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2.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重难点)
3.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情 境 导 入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图片欣赏、问题导入
小明随父亲到饭店去吃饭,有一道菜是“清炒田鸡”,小明问:“田鸡是什么动物呀 ”小明父亲回答是青蛙。
饭店这么做菜违法吗 若违法,是违反了什么法
新 课 探 究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任务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渡渡鸟灭绝于1681年
大海雀灭绝于1844年
北美旅鸽灭绝于1914年
活动1:观察与思考
新课探究
普氏野马,野生种群于20世纪中叶灭绝
活动1:观察与思考
袋狼灭绝于1936年
造成上述生物灭绝或种群灭绝的因素有哪些?
新课探究
阅读教材86~88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_____的速度大大加快。
灭绝
活动2:知识概括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有1万~2万个物种灭绝。
新课探究
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主要原因:_______的破坏和丧失。
活动2:知识概括
栖息地
新课探究
城市化造成动植物栖息地破坏
活动2:知识概括
酸雨导致树木死亡
新课探究
乱捕滥杀
活动2:知识概括
(2)乱采滥伐和乱捕滥杀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威胁。
乱采滥伐
新课探究
水葫芦
美国白蛾
活动2:知识概括
(3)外来生物的入侵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的生存。
新课探究
1.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
森林大面积减少会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丧失。
【合作交流】
新课探究
2.造成一些动植物物种濒危或灭绝的因素有哪些?
乱砍滥伐
过度放牧
乱捕滥杀
生活环境丧失
外来生物入侵
环境恶化
3.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农牧林业品种的单一化等。
【合作交流】
毁林开荒、乱采滥伐、乱捕滥杀等人类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外来生物的入侵威胁原有生物的生存。
新课探究
1.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不是要禁止采伐树木 为什么
2.著名的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深得人心,请问:对于那些非法买卖、偷猎的犯罪分子应该怎么办
不是。保护森林并不意味着禁止利用森林资源,而是需要合理利用。
应该依法严惩。
【学以致用】
新课探究
3.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为什么会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
4.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人类的乱捕滥杀。
【学以致用】
新课探究
任务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1.就地保护:
(1)概念:在野生动植物_____________对野生生物实施有效保护的策略。
(2)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
(3)主要形式及作用:
①主要形式:建立___________。
②作用:
a.是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___________”。
b.是进行科学研究的“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
自然保护区
天然储存库
天然实验室
活的博物馆
原来的栖息地
根本途径
活动1:知识概括
新课探究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活动1:知识概括
新课探究
2.迁地保护:
(1)概念:把某些极度_____、具有观赏价值的生物种类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_______、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进行保护的策略。
(2)举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濒危
植物园
野生动物保护法
活动1:知识概括
新课探究
4.保护与开发:
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_____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既可为人类造福,又能保持生物生存环境的稳定,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5.请根据上述知识,回答情境导入中提出的问题。
合理
饭店这么做菜违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活动1:知识概括
新课探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
(1)根本途径: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2)保护范围: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对所有生物都进行保护,并不是仅仅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
【易错提醒】
新课探究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及主要形式
保护对策 主要形式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 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活学巧记】
新课探究
【典例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珍稀植物繁育基地
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建立野生动物繁殖基地
A
点拨: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新课探究
【典例2】
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D.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
点拨:(1)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
(2)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
(3)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新课探究
【典例3】
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就是物种的多样性
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能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国家颁布和实施了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D
点拨:(1)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的多样性。
(2)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可能给本地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我国相继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
课 堂 小 结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乱采滥伐和乱捕滥杀
外来生物
就地
迁地
法制管理课时分层训练(十五)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2023·济南期末)威胁生物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D )
A.人类的不合理利用
B.全球气候变暖
C.生物圈的自身变化
D.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
2.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白鲟(如图),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导致长江白鲟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长江白鲟的天敌过多
C.长江白鲟的食物来源不足
D.人类的大量捕捞及对其生活环境的破坏
3.大米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国外引进到福建的一种植物,由于大米草的繁殖能力极强,很快遍布海滩,致使当地很多生物濒于灭绝。导致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D )
A.乱砍滥伐 B.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4.(2023·枣庄期末)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在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属于( D )
A.生态旅游 B.法制管理
C.迁地保护 D.就地保护
5.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种,是中国十大濒危物种之一。全国现有华南虎165只,其中洛阳市王城公园有37只,王城公园对华南虎的保护属于( B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法制管理 D.加强教育
解析:某些野生动物物种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把它们从栖息环境中转移到濒危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
6.下列措施中,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有几项( D )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地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转移后进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⑤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7.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对应错误的是( A )
A.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捕杀穿山甲者绳之以法——法制管理
C.保护植物珍贵的遗传资源——建立植物的种子库
D.将野外的长江江豚移入水族馆进行保护——迁地保护
解析: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
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袁隆平团队利用物种的多样性培育出海水稻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D.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的多样性;袁隆平团队利用遗传的多样性培育出海水稻;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9.(2023·济南期末)国家植物园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充分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体现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丰富资源时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建立国家植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创新应用】
10.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一项全球性资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对今世后代都有着巨大价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性主题纪念日,定于每年的 5月22日。
(1)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基因(或遗传) 的多样性;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是珍稀濒危水禽的重要栖息地,是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也是许多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中途歇脚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物种 的多样性。
(2)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国家公园,属于 就地保护 ;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 迁地保护 ;我国是最先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3)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原因,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4)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种 ,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单位是 界 。
(5)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什么?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爱护环境;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 (写出两条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