎秆可以生产纤维。在亚麻生长季节,北方比南方日照时间长,亚麻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只有白天短于一定的时长才能开花。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但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下列在黑龙江省栽培亚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当使用烯效唑,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
B.适当使用赤霉素,以同时生产亚麻籽和亚麻纤维
C.适当使用赤霉素,以提高亚麻纤维产量
D.适当使用烯效唑,以提高亚麻籽产量
解析: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而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因此用烯效唑处理亚麻植株,不能提高亚麻纤维产量,A错误;
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伸长生长,但对亚麻成花没有影响,而亚麻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因此用赤霉素处理亚麻植株,不能提高亚麻籽产量,B错误;
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亚麻,可提高亚麻纤维的产量,C正确;
烯效唑可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不能调节亚麻开花,因此用烯效唑处理亚麻,不能提高亚麻籽产量,D错误。
D
4.(2023·全国甲卷,2)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解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A正确;
植物激素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B正确;
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C正确;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是催化剂,D错误。
5.(2023·新课标卷,31节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      (答出1点即可),除了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还有      (答出2点即可)。
DNA分子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光敏色素
温度、重力
解析:(1)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植物能对光作出反应,是因为其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光敏色素,除了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五章 课时精练20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答案P194
【对点强化】
概念1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信号做出的生长反应
1.下列有关植物向性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向性运动的产生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植物向性运动的产生原因是体内某种物质的含量或分布发生变化
将植物横放时,根和茎都会出现向重力弯曲生长的现象
长期放在窗台上的花会出现向光性
2.播种时随机摆放的种子萌发后,根和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现象,以下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重力只对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3.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由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淀粉体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
4.图甲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甲中的幼苗根尖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图甲中生长素浓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长快于a,c生长快于d
图乙可以判断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2 ppm
图乙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
概念2 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
5.(2024·衢温联盟)我国自古流传的民谚“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2021年秋,我省许多地区桂花开花却足足晚了一个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桂花和菊花应该属于短日植物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一般是茎尖
桂花开花可能与光周期和温度有关
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条件,可以使桂花分批开花
6.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
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7.(2024·湖州期末)植物开花过程与光、温度等环境信号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号,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
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植物激素的调节
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光照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8.(2024·杭嘉湖金调研)“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这段文字描述了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如黄瓜)的生命活动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唤醒沉睡的种子”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
“繁花缀满枝”过程中,调节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可能影响黄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
“瓜熟蒂落”过程中,黄瓜体内乙烯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脱落酸的含量则明显减少
“靠的是雨露阳光”过程中,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
【综合提升】
9.(2024·丽水质量监控)红光对植物体内SSU蛋白前体合成的促进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有活性的RP与SSU基因启动子结合后阻碍SSU基因的转录
在红光作用下,SSU基因以编码链为模板合成SSU mRNA
核糖体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动,合成SSU蛋白前体
红光通过影响RP蛋白的活性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
10.(2024·温州十校联考)CONSTANS(缩写为CO)基因是监测日照长度,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长日照条件下,植物韧皮部细胞中的CO蛋白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FT靠近转录起始的部位,从而激发基因FT表达出成花素,并可逆浓度梯度运输到茎顶端,促进植物开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此过程体现了信息的传递
成花素从韧皮部细胞运输到茎顶端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CO蛋白的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短日照处理可以提高植物CO基因的表达量并诱导其开花
11.(10分)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对照A、D实验可说明该植物属于________(填“长日”或“短日”)植物。
(2)(3分)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测试项目 结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叶、顶端) ①______
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叶、顶端) ②______
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叶、顶端) ③______
(3)(2分)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证明B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
第一步:切取一小段B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精练20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
1.C [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当植物横放时,根会向重力方向生长,茎会背重力方向生长,C错误。]
2.C [根的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A正确;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重力既对根产生影响,也对茎产生影响,C错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正确。]
3.D [“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细胞依靠“淀粉体”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刺激,A正确;植物细胞内的淀粉体感受重力信号的刺激,并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正确;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两重性,C正确;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D错误。]
4.C [极性运输主要是指生长素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从分生区到伸长区,A正确;在重力作用下,图甲中的根尖、茎尖处的生长素浓度a大于b,c大于d,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而茎不敏感,因此b生长快于a,c生长快于d,B正确;图乙所示实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为4~12 ppm范围内均为促进生根,由于浓度梯度较大,无法判断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C错误;图乙所示实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为16 ppm的生根量小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为4~12 ppm范围内促进生根,体现了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5.B [植物体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叶片,B错误。]
6.B [根据题图,光照时间长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等均会影响茎的伸长,各组限制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论,A错误;对比1组和2组的茎长,说明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确;对比1组和4组的茎长,说明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C错误;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D错误。]
7.B [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但是光敏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光合色素,A错误;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使植物体内产生不同的激素进行调节作用,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B正确;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植物的基因组进行调节,C错误;春化作用是指低温诱导植物开花,说明温度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错误。]
8.C [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据此可推测,“唤醒沉睡的种子”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增加,脱落酸的含量减少,即赤霉素与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A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据此可知,在“繁花缀满枝”过程中,调节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可能影响黄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B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即该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增多,C错误;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从而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D正确。]
9.D [有活性的RP与SSU基因启动子结合后促进SSU基因的转录,A错误;基因中的编码链不转录,而模板链才是合成RNA的模板,B错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短的翻译在后,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合成SSU蛋白前体,C错误;图中显示,在红光的作用下,RP蛋白由无活性状态变为有活性状态,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D正确。]
10.A [CO基因表达的CO蛋白,会促进FT基因表达出成花素,此过程体现了信息的传递,A正确;成花素从韧皮部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到茎顶端细胞,为主动转运,B错误;CO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加工场所,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在长日照条件下,植物体内相关基因表达,植物才会开花,D错误。]
11.(1)短日 (2)①叶 ②叶 ③顶端 (3)短日照可诱导植物的叶产生开花激素,进而影响开花 (4)将长日照条件下的植物枝条切口,再将经B植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 植株开花 将长日照条件下的另一株植物枝条切口,将没经过处理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 植株不开花(共22张PPT)
C
概念1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信号做出的生长反应
1.下列有关植物向性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向性运动的产生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植物向性运动的产生原因是体内某种物质的含量或分布发生变化
C.将植物横放时,根和茎都会出现向重力弯曲生长的现象
D.长期放在窗台上的花会出现向光性
解析: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当植物横放时,根会向重力方向生长,茎会背重力方向生长,C错误。
2.播种时随机摆放的种子萌发后,根和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现象,以下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C
A.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B.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重力只对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D.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解析:根的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A正确;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
重力既对根产生影响,也对茎产生影响,C错误;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正确。
3.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由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体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B.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
D
解析:“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细胞依靠“淀粉体”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刺激,A正确;
植物细胞内的淀粉体感受重力信号的刺激,并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正确;
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两重性,C正确;
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D错误。
4.图甲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图甲中的幼苗根尖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图甲中生长素浓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长快于a,c生长快于d
C.图乙可以判断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2 ppm
D.图乙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
解析:极性运输主要是指生长素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从分生区到伸长区,A正确;
在重力作用下,图甲中的根尖、茎尖处的生长素浓度a大于b,c大于d,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而茎不敏感,因此b生长快于a,c生长快于d,B正确;
图乙所示实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为4~12 ppm范围内均为促进生根,由于浓度梯度较大,无法判断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C错误;
图乙所示实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为
16 ppm的生根量小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为4~12 ppm范围内促进生根,体现了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A.图甲中的幼苗根尖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图甲中生长素浓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长快于a,c生长快于d
C.图乙可以判断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2 ppm
D.图乙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
概念2 植物的生殖受到光周期及温度的调控
5.(2024·衢温联盟)我国自古流传的民谚“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2021年秋,我省许多地区桂花开花却足足晚了一个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桂花和菊花应该属于短日植物
B.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一般是茎尖
C.桂花开花可能与光周期和温度有关
D.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条件,可以使桂花分批开花
解析:植物体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叶片,B错误。
B
6.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
B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
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解析:根据题图,光照时间长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等均会影响茎的伸长,各组限制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论,A错误;
对比1组和2组的茎长,说明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确;对比1组和4组的茎长,说明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C错误;
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D错误。
7.(2024·湖州期末)植物开花过程与光、温度等环境信号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号,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
B.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C.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植物激素的调节
D.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光照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B
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但是光敏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光合色素,A错误;
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使植物体内产生不同的激素进行调节作用,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B正确;
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植物的基因组进行调节,C错误;
春化作用是指低温诱导植物开花,说明温度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错误。
8.(2024·杭嘉湖金调研)“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这段文字描述了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如黄瓜)的生命活动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唤醒沉睡的种子”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
B.“繁花缀满枝”过程中,调节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可能影响黄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
C.“瓜熟蒂落”过程中,黄瓜体内乙烯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脱落酸的含量则明显减少
D.“靠的是雨露阳光”过程中,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
C
解析: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据此可推测,“唤醒沉睡的种子”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增加,脱落酸的含量减少,即赤霉素与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A正确;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据此可知,在“繁花缀满枝”过程中,调节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可能影响黄瓜雌花和雄花的比例,B正确;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即该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增多,C错误;
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从而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D正确。
9.(2024·丽水质量监控)红光对植物体内SSU蛋白前体合成的促进机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有活性的RP与SSU基因启动子结合后阻碍SSU基因的转录
B.在红光作用下,SSU基因以编码链为模板合成SSU mRNA
C.核糖体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动,合成SSU蛋白前体
D.红光通过影响RP蛋白的活性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
解析:有活性的RP与SSU基因启动子结合后促进SSU基因的转录,A错误;
基因中的编码链不转录,而模板链才是合成RNA的模板,B错误;
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短的翻译在后,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合成SSU蛋白前体,C错误;
图中显示,在红光的作用下,RP蛋白由无活性状态变为有活性状态,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D正确。
A.有活性的RP与SSU基因启动子结合后阻碍SSU基因的转录
B.在红光作用下,SSU基因以编码链为模板合成SSU mRNA
C.核糖体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动,合成SSU蛋白前体
D.红光通过影响RP蛋白的活性进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
10.(2024·温州十校联考)CONSTANS(缩写为CO)基因是监测日照长度,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长日照条件下,植物韧皮部细胞中的CO蛋白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FT靠近转录起始的部位,从而激发基因FT表达出成花素,并可逆浓度梯度运输到茎顶端,促进植物开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体现了信息的传递
B.成花素从韧皮部细胞运输到茎顶端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
C.CO蛋白的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短日照处理可以提高植物CO基因的表达量并诱导其开花
A
解析:CO基因表达的CO蛋白,会促进FT基因表达出成花素,此过程体现了信息的传递,A正确;
成花素从韧皮部细胞逆浓度梯度运输到茎顶端细胞,为主动转运,B错误;
CO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加工场所,C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在长日照条件下,植物体内相关基因表达,植物才会开花,D错误。
11.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A、D实验可说明该植物属于    (填“长日”或“短日”)植物。
(2)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测试项目 结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叶、顶端) ①______  
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叶、顶端) ②______
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叶、顶端) ③______
(3)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短日


顶端
短日照可诱导植物的叶产生开花激素,
进而影响开花
(4)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证明B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
第一步:切取一小段B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
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将长日照条件下的植物枝条切口,再将经B植株处理过的琼脂
块放在切口上
植株开花
将长日照条件下的另一株植物枝条切口,将没经过处理的琼脂
块放在切口上
植株不开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