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习题
一、填空题
1、地球上原是生命形成的时间大约是( )
A、36亿年前 B、46亿年前 C、400多万年前 D、50亿年前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球形成初期的现象的是( )
A、熔岩横流 B、火山喷发 C、风雨交加 D、电闪雷鸣
3、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4、下面的推测中缺乏证据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命起源于外星空间
C、生命是上帝创造的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5、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二、填空题
1、原始大气中的气体在雷电、射线等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最终汇集到 中,逐渐形成了 。
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是地球上的 。
三、问答题
1、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2、简单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 5、C
二、填空题
1、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
2、闪电
三、问答题
1、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是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2、提示: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绘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理解说明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过程:
导入:
现在的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可是在地球诞生之处,生物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命的起源是怎样的。
新授:
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
1、了解原始地球的环境: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和阅读来回答
(1)观察课本标题旁的图片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让学生描述原始地球的地貌,生命存在情况。
2、对比:了解现在空气的气体成分
对比原始大气中的气体成分
强调: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
引导学生讨论:现在的生物能否生活在原始地球?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
1、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的材料,找出生命起源的过程。
2、第一步: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从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
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3、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1)读图:米勒实验
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模拟原始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氢气等。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了解米勒实验是验证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时间:5分钟
(2)了解:米勒实验被认为是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让学生理解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诞生地。
从原始海洋和现在海洋的不同点,来说明现代海洋是不可能再诞生原始生命的。
三、引导学生看教材第五页最下面一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我国科学工作者生命物质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2、这些研究成果支持了化学进化学说的哪个阶段?
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总结
原始地球
火山爆发 第一步 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 有机大分子
原始大气 第三步
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