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理解生物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能量流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及应用,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输入、传递、散失 的过程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ppt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
学生进行
“问题探讨”:《孤岛生存》
?
?
1假设你像电影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的兴趣很高,他们的答案有选A的也有选B的,但多数学生选B。
讲述:合理答案到底是A还是B呢,我想我们学了这节课后自然能见分晓。
引出新课: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建构能量流动的概念。
阅读课本,
小组合作,
分析思考,
回答问题。
?
多媒体播放课本图6.2-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解,并提出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能量是怎样进入植物体的?
3、能量沿什么样的途径流动?
4、能量流动的去向是哪些?
5、观察箭头的方向和粗细,分析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些问题的小组分析、讨论,使“能量流动”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深入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草与兔两者之间能量的关系讨论能量流动的途径。
展示: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并重点讨论:
(1)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如何传递和散失的?
(2)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
?
练习用口头语言表达的方式,叙述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全过程,着重阐述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传递、散失几个环节。
根据1—4个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的概念
?达成本节教学目标。
学习“思考与讨论“的素材,并进行交流。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如太阳能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在这些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提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很大部分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的形式散失。散失出去的热能是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
引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示意图
认同能量守恒定律。
学生阅读,讨论完成教师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从前面关于能量流动过程的阐述,可以对能量的流动方向以及能量在数量上的变化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那么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否进行定量分析呢?
展示:课本图6.2-8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示意图图解。
提出问题:
(1)计算上述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占生产者所固定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第二营养级流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2)流入某个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向后一个营养级?
(3)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小结: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的能量数值,按照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则可形成“能量金字塔”,引出:能量金字塔。
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请学生总结归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思考回答问题。
展示:能量金字塔。多媒体演示课本图6.2-9
提出问题:
什么叫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思考回答。
提出问题:
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解释1、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2、为什么一山容不得二虎?
这2个问题可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的认识。
阅读课本,学生讨论,交流。
回顾:“问题探讨”中的素材,
学习了刚才的内容,请同学们再回到《孤岛生存》的问题上,那么你会再选择哪种策略?
学生一致回答:A
问: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能不能 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
不能,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 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量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引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讲述: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思考题:现代化生态农村的建设,如何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秸杆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 联系济南每年小麦成熟季节出现的狼烟四起的现象,让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学会利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了解生态农业的优越性主要在于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
总结: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殖后代,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
?
板书设计:
第3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一课时)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三、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课件24张PPT。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假设你像电影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一课时) 观察图片?观察图片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能量是怎样进入植物体的?
3、能量沿什么样的途径流动?
4、能量流动的去向是哪些?
5、观察箭头的方向和粗细,分析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探究:太阳能光合作用食物链a 呼吸作用 b沿食物链传递 c被分解者利用能量流动的概念:总结: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能量是怎样进入植物体的?
3、能量沿什么样的途径流动?
4、能量流动的去向是哪些?
5、观察箭头的方向和粗细,分析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探究:太阳能光合作用食物链a 呼吸作用 b沿食物链传递 c被分解者利用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分析能量传递的效率?
怎样计算?能量金字塔多少能
量低高营
养
级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率: 10%~20%
不能 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问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能利用规律能量流动的应用: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思维训练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
A.草类 鼠 鹰
B.草类 鼠 蛇 鹰
C.草类 蝗虫 青蛙 蛇 鹰
D.草类 昆虫 蜘蛛 青蛙 蛇 鹰
案例回顾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秸秆还田秸秆作为青饲料能量流动的应用: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能量流动的应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能量流动的应用: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能量流动的源头:太阳能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
能量流动 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逐级递减
(传递率为10%~20% )
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研究的目的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课堂小结1.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能正确反映能量流动特点的是:
ABC2.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数量将依次: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稍增加D3.思维训练如D鱼体重增加1kg,
至少需C小鱼 ? kg 5 能量流动的源头:太阳能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
能量流动 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逐级递减
(传递率为10%~20% )
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研究的目的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板书设计:知识检测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