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克隆技术》习题
一、选择题
1、克隆羊多莉,是将白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后经一系列培育而成。试根据遗传原理分析多莉的毛色应是( )
A、黑 B、白 C、黑白相间 D、不能确定
2、“多莉”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那么它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 )
A、供卵细胞母羊 B、代孕母羊
C、供核母羊 D、无核卵细胞
3、“试管婴儿”和“克隆羊”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体性状
B、都是细胞水平的操作,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产生变异
4、克隆的实质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营养繁殖 D、组织培养
5、产生克隆羊多利的细胞核来自( )
A、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生殖细胞 D、其他细胞
6、将黑鼠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灰鼠的去核饿卵内,在体外发育成胚胎,再植入白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所产下的小鼠颜色是( )
A、黑色 B、灰色 C、白色 D、黑白相间
二、填空题
1、克隆羊多莉诞生的过程是这样的:科学家先将A羊卵细胞的细胞核抽出,再将B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抽出,注入到A羊无核卵细胞中,这样就得到具有B羊细胞核的卵细胞,这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小小的胚胎,再将这个胚胎移入C羊的子宫内,让它继续发育。一段时间以后,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羊就出生了,这就是多莉。根据上述过程回答:
(1)C羊是多莉的母亲吗? ___________。
(2)多莉的多数特征像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B 2、C 3、B 4、B 5、A 6、A
填空题
(1)不是
(2)B羊
(3)细胞核中
《第二节 克隆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克隆技术的是指及应用。
2、概述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3、分析克隆技术与伦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3分钟
(课件展示)出示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的图片:
提问:1.上述各图片分别描述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2.这些植物的繁殖方法同属于那种繁殖方式?
学生思考并回答:A:扦插,B:嫁接,C:压条,D:组织培养;
无性生殖。因为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他们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5分钟
过渡语:上面我们看的都是植物的无性繁殖,那么动物能进行无性繁殖吗?(课件展示)多利羊的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1.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总结,导入本节课题——克隆技术
学生回答:它是克隆出来的。
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和准备,对于第2个问题应该能说出来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答案。然后是再总结一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的欲望。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14分钟
过渡语:我们现在就来具体的学习一下有关“多利”诞生的知识:(教师板书第一个问题)——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习题。
一、克隆的概念
生物体的产生没有经过 的结合,属于 ,它们与原来生物体的 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
二、克隆技术的应用:植物的 、组织培养、动物“多利”羊的诞生。
三、克隆技术与伦理:克隆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共同遵守 的基本原则,理性地开发和利用克隆技术,不能克隆人。
学生对照生上述问题,查阅课本,找答案,这个时候,教师不必在教室来回走动,以免打扰学生的思路。
4分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答案。
过渡语:对于克隆的基本概念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通过三道练习来看一下,学习的效果如何:
对照课本找答案:
两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
扦插、嫁接、压条
社会伦理
对答案,并针对个人情况,对一些问题进行强化记忆。
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0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7-98页的“分析与讨论”中关于“多利”培育过程的资料,结合下图列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该实验中选用了几只母羊? 。
实验时,维尔穆特选用不同品种的绵羊的目的是什么?
“多利”的大多数性状像 。这说明了什么? 。
与普通绵羊相比,多利的产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5)有人说:“这几只母羊都不是‘多利’生物学上的母亲。”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不少学生完成对于上面的最后一个小题,会有难度,这种情况下,找成绩较好的同学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答案,最后教师在对其进行补充和归纳:A羊是细胞质母亲,B羊是基因母亲,C羊是生与母亲。没有一个是生物学生的母亲(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卵细胞——细胞质及一半的遗传物质)
对于上面的问题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图中过程1和过程2的操作方法在生物学上分别被称为: 此处,可以给学生留一两分钟的思考时间,但主要还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放给学生去讨论,去自行解决的。
学习小结: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提高。
学生思考、书写答案:
三只
作对照,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与白脸绵羊相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多利是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有一个亲本的遗传特性,其性状与亲本一样。
(5)A羊是细胞质母亲,B羊是基因母亲,C羊是生与母亲。
答案:
细胞核移植、
胚胎移植
小组成员间有效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建构知识和提高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为完成这一过程,我与教七年级的计算机教师配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针对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小组角色定位后的组织者组织同学围在一起对自主探究后的问题成果进行交流。我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目的是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丰富,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成果时,积极踊跃,为使小组在竞争中取胜,小组成员共商成果展示形式。
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克隆技术的利】
1.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2.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3.克隆技术与医学
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问题是,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合算?
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医学方面,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等等。
【克隆技术的弊】
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生出的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动物的残废率相当高并伴有早衰现象等。此外,克隆技术(尤其是人胚胎方面的应用)对伦理道德的冲击和公众对此的强烈反应也限制了克隆技术的应用。但几年来克隆技术的发展表明,世界各科技大国都不甘落后,谁也没有放弃克隆技术研究。
世界最新型药物蛋白转基因克隆奶牛降生
新华网石家庄04年6月22日电(记者张洪河)一头毛色光亮的黑白花克隆犊牛19日在河北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花奶牛场降生。从外表看,这头犊牛与普通奶牛并无什么差别,但其体内却导入了世界最新型的药物蛋白转基因。它的成功降生,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克隆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头犊牛的“代孕母亲”是一头鲁西黄牛,于去年9月19日被植入转基因克隆胚胎,今年6月19日是它的预产期。为避免发生难产等意外情况,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果断决定对其实行剖腹产手术。当日上午9时59分,犊牛被主刀兽医拎出母体。10时10分,犊牛发出“哞哞”的叫声。到13时40分,犊牛已能独自站立,并正常进食。
基因克隆技术的成功应用,将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前景开拓得更为光明。如果有人告诉你:不久的将来,得了病,不用打针吃药,而是喝牛奶就行了,你也许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这头犊牛的成功降生,将这种设想变为可能。这头转基因克隆牛,就是把世界最新型的药物蛋白基因导入牛的基因组内,将克隆细胞培育成胚胎后,植入“代孕母亲”的子宫内。这头牛长大产奶后,牛奶中就含有某种药物抗原体,可以用来防治相应的疾病。因此,有人称转基因克隆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药”,是未来的“药物工厂”。
转基因克隆技术是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和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合作。自2001年9月芦台新花奶牛场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实验基地后,已有8头克隆牛在这里降生。到今年底,这里还将有6头转基因奶牛出生。
课件4张PPT。克隆技术应用1:
快速培育优良品质
的作物和家畜品种克隆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一只奶中含治疗血友病药物原料的转基因羊,一家公司以50万英镑的高价买去。如果利用体细胞大批复制这只羊,就可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克隆技术应用2:
制造基因工程药物克隆技术应用3
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