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保护土壤(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精品课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6 保护土壤(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精品课堂(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4:46: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保护土壤
分层练习
1.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两个具有一端开口的容器,分别标记为容器A与容器B。随后,在这两个容器内部,利用松散的泥土堆砌形成坡度均为30°的斜坡模型。
②在容器B的斜坡模型表层,铺设一层草皮材料。
③将一个空置的容器放置于该装置下方(在图示中此容器未予展示),并利用洒水壶在斜坡模型的上方进行浇灌作业。
④对实验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并准确记录所得的各项数据。
(1)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与实验中B组的结果进行对比;  。
(2)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水土流失的情况  。
(3)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346毫米),你认为  林地  的地表最有利于防止荒漠化。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量(千克/亩) 4 6.2 238 450
(4)为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请你提出合建议: 植树种草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与实验中B组的结果进行对比;
(2)水土流失的情况;
(3)林地;
(4)植树种草。
【解答】解:(1)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与实验中B组的结果进行对比。
(2)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主要是水土流失的情况。这包括观察水流冲刷斜坡模型时泥土的流失量、流失速度以及流失的泥土在容器中的堆积情况等。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现象,可以对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3)分析图表可知,林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最轻微,最有利于防止荒漠化。
(4)要重视保护水土,植树种草,绿化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能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系统,要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故答案为:
(1)与实验中B组的结果进行对比;
(2)水土流失的情况;
(3)林地;
(4)植树种草。
2.土壤中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逐渐萌发,胚芽在出土前将逐渐 向上  (选填“向上”或“向 下”)生长,其内部的有机物含量将逐渐 减少  .所以农业生产中种子埋植的深度应适宜.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萌发.经过一系列生长过程,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随后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其内部的有机物含量将逐渐减少,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所以农业生产中种子埋植的深度要适宜.
故答案为:向上;减少
3.举例说明人们在利用土壤过程中使土壤得到改善。
【答案】有计划地轮作换茬;收获后翻土壤等。
【解答】解:有计划地轮作换茬,合理安排不同植物,并尽量考虑不同植物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使土壤得到改善;收获后翻土壤,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至与表土充分混匀,使土壤得到改善。
故答案为:
有计划地轮作换茬;收获后翻土壤等。
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
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保护好地球上的土壤。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中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大量使用化肥
D.实行稻草还田
【答案】D
【解答】解:A、地膜是一种难降解的塑料,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中会造成土壤污染,不合题意;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污染,不合题意;
C、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不合题意;
D、实行稻草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的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5.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答案】B
【解答】解: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污染了土壤,不利于保护土壤,错误;
B、实行稻草还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保护土壤,正确;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污染了土壤,不利于保护土壤,错误;
D、大量施用化肥,污染了土壤,不利于保护土壤,错误;
故选:B。
6.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土壤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焚烧废弃垃圾 B.分类回收垃圾
C.积极植树造林 D.合理使用农药
【答案】A
【解答】解: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合理使用农药,分类回收垃圾,积极植树造林等,在土里焚烧废弃垃是破坏土壤的行为。
故选:A。
7.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实行稻草还田
D.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答案】C
【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保护土壤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不利于保护土壤
C、实行稻草还田有利于保护土壤
D、将废弃农田地膜埋入土壤中不利于保护土壤
故选:C。
8.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
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
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答案】B
【解答】解: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环境,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会污染环境,造成土壤污染;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小华、小英、小美、小明进行“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情况与结果。
姓名实验编号 变量 小美 小华 小英 小明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水的流量 大 小 大 小 小 小 小 小
土壤坡度 小 小 大 大 小 小 大 小
有无植物 无 无 无 有 无 有 无 无
结果 土壤被侵蚀情况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小美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
A.水的流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B.土壤坡度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C.有无植物生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D.土壤种类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答案】A
【解答】解: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小美设计的甲乙两组实验对照,实验变量是水的流量的大小,其它条件均相同,因此小美要探究的是水的流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而小华、小英、小明三者设计的实验均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故选:A。
10.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
B.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实行稻草还田
D.将废旧电池深埋于土壤中
【答案】C
【解答】解:A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易造成土壤的污染,不利于保护土壤。
C、实行稻草还田,使土壤变得肥沃,有利于保护土壤。
D、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因此将废旧电池填埋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不利于保护土壤。
故选:C。
11.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实行秸秆还田
B.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C.灌溉农田采用大水漫灌
D.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答案】A
【解答】解:实行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护土壤,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灌溉农田会浪费水资源,将垃圾分类回收后进行填埋处理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答案】D
【解答】解:A、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加强这些企业的污染处理,A错误;
B、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肥料对农业的生长作用很大,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错误;
C、禁止使用农用地膜,地膜使用对农业有着巨大的作用,要注意废弃地膜的处理,但不能禁止,C错误;
D、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有利于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措施合理,D正确。
故选:D。
1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可能造成广泛的土壤污染的是(  )
A.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作肥料
B.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回收
C.综合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的用量
D.合理施用化肥
【答案】B
【解答】解:塑料地膜属于塑料制品,在土壤中不易被自行降解,会使得土壤板结、通气性变差,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也会进入土壤,所以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回收会造成土壤污染,B符合题意。
故选:B。
14.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
A.农药 B.化肥 C.枯草 D.病菌
【答案】C
【解答】解:A、农药会造成土壤的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化肥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枯草不会造成土壤污染,C符合题意;
D、病菌会造成土壤的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能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是(  )
A.城市发展尽量少占用农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D
【解答】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我国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城市发展尽量少占用农田;植树造林,退耕还草;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上措施都能有效保护土壤。
故选:D。
16.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斜坡模型;
②在B容器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A组斜坡不做处理;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的  植被  。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写2项)  洒水的水流大小  、 洒水的高度  。
(3)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
【答案】(1)植被;
(2)洒水的水流大小、洒水的高度;
(3)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解答】解:(1)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中植被。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洒水壶在同样的高度,洒水的水流一样大。
(3)观察并记录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故答案为:
(1)植被;
(2)洒水的水流大小、洒水的高度;
(3)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17.为了研究管道中水流动快慢与管道倾角的关系,某科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进行实验。
①将软管A端与水龙头连接,在软管B端与管道接触处放置泡沫粒,调节管道倾角为10°。调节水龙头使水流速最大时,让水流冲击B端泡沫粒,记录泡沫粒经过长度为60厘米管道到达水槽所用的时间。重复3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②改变管道倾角,使其分别为20°、30°,重复步骤①。
③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管道倾角 流经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1 10° 4.0 4.1 3.9 4.0
2 20° 2.5 2.4 2.4 2.43
3 30° 1.3 1.4 1.4 1.37
(1)该实验是通过  水的流经时间  来比较水流的快慢。
(2)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管道倾角越大,管道中水流动越快  。
(3)据研究发现,水流速度越大,对土壤的侵蚀力度就越大。请结合实验数据判断下列图中哪个地区土壤侵蚀最严重  A  。
【答案】(1)水的流经时间
(2)管道倾角越大,管道中水流动越快
(3)A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流的流经距离相同时,用的时间不同,故该实验是通过测量水的流经时间来比较水流快慢的;
(2)在实验中,水流的流经距离是相同的,都为60cm,在前三次实验中,管道倾角越大,管道中水流动用时越少,由此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管道倾角越大,管道中水流动越快。
(3)由实验结论可知,在降水量越大,坡度较大且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水流速度越大,其土壤被侵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下列图中A地区与BC地区相比,ABC地区降水量相同,但是A地区倾角最大,植被覆盖率低,所以A土壤侵蚀最严重;A地区与D地区相比,水平倾角相同,但是A地区A地区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低,所以A土壤侵蚀最严重。
故答案为:(1)水的流经时间
(2)管道倾角越大,管道中水流动越快
(3)A
18.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滥砍乱伐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某校科学小组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
实验探究一: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如图2所示。
请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由实验探究一得到的结论是  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
(2)实验探究二中,控制A、B、C三组实验坡度大小、流水冲刷量等保持一致的原因是  在相同条件下做实验  。三组中水土流失最少的是  C  组。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
【答案】(1)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2)在相同条件下做实验;C;
(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解答】解:(1)由实验探究一得到的结论是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2)实验探究二中,控制A、B、C三组实验坡度大小、流水冲刷量等保持一致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做实验。读图可知,三组中水土流失最少的是C组。由此可知,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不严重;地表植被稀疏,地表土壤缺乏植被保护,易被流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故答案为:
(1)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2)在相同条件下做实验;C;
(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保护土壤
分层练习
1.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两个具有一端开口的容器,分别标记为容器A与容器B。随后,在这两个容器内部,利用松散的泥土堆砌形成坡度均为30°的斜坡模型。
②在容器B的斜坡模型表层,铺设一层草皮材料。
③将一个空置的容器放置于该装置下方(在图示中此容器未予展示),并利用洒水壶在斜坡模型的上方进行浇灌作业。
④对实验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并准确记录所得的各项数据。
(1)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     。
(2)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
(3)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346毫米),你认为     的地表最有利于防止荒漠化。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量(千克/亩) 4 6.2 238 450
(4)为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请你提出合建议:    。(答出一条即可)
2.土壤中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逐渐萌发,胚芽在出土前将逐渐    (选填“向上”或“向 下”)生长,其内部的有机物含量将逐渐    .所以农业生产中种子埋植的深度应适宜.
3.举例说明人们在利用土壤过程中使土壤得到改善。
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
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保护好地球上的土壤。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中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大量使用化肥
D.实行稻草还田
5.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实行稻草还田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大量施用化肥
6.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土壤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焚烧废弃垃圾 B.分类回收垃圾
C.积极植树造林 D.合理使用农药
7.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
B.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实行稻草还田
D.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8.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
C.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
D.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9.小华、小英、小美、小明进行“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情况与结果。
姓名实验编号 变量 小美 小华 小英 小明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水的流量 大 小 大 小 小 小 小 小
土壤坡度 小 小 大 大 小 小 大 小
有无植物 无 无 无 有 无 有 无 无
结果 土壤被侵蚀情况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小美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
A.水的流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B.土壤坡度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C.有无植物生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D.土壤种类不同,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0.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大量使用农药
B.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实行稻草还田
D.将废旧电池深埋于土壤中
11.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实行秸秆还田
B.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C.灌溉农田采用大水漫灌
D.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12.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1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可能造成广泛的土壤污染的是(  )
A.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作肥料
B.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回收
C.综合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的用量
D.合理施用化肥
14.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
A.农药 B.化肥 C.枯草 D.病菌
15.下列能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是(  )
A.城市发展尽量少占用农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6.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斜坡模型;
②在B容器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A组斜坡不做处理;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的     。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写2项)     、    。
(3)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
17.为了研究管道中水流动快慢与管道倾角的关系,某科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进行实验。
①将软管A端与水龙头连接,在软管B端与管道接触处放置泡沫粒,调节管道倾角为10°。调节水龙头使水流速最大时,让水流冲击B端泡沫粒,记录泡沫粒经过长度为60厘米管道到达水槽所用的时间。重复3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②改变管道倾角,使其分别为20°、30°,重复步骤①。
③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管道倾角 流经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1 10° 4.0 4.1 3.9 4.0
2 20° 2.5 2.4 2.4 2.43
3 30° 1.3 1.4 1.4 1.37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比较水流的快慢。
(2)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据研究发现,水流速度越大,对土壤的侵蚀力度就越大。请结合实验数据判断下列图中哪个地区土壤侵蚀最严重     。
18.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滥砍乱伐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某校科学小组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展课题研究。
实验探究一: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如图2所示。
请根据其研究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由实验探究一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探究二中,控制A、B、C三组实验坡度大小、流水冲刷量等保持一致的原因是     。三组中水土流失最少的是     组。
(3)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