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课件18PPT+教案+习题+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课件18PPT+教案+习题+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28 17:42:46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习题
一、选择题
1、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其周围对生物有影响的( )
A、非生物因素 B、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C、一切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D、以上都不是
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土壤 等非生物因素
C、 A与B的总和 D、 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寄生
4、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狐狸与野兔 B、工蜂与蜂王
C、水稻与稗草 D、跳蚤与小狗
5、下列对非生物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非生物因素,它们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B、绿色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而动物和人又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的。所以阳光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C、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温度超过最高或最低限度时,生物就会受到伤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所以温度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D、水是非生物因素,但陆生植物对水的依赖性就很小。
二、问答题
1、七年级的小许买了两盆仙人掌,大家都说仙人掌适应能力很强,他很好奇,想知道影响它生存的条件是什么。于是他把这两盆植物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对A花盆几乎不浇水,而对B花盆每天晚上浇一次水。两周后,发现B花盆内的仙人掌开始腐烂,取出一看,根全烂了。请你分析:
(1)这个实验说明影响仙人掌生存的因素是什么?
(2)这个实验中A 花盆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5、D
二、问答题
1、(1)水分
(2)对照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制约和联系。
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物的生存依赖着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举例说出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中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
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或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生:同学1: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同学2: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同学3: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 师:很好,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吗? 生:水、温度和光。 师:不错。(同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但注意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开写,这样便于学生在后面归纳)。利用板书和同学们共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二、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观察图片资料,指导学生分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总结:
光: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活,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
阳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阳光能够影响动物的体色。例如,大多数鱼身体背面的颜色较深,腹面浅淡,这就与阳光的照射有关系。光照还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蚜虫培养在连续无光照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没有翅;把蚜虫培养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有翅。
温度:地球上温度变化的幅度极大,但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却很窄。过热或过冷,都会使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使生物死亡。以动物为例,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 ℃的温度范围内,如果环境温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很多动物就难以生存了。温度还与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对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也有影响。
水: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在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高达90%以上。动物体的含水量也大致相似,例如,鱼的含水量为70%,人体的含水量,初生婴儿为72%,成人为65%。
讨论:自然界的生物主要受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会,以它为食物来源的动物和人类就会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空气,植物、动物与人类就不能呼吸。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果缺少水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都会死亡。每一种生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活,超过这个温度范围都不能生存。
三、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讨论一种生物和另一种生物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生物的影响,在这些生物中,既有同种的,也有不同种的。因此,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生物在种内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的现象是常见的。例如,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同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场所或其他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例如,有些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时期,往往为了争夺雌性个体而与同种的雄性个体进行斗争。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寄生、竞争、捕食,等等。
生物界中寄生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人体和其他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人体和其他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等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等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竞争。竞争的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例如,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d,其中的一种生长正常,另一种却全部死亡。捕食关系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如,杜鹃捕食昆虫,狼捕食野兔,等等。
四、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设计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设疑:我们之前提到的这些非生物因素都是凭生活经验推测的,这些条件是不是植物生存必需的呢?如果缺少某种条件,植物还能健壮生长吗? 让我们选取其中的两个因素——光照和水分,来验证一下。 探究实验: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选择实验:(以下3组实验,请各组任选一组实验进行设计) 1、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2、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3、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教师指导、巡视
各小组按要求讨论并尝试制定实验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明确探究实验目的和要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水平,将实验设计的难度分成两个层次,使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设计成果展示,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注意强调:
选取的几株植物长势要大致相同;
实验注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其中有一盆植物要满足所需条件用来做对照;
实验组:每盆植物人为改变的因素只能选一个(单一变量);
多组重复。推选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答辩。
学生设计成果展示
各组通过全班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同时修正实验计划,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
延伸
假如我们还要探究第三个因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你怎样设计实验?课后思考,加入第三个因素,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
教学反思
“做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安排了观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
为了保证第一次实验探究活动的成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指导。可提供一些植物的种植资料。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组织单一因素、多组重复探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