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 2.2 认识气温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三上 2.2 认识气温计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14: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并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主要研究“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第三个活动是观察其他温度计。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教材主要利用实物观察、演练思考等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零下的读数及使用气温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难点,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克服难点。
拓展部分主要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比较的方法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知道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是相匹配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对具体数据的描述。没有意识到可以用专门的天气观测工具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没有相关系统性的尝试,更没有去理性分析用法、规律、现象背后的原因,所以学习本节课还是很有必要和有难度的。
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测量过水的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使用方法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引导学生在回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基础上,进行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于解决读数中零下问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经过对比训练难度也会降低。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知道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通过观察气温计,知道气温计有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液泡四个基本部分;知道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分析、归纳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探究实践
在使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的过程中,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4.态度责任
在使用气温计的过程中,对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产生兴趣,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气温观测的精确性,并能在生活中积极进行实践研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气温计结构及功能的认识,能够正确读数。
难点:零下的正确读数方法及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温计模型板贴、气温计模型、学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询问学生对于今天天气的冷暖感受。我们每个人对冷热的感受都不一样,科学上我们有统一的标准来描述,描述大气的冷热程度叫气温。
我们已经知道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温度计。在《水》单元我们将用于测水温的温度计叫做水温计,所以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那么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如何读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气温计。
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
设计意图:以生活情境切入本课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气温计,让学生觉得科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发现
(一)认识气温计 [材料准备:气温计模型、气温计模型板贴、记录表]
出示气温计图片,并说明观察任务,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老师巡视。
(请小组长去对应编号的盒子里领取黄色气温计和记录表,学生观察气温计。播放音乐2min)
选取1-2份记录表做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不足之处。
老师板书: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
老师提问:气温计上有几个单位符号?(预设:有两个。)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其中摄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为了方便书写,用符号“℃”表示。教师板书“摄氏度”和“℃”,让学生在记录表上手写2遍。
再观察气温计的刻度有什么特点?出示两个不同的气温计,观察它们的刻度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预设:一大格都是10℃,但是右边的气温计一大格只有5小格,每小格代表2℃。)
得出结论:不同气温计会有差异,读数时要看清楚刻度细节和对应的单位。
(二)利用模型练习
1.出示气温计模型,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那怎么用它来读此刻的气温呢?
【研讨1】在第一单元《水》的学习中我们了解过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哪位同学可以帮我们来回忆一下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不要离开测量环境,等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后再平视读数。)
2.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此刻的气温。让2-3位同学回答所读结果。
3.刚才读的气温是在零刻度以上的,那像冬天会有零刻度以下的气温,该怎么读呢?
4.重点讲解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对称性,方便学生记忆。(0刻度为“镜子”,教学视频)
5.了解了正数和负数,我们来试着读一读这个温度。教师举例读数(找零下的举例)。
1.找“0刻度”,判断零上还是零下(画箭头)。
2.看最小刻度是多少℃。
3.零上温度往上数,数出多少格就是多少℃。
4.零下温度往下数,数出多少就是零下多少℃。
【板书:读作零下十四摄氏度,写作-14℃】
提醒:读作全部写中文,写作是数字+符号,“零上”可省略,“零下”不可省。
再归纳使用气温计读数的口诀:【形成口诀方便记忆,让学生齐读1遍。】
零刻度,读数起;
最小刻度算出几;
向上数,摄氏几;
向下数,零下几。
再举例读数一次。零下二十四摄氏度。
6.出示2幅气温计的示数图,学生思考后直接读出。
7.继续练习3幅气温计读数,老师巡视并选取学生作品展示批改。
【研讨2】气温计测量温度对于描述天气的作用
教师提问引导:利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于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联系生活实际)?
气温计在日常生活、工业、农业等多种领域都有使用,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研讨交流中的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气温计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这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精细化角度考虑科学操作中的问题;二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意义的思考,认识到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拓展延伸
1.提问:水温计、气温计都属于温度计,温度计还有哪些类型呢?
PPT出示: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2.PPT出示三幅图: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提问: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2-3位同学说说他们的发现。(预设:量程不同,测量对象不同;原理相同,用途相同。)
3.小结:提问学生本堂课有什么收获?请2-3位同学回答。
老师在黑板上结合板书完成最终总结。
4.拓展作业:一天中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请同学们用气温计来测量明天8点、12点和17点的气温,并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明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5.完成作业本。
设计意图:从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气温计开始研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气温计的结构,接着用模型进行练习读数,学生在组内发现读数规律,最后拓展到观察其他类型的温度计,从整体上学习本节课知识,更容易从全局视野关注局部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板书设计】
认识气温计
(摄氏度,0C)
读作:零下十四摄氏度
写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