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章 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二节 食品保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说出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难点)
2.通过小组讨论,明确食品保存的原理及常用方法。(重点)
3.通过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来保存食品,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情 境 导 入
第二节
食品保存
图片欣赏、问题导入
前段时间老师外出旅游了,玩得很开心,但是回家之后发现家里的很多食物都变样了(如图)。这些食物怎么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新 课 探 究
第二节
食品保存
任务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阅读教材103~104页,思考下列问题。
1.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1)提出问题:食品为什么会腐败变质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活动:探究活动
新课探究
(3)制订并实施计划:
三角
烧瓶 新鲜
豆浆/毫升 瓶口 加入物质 条 件 观察
现象
甲 50 敞开 5毫升蒸馏水 煮沸、阴暗、
温暖、20℃左右 最先
变质
乙 50 敞开 5毫升5%的山梨酸钾溶液 煮沸、阴暗、
温暖、20℃左右 后
变质
丙 50 密封 5毫升蒸馏水 煮沸、阴暗、
温暖、20℃左右 不
变质
活动:探究活动
新课探究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2.实验变式拓展:
(1)豆浆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2)本实验设置了几组对照实验 变量分别是什么
使其受热均匀,防止烧糊。
两组对照:
①甲和乙对照,变量是5%的山梨酸钾溶液。
②甲和丙对照, 变量是空气。
活动:探究活动
新课探究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1)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_____。
(2)控制环境_____,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
(3)果蔬保存时要适当控制_____浓度,降低果蔬的生命活动,以延长贮藏时间。
繁殖
温度
氧气
【归纳总结】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新课探究
1.腐生微生物的繁殖需要的条件:
(1)适宜的温度。
(2)适量的水分。
(3)有机物。
2.空气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因此隔绝空气也有助于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知识拓展】
新课探究
1.置于冰箱内的肉汤能保质一定的时间,主要原因是什么
2.腌肉、腊肉可以长时间不变质的原因是什么
冰箱中的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腌肉的盐浓度高,腊肉含水分少,这样的条件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分析】
腐生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条件下繁殖速度快,食品容易变质;在低温、干燥条件下繁殖速度慢,食品不易变质。
【合作交流】
新课探究
3.冰箱给保存食物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有人认为冰箱是食品保存的保险箱,对吗
不对。
【分析】
冰箱的低温只是抑制了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没有杀死微生物,少量的微生物仍能生长和繁殖。
【合作交流】
新课探究
任务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阅读教材105~106页,回答下列问题。
1.食品保存的原理:
(1)防止_______污染。
(2)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在食品中的_________。
微生物
生长繁殖
活动:知识概括
新课探究
2.食品保存的方法:
(1)袋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2)火腿肠——_________法。
(3)腊肉类熟食——晒制法、烟熏法。
(4)果脯——渗透保存法。
(5)咸鱼——_____法。
(6)干菇——_____法。
真空包装
腌制
脱水
活动:知识概括
新课探究
鲜奶
腊肉
下列食品采用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学以致用】
鲜鱼
生肉
鲜蛋
新课探究
(1)低温冷藏、冷冻(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2)真空包装(创造无氧环境,使微生物失去生存环境)。
(3)盐渍、烟熏(减少食物中的水分,形成高浓度环境,使细菌失水死亡,不利于微生物繁殖)。
1.部分食品保存方法及原理:
【总结归纳】
新课探究
(4)干燥处理(制造缺水环境,使微生物不能正常生活)。
(5)气调包装法(改变包装
袋内的气体环境)。
(6)加热处理: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总结归纳】
新课探究
果 脯
糖 渍(用糖溶液夺去水分)
【知识拓展】
新课探究
罐藏法——高温灭菌、密封保存
【知识拓展】
新课探究
1.保存食品时只能使用一种保存方法吗?
不是,可采用综合技术,使各种贮存方法达到优势互补。
【合作交流】
新课探究
2.保存鲜牛奶的最佳办法是什么
3.蔬菜脱水保存的原理是什么
高温灭菌。
微生物的生活需要水,缺水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合作交流】
莴笋干
新课探究
【典例1】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
A.新鲜蔬菜——冷冻
B.新鲜的猪肉——加热
C.刚收获的花生——晒干
D.新鲜牛奶——添加大量防腐剂
C
点拨:
(1)新鲜蔬菜利用低温冷藏的方法抑制蔬菜呼吸作用进行保存,而冷冻会破坏蔬菜内部营养组织。
(2)新鲜的猪肉可以通过冷冻保存,加热后易使猪肉变质。
(3)过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害,所以新鲜牛奶不能添加大量防腐剂。
新课探究
【典例2】
国内某知名冰箱厂家推出了一款具有“零度保鲜”功能的新产品,冰箱能够使水果蔬菜保鲜的关键是 ( )
A.降低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减缓光合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D
点拨:冰箱主要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降低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果蔬贮存时间。
新课探究
【典例3】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3个相同锥形瓶,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
A.2组,温度、空气 B.2组,温度、消毒棉球
C.2组,温度、细菌 D.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C
点拨:本探究实验包含2组对照实验。
(1)甲、乙瓶是一组对照,变量是温度,可探究环境温度与食品腐败的关系。
(2)甲、丙瓶是一组对照,变量是细菌,可探究细菌与食品腐败的关系。
新课探究
【典例4】
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12 ℃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6 ℃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
点拨:在12 ℃条件下,果实贮藏到第9天呼吸速率达到最高峰;而在20 ℃条件下,果实贮藏到大约第6天呼吸速率达到最高峰,因此在20 ℃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课 堂 小 结
第二节
食品保存
微生物
低温冷藏、冷冻
真空包装
盐渍、烟熏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食品保存
知识点一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1.鲜美的食物发生腐败,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腐败的食物不能食用。食品腐败的原因是( C )
A.防腐剂的过量使用
B.水分散失
C.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D.环境温度过高
2.人们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时,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 )
A.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杀死食品内的细菌
D.杀死食品内的真菌
知识点二 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3.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这主要是因为该环境( B )
A.能使呼吸作用旺盛
B.能使呼吸作用减弱
C.能够调节光合作用强度
D.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
解析: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主要是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浓度,只是使细菌等微生物繁殖慢了,不是不能生存。
4.《周礼》中记载的“冰鉴”,是一种暑天用来盛冰的容器,将食物置于其中,能延长食物保存时间。这种保存食物的原理是( D )
A.“冰鉴”里没有微生物
B.低温能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冰鉴”里是真空环境
D.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冰鉴”里温度低,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了延长食物保存时间的作用。
5.(2023·烟台期末)近期,超市经常看到各种冻干水果,如冻干草莓、冻干香蕉等。这些水果是通过冷冻干燥技术脱去水果中的水分,保留它们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保质期可长达数个月。这些冻干水果保存时间长的主要原理是( D )
A.低温杀死了细菌和真菌
B.脱水杀死了细菌和真菌
C.脱水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
D.脱水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这些冻干水果保存时间长的主要原理是脱水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但没有杀死细菌和真菌。
6.(2023·滨州中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存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基本原理不相符的是( C )
选项 食品保存方法 基本原理
A 加热处理牛奶 高温杀死微生物
B 干燥处理香菇 降低食品自身含水量,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C 把黄桃做成罐头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 低温冷藏新鲜蔬菜 降低食品自身的呼吸作用
解析:罐藏法是食品保存的一种方法,即将食物加热后立即封藏在玻璃瓶中,能够隔绝空气,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食品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7.(2023·赤峰中考)小芳在学习了《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一章内容后制作了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装置(如图),对此装置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A.此种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加清水主要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C.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D.食物腐败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
8.(2023·东营期末)下列做法及解释不合理的是( D )
A.在冰箱内保存食物是由于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
B.对食物加热后再保存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原有的微生物
C.真空包装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隔绝空气,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D.自制酸奶过程中,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
9.下列食物的保存方法与原理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B )
A.低温运输樱桃——抑制樱桃的呼吸作用
B.牛奶高温煮沸——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
C.高盐腌制咸鱼——既脱去水分又可杀菌
D.真空包装香肠——保持香肠与空气隔绝
【创新应用】
10.随着气温渐高,新鲜食品在常温下长久放置时,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现象而失去食用价值。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第一步:向甲、乙、丙3只三角烧瓶里分别注入50毫升新鲜豆浆,在甲、丙两瓶里分别加入5毫升蒸馏水,在乙瓶里加入5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山梨酸钾溶液(一种防腐剂)。甲和乙敞口,丙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第二步:将3只三角烧瓶放入盛水的消毒锅里隔水加热,使消毒锅里的水沸腾5分钟。取出三角烧瓶,冷却。
第三步:将3只三角烧瓶同时放在阴暗、温暖的地方,温度保持在20 ℃左右。
第四步:每天观察三角烧瓶里豆浆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两瓶对照,变量是 山梨酸钾 。乙和丙两瓶能否形成对照关系? 不能 ;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 变量不唯一 。
(2)第二步中,将3只已配制好的三角烧瓶放入盛水的消毒锅里隔水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去除原有微生物 。
(3)预测3只三角烧瓶中最先出现变质的是 甲 瓶,请尝试说明判断依据: 甲既无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生长,又无脱脂棉阻挡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最易变质 。
(4)由该实验预测结果,你认为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