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复习提问:
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中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
3.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及表现?
4.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带有哪些?(分布、主要灾害种类)第二节 中国的地质灾害1.了解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2.理解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和危害。
3.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和灾情。学习目标: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灾害特点?
2.分布规律?
3.灾情的特点和原因?
台湾地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
青藏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 地带,地壳活动强烈。
华北区、新疆地区:处于大陆内部断裂带,地壳活动强烈。
南北地震带:处于地形的转折地带,构造运 动频繁,地壳活动强烈。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思考分析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提示:震级、震中、震源深浅
发生时间、防灾意识、受灾体(人口、资产密度、建筑抗震系数)探究分析:
我国近年来因震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经济损失迅速上升灾情发展趋势滑坡、泥石流1.形成条件(原因)
2.分布:西南山区
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植被、农田、道路;造成人员伤亡;破坏自然环境等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 地质: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跃。
地貌:多山,地势起伏大,地表不稳,松散物质多;
气候:季风气候区,雨季长且多暴雨。人为原因:过度开垦、开矿等破坏植被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课堂小结小结:
1.我国地震灾害的总体特点?
2.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及南北地震带的成因?
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灾情特点及原因。我国地震灾情发展趋势及原因?
4.分析地震灾情大小的思路。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2、时间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特点
4、灾害的严重后果自学问题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植被、农田、道路;造成人员伤亡;破坏自然环境等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生时间与降水时间相对一致,; 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多山地,地形复杂、地表不稳;地质构造活跃,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