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物中的物质变化
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重点突破: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31页到35页有关内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
预习导学:
1、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 ,还伴随有 ,人们利用
化学反应,有时是为了 ,有时是为了 。
2、 称为化学键。
3、水在电解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分子中 的化学键断裂, 形成新的化学键。
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断裂的键是 形成的键是
4、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5、氢气与氯气化合化学方程式为
断裂的键是 形成的键是
6、 ,叫做共价键。
7、钠与氯气化合化学方程式为
断裂的键是 形成的键是
8、 ,叫做离子键。
9、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
容易形成离子键, 容易形成共价键。
思考探究:
1、在水的三态变化中,H2O 中H-O是否有什么变化?
2、将氯化钠晶体研成粉末,离子键有什么变化?
3、将HCl、NaCl分别溶于水,化学键有什么变化?
归纳总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离子键 共价键
成键粒子
成键实质
形成条件
达标训练: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与相邻分子之间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D. 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2. 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 )
A. BaCl2 B. NaOH C. (NH4)2SO4 D. H2SO4
3. 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 加热分解氯化铵 B. 干冰气化 C. 水通电分解 D. 氯化钠溶于水
4. 下列微粒中,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NH3 B. NH4Cl C. H2S D. KCl
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6.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H2O B CaCl2 C. HCl D. Cl2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 NaCl和KF B. H2O和NH3 C. CaF2和CsCl D. CCl4和Na2O
8.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Na2S B.CCl4 C.KCl D.KF
9.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冰变成水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碘升华 D.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10.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与12 B.8与17 C. 11与17 D.6与14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以共价键结合的是( )
A.H2S、NH3、CO2 B.MgBr2、CaO、HCl
C.Na2S、MgO、HF D.CO2、H2O、Na2O2
1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建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C.NaCl熔化 D.五氧化二碳吸水
13.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A.①②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④正确,其他不正确D.仅①不正确《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导学案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2.了解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重点突破: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36页到37页有关内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
预习导学: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时所经历的 过程伴随着 变化,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 的变化,有的 ,有的 。
2、在化学反应中,破坏 ,需要 来克服 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 ,而且伴随 。
3、人们发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果 大于 ,反应开始后,就会 释放出来;如果 小于 ,则需要 。因此,可把化学反应的过程看做 转化为 或者是 的过程。
4.(1)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放热的原因是 ;反应吸热的原因是 。
(2)从物质内部贮存能量多少的角度来看,反应放热的原因是
;
反应吸热的原因是 。
5.常见的吸热反应: (1) (2) (3) (4)
6.常见的放热反应:(1) (2) (3) (4)
达标训练:
1.下列反应中生产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2.对下列变化的反应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
① 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②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 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④化学反应热效应值与参加反应物质的多少有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 )
A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 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如果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离子键一般是活泼金属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B 煤燃烧时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C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成光能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
7.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产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是高于生产物的总能量。
9、已知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44gCO2所具有的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10(选做)拆开(形成)1mol共价键所需要消耗(放出)的能量称为该化学键的键能。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kJ·mol-1).
(1)1molH2在2molCL2中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kJ。
(2)在一定条件下,1mol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 __。A.Cl2>Br2>I2 B. I2>Br2>Cl2预测1mol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放热________。
11(选做)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水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Q3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Q1+ Q2>Q3 B. 2Q1+Q2>2Q3 C. Q1+ Q2>2Q3 D. 2Q1+Q2<2Q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三课时》导学案
化学键与物质组成和性质
学习目标:1. 认识共价化合物及离子化合物,
2.了解化合物类型与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
3.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形成过程.
重点突破: 化合物类型与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 常见物质的电子式.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33页到35页有关内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
预习导学:
1.将化合物按照组成微粒之间的化学键进行分类,分为 和 。
(1)含有 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主要包括 (NaOH、 KOH等)、 (K2O、CaO、MgO等)和绝大多数盐类(Na2CO3、NaCl)。
(2)只含有 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般包括 (H2SO4、HCl等)、 (CO、SO2等)、 (CH4、CH3CH2OH等)和弱碱(NH3·H2O)、少数的盐(如AlCl3).
【注意】(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Na2SO4.
(2)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只有共价键,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Na2O2等.
(3)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多种非金属原子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4Cl.
(4)稀有气体的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1)根据化合物性质判断①熔化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②熔化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2)根据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成键类型判断。
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①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共价键,如铵盐、Na2SO4、NaOH、Na2O2等。
②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3. 化学键的表示方法
(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H2、Cl2、HCl、H2O、NaCl、MgBr2、NaOH等的电子式
,,,,,,
a.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例如:H2的形成: Cl2的形成:
HCl的形成: H2O的形成:
b.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例如:NaCl的形成:
MgBr2的形成:
Na2S的形成:
(2)结构式法:结构式法一般用于表示共价型分子或原子团里的共价键。此法只需把“:”改为“—”即可,孤单电子不再画出,例如:
达标训练: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CO2 (2)H2O (3)CaCl2 (4)NaCl
2、下列所熟悉的物质:O2 金刚石 NaBr H2SO4 N2CO3 Na2S NaHSO4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NaHSO4熔化,破化了NaHSO4中的_______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HSO4溶于水,破化了NaHSO4中的_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性质中,可证明其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着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组成
C.熔融状态能导电 D.水溶液能导电
5、在下列变化中,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即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
6、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一次增大。其中只有Y是金属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和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元素W为______;X为:_______;Y为_______;
Z为_______。上述元素中任意三种组成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至少写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两两结合,能生成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至少写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