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表格式教案2(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表格式教案2(共两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31 21:49:17

文档简介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二课时》教案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 了解元素“构、位、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通过“实验思考”、“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知道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 元素“构、位、性”三者间的关系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教师二次备课
【练习】已知磷元素位于第3周期ⅤA族,(1)画出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磷元素的最高化学价为 ,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导入】由上例可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性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板书】三、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媒体展示】【训练】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A、B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AB2 B.A2B C、AB D、A2B22、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是有色固体 B.砹易溶于有机溶剂C.砹化氢很稳定 D.砹化银不溶于水3、有X、Y、Z三种元素,其中X、Y属于同一主族,加热时,其单质都能与氢气形成气态氢化物H2X,H2Y。常温下,X单质为气态,X与Y可形成两种化合物YX2和YX3,Y、Z均在X的下一周期,而Z可与X生成化合物Z2X和Z2X2。试写出:(1)元素名称X 、Y 、Z ;(2)化合物Z2X2与H2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两个由X、Y、Z三种元素所组成物质的化学式 。【分组讨论】完成教材P25页“概括·整合1”。【观点陈述】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观点。【教师点评】略【媒体展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稀有气体元素2B3AlSi4GeAs5SbTe6PoAt7主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过渡】元素周期表除了对我们学好化学有着重要意义外,还有其它的作用吗?【阅读自学】教材P24页“资料在线”至P25页。【板书】四、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思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诞生是19世纪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自然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请你根据教材所给资料和你在网上查阅结果,分别举例说明。【学生发言】略(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板书】1、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2、指导科学研究,如发现新元素;3、指导生产实践,如寻找新材料、催化剂、制冷剂、探矿等;4、论证了“量变质变规律”;【达标检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将下表中A、B两栏描述的内容对应起来。ABAB①制半导体的元素(a)ⅢB至ⅥB的过渡元素①②制催化剂的元素(b)F、Cl、Br、N、S“三角地带”②③制耐高温材料的元素(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③④制冷剂的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④⑤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e)过渡元素⑤【结束语】如果同学们对本章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欢迎再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课后作业】教材P26页第2题,P28页第4题【课外活动】教材P26页第4题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 以VII、IA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了解元素“构、位、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通过“实验思考”、“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等
教学过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教师二次备课
【复习提问】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是如何递变的?【新课导入】那么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无规律呢?【板书】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预测【交流与研讨】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设问】如何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证明上述结论?【阅读自学】教材P21页最后一自然段至P22页第2自然段。【归纳】完成表格:元素氟(F)氯(Cl)溴(Br)碘(I)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气态氢化物最高价含氧酸【分组讨论】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板书】1、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疑】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何不同吗?【思考】根据F2、Cl2、Br2、I2分别与H2反应条件、程度以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概括】ⅦA族元素单质与H2反应情况F2Cl2Br2I2反应条件暗处光照或点燃加热不断加热反应程度爆炸剧烈缓慢缓慢氢化物的稳定性很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板书】2、同主族元素性质具有递变性---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过渡】同主族元素性质既有相似性,也有递变性,门捷列夫正是根据这个规律对某些未知元素的性质进行预测的。【讨论】请你根据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金属钾的性质。【演示】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2,然后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钾和钠,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记录现象【板演】钾、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论】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钾比钠更活泼。【思考】根据钾和钠的性质,预测ⅠA族其它金属的性质。【阅读自学】教材P22页最后一自然段至P23页第1自然段。【板书】【小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每一主族的元素,其性质总是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所以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课后作业】教材P26页第1、3题,P28页第3题(3) 以一连串问题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在上一课时已经学过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分析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现在提出这一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去指导探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Cl2、Br2、I2的性质在《化学1(必修)》中已分散学过,在此进行整合,不仅对知识起到复习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比较的学习方法。
备注: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做的比较到位,在整合Cl2、Br2、I2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学会采用图表法进行比较、归纳,从开始对ⅦA族元素性质探究,到最后对ⅠA族元素性质的归纳,始终注重引导学生用原子结构认识物质性质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