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时间: 2016.4.17 编号:03
必修二 第三章农业单元检测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正确的。
1、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业
B.阿根廷的牧牛业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据此回答2~3题。
(作物)项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薯
市场价格(元/千克) 30 20 12 6
生产成本(元/千克) 15 12 6 2
运费(元/千克·千米) 3.0 2.0 0.5 0.2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2.根据上表资料判断,该城市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闽南三角地带 D.河西走廊
3.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地区最适宜经营的农作物是( )
A.花卉、甘薯 B.蔬菜、水稻 C.花卉、水稻 D.花卉、蔬菜
4.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的共同发展条件是(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温和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5~6题。
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6.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它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据此回答7~8题。
7.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条件优越 ④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制约宁夏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9.近年来,农民种地已不再交农业税,而且还能领到政府的补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所体现的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科技 C.国家政策 D.个人意愿
10.读右图,①表示畜牧业,阴影部分为阿根廷
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则②③可能表示( )
①粗放农业 ②密集农业 ③自给农业 ④商品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11~14题。
11.该地区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12.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13.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4. 该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5.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原因是(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生活习惯的改变 ④自然条件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①④
16.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17.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是其发展的基础
C.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投入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密集农业
18.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
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读下表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读下表回答19~20题。
地区 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8% 92% 89% 少
19.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化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0.②地区可能位于( )
A.东南亚 B.南欧 C.俄罗斯 D. 阿根廷
读右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①技术要求低,生产过程简单②劳动强度大,投
入的劳动力多③不适合使用机械化操作④精耕细
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亚洲地区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优
势有( )
①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②人口稠密,经验丰富求 ③雨热同期 ④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新课标第一网 ( http: / / www.xkb1.com / )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24~25题。
24.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右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
回答26~28题。
26.阶段Ⅲ农业生产的显著特征是( )
A. 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B.生产专业化
C. 大农场生产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27.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的
措施是( )
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
28.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必修二 第三章农业单元检测题
第Ⅱ卷
29、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或优点)。
(2)比较甲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其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30、读“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六个区域农业区位的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地养鱼_______,理由
B地种小麦______,理由:
C地苹果园______,理由:
D地养鸡场______,理由:
E地种蔬菜______,理由:
F地奶牛场______,理由:
(2)如果有不合理的安排,该如何调整?
必修二 第三章农业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由题图可知,阴影部分包括密集农业、商品农业、种植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2.C 3.D解析:从表中数据看,该地花卉产量高,应在中国气温较高、适宜花卉生长的南方地区。从选项看,可能位于闽南三角地带,该地是中国花卉、蔬菜出口基地之一。从经济效益看,很明显花卉与蔬菜的产量、产值效益较大,故应大力发展花卉、蔬菜种植。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对比,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分别发展的是大牧场放牧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地广人稀、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
5.B 6.A 7.B 8.C 9.C 10.B 11—15 CCADA 16—20 DDCAD 21—23 DBB
24.B 25.C解析:根据四地气候资料可判断: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特别是我国北方的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再根据1月气温可知是我国黄淮海平原,春季有严重的春旱,影响农业的生产;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乳畜业的发展,在欧洲分布最多;③是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温高,复种指数高;④是地中海气候。
26.B 27.C 28.D解析:本题组通过研究农产品市场开发的演变过程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该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一方面是研究农业生产发展的地理过程,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综合题
29、(1)甲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特点: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利用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对市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2)A农业带种植春小麦,C农业带种植冬小麦。
(3)甲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市场广阔;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机械水平高;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先进的科技。
农业发展中问题主要是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高、生态环境恶化。
(4)水资源。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大分水岭西侧的雨影区,降水稀少
30、(1)合理 水库具有综合效益,适宜发展养鱼业
不合理 麦田所需的土地面积大,且单位面积产值低,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且附近土地面积小
不合理 广阔的平地宜发展耕作业,苹果树可在丘陵山区种植,既不占用大量耕地,又有利于水土保持
合理 养鸡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克服了离城近、地价高的不利,又靠近主要公路,便于禽蛋产品及时运输供给消费市场
不合理 蔬菜生产要求土地平坦,且需水量大,故不宜在丘陵区发展耗水多的蔬菜种植业
合理 奶牛业单位面积产值高,可克服离城近、地价高的不利条件,且靠近主要公路,便于新鲜奶产品及时运进城镇消费市场
(2)B地小麦种植应调整为蔬菜种植;C地苹果种植应调整为小麦种植;E地蔬菜种植应调整为苹果园。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