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时间: 2016.5.27 编号:06
必修二第五、六章模块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图12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12中左图与右图中交通运输方式
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②
C.丙——④ D.丁——③
2、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
是( )
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 选乙 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 选丁
C.鲜花:荷兰→美国 选② D.电子元件:硅谷→渥太华 选③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购物成了一种时尚。读淘宝网上鲜花快递销售的相关信息图,回答3~4题。
3、材料中的鲜花快递销售对鲜花种植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提高保鲜技术,可以大批量专业化生产 B.根据市场需求,可以及时调整价格
C.及时获得信息,扩大销售范围 D.农业基础条件
4、下图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其中鲜花种植业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
A.a B.b C.c D.d
2013年12月28日,沪汉蓉铁路渝(重庆)利(利川)段开通,至此沪汉蓉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贯通。该专线经过多种地形区,多次跨越江河,修建难度大。据了解,目前唯独宜昌至利川段未开通。读图,完成5~7题。
5、促使沪汉蓉铁路渝利段开通的主导
区位因素是( )
A.技术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自然因素
6、宜昌至利川段未开通的主要原因是( )
A.沿线资源丰富,运量大,难以提速
B.沿线地形条件复杂,桥梁隧道居多
C.沿线人口稠密,地形崎岖,气候复杂
D.沿线经济落后,为联系更多的小城镇
7、关于沪汉蓉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错误的是 ( )
A.交通更完善,务工、旅游等客流将加速流动
B.增大了铁路联网效应,直接缓解了长江沿江货运压力
C.将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联系更密切
D.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铁路网,从武汉到全国各大城市更快捷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哈大高铁概况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哈大高铁( )
A.有利于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外运
B.采用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主要考虑了地形条件的影响
C.部分路段靠近高速公路,目的是实现与高速公路联运
D.由于途经严寒地区,因此采取冬夏两种运行方案
9、哈大高铁沿线车站多冠以“新”字,反映出这些车站没有位于主城区的特点。这样建站的原因主要是( )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车站外迁 B.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避开主城区
C.促进城市化发展,使人口合理分布 D.不受地形影响,提高行车速度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形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11.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分布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 )
A.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交通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市场最优 市场最优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完成12~13题。
12.“宇宙飞船经济”体现(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对抗性思想
13.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读右面漫画,回答14~15题。
14.本漫画反映的主题问题是( )
A.世界经济发展差距的“南北问题”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C.世界性水资源紧张问题
D.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紧张问题
15.造成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资源的总量不足和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有过长期遭受殖民侵略的历史
C.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对资源进行垄断
D.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2013年1月16日,某网站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
微博发起“光盘”行动,该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
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
回答16~17题。
16、“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降低了浪费,为可持
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社会可持续发展 D.生活可持续发展
17、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据此完成18—20题。
18、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危及生存与发展
C、国土面积广大,资源种类丰富 D、科技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19、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于零,劳动力趋向短缺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虽已控制,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四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气候恶劣,自然灾害多 B、工业发展快,环境污染重
C、人口增长快,环境压力大 D、科技水平低,国民素质差
读某地生态园区循环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功能区,
对应正确的是 ( )
①甲——居住区 ②乙——种植区
③丙——水源区 ④丁——乳畜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下列关于该生态园区的叙述有误的是( )
①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 ②实现
了物质的充分循环 ③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
燃料和肥料 ④不需要任何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右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a—粮食 ②b—养畜 ③c—秸秆 ④d—发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③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桑基鱼塘”和“蔗基鱼糖”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据下图完成25~26题。25.为提高收入,围绕基塘生产建立工厂,下列
工厂符合延长产业链的是 ( )
①钢铁厂 ②丝绸厂 ③水产品加工厂
④冶炼厂 ⑤制糖厂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③⑤
26.大约每年岁末,农民都习惯“干塘(捕鱼、放干
鱼塘的水、清理鱼塘)”,其主要目的是( )
A.清理鱼塘,可保持塘鱼的生活空间
B.市场鱼价较高,获利较多
C.消除塘中多余的有机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鱼类种类较多,需要分类养殖
2012年5月7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指出了我国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技术发展路径,并且将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据此完成27~28题。
27.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的优势主要是( )
A.启动速度快 B.能源利用率高 C.大气污染小 D.噪声污染小
28.若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 )
A.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B.加剧电能供应紧张局面
C.缓解交通拥挤局面 D.增加CO2排放量
必修二第五、六章模块检测题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题:
29.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铁路②⑤的修建成功,表明(多选)(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大
(2)修建铁路③④,共同面临着哪些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
(3)图示区域①路段在修建时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什么?
(4)铁路①③④建成后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效益?
30.读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上图中的具体表现。
(3)此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
必修二第五、六章模块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解析】第1题,甲应是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乙应是铁路运输云量较大速度较快,丙应是公路运输速度较慢,运量小,丁运量大,速度慢应是水运,①为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费高,②公路运输运距短,运费高,③是铁路运输随着运距增加,运费平均成本降低,④是水运,故选A。
第2题,天然橡胶、铁矿石运量大,时效性差,可选择海运,鲜花、电子元件时效性强,重量、体积小,可运用航空运输,故选B。
【知识点】本题组综合考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思路点拨】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客货运输的时效性、运费、运量以及当地所具备的交通运输方式等。
3、C 4、A【解析】第3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网络联系方便、快捷,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扩大销售范围。第4题,考查几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坐标图中可以判断,a、b、c、d分别代表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鲜花保鲜期短,需要依赖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
5、C 解析:当前影响我国铁路修建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6、B 解析:宜昌至利川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桥隧比高,施工难度大,建设时间长,开通晚。
7、B 解析:该铁路为客运专线。
答案 8、D 9、B【解析】第8题,高铁主要功能是客运;哈大高铁沿线多冻土层,故采用以桥代路;因沿线高寒,基于气温的季节变化,采用冬夏两种运行方案。第9题,沿线新客站没有位于主城区,可避免对市内交通造成干扰,也有利于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
答案: 10.A 11.C【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1971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2011年城区主要沿交通干道分布。第11题,大型超市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大型批发市场分布于市区边缘的公路干线附近,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12.C 13.D【解析】 材料中“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表明了该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人地协调”的思想,该种发展模式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加速、良性发展。
【答案】 14.C 15.D【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第14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漫画的含义。图中显示,人们带着各种器具(水桶、水壶、坛子、杯子等)在地球仪形的大容器前等候接水,但却放不出水,说明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第15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污染加剧造成的水质性缺水。
【答案】 16、B 17、A【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第16题,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就时刻践行着可持续发展,“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其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第17题,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对可持续发展都作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18、B 19、C 20、C【解析】促使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构成对国家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故第18题选B。第19题,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虽已下降,但也不是接近零增长,且人口就业压力大,劳动力富余,环境污染并未得到控制。故A、B、D三项均错,C项正确。第20题,四个国家都是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最突出问题,故选C
21、C 22、D【解析】第21题:本题考查循环经济,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甲产出生活污水,说明甲为居住区;丁向乙提供饲料和饲草,说明丁为种植区,乙为乳畜区;丙向其他四个功能区提供水源,说明丙为水源区。第22题:本题考查生态园区的特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图示生态园区将废物充分利用,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无需从外部购进原料、燃料和肥料,但要精心设计,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因此,①④叙述错误,选D项。
答案:23.D 24.D【解析】第23题,根据图中的生产链可以判断出a是农作物秸秆等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料;b是牲畜粪便;c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为沼气池提供原料,而沼渣、沼液可以为农田提供肥料。d表示沼气的发电、照明。第24题,该地农业生态系统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善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解决了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答案: 25.D 26.C【解析】产业链越长,资源的利用率一般越高,收入、经济效益越高,基塘农业的直接产品有水产品、桑树、蚕丝、甘蔗等,利用这些产品可以再建丝绸厂、水产品加工厂、制糖厂。基塘农业在塘底会积存没被完全消耗利用的有机质,时间太久了就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而影响生产。
27、C【解析】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排放汽车尾气,从而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28、B 【解析】当今在用电高峰期还会出现“电荒”,若是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后,会加剧电能供应的紧张局面。
综合题
29:(1)BD (2)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高寒缺氧、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
(4)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及巩固国防;完善我国的交通网。
【解析】(1)②为青藏铁路,⑤为南昆铁路;对修建铁路来说,经济因素是基础,先进的科技是保障。(2)铁路③④主要经过横断山区等地形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段。(3)①路段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氧含量低、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4)这些铁路线的修建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定以及优化全国铁路网布局意义重大。
30、(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丰富、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三熟或四季皆可生长);热带生物资源丰富;热带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交通条件改善,农业技术的发展(或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
(2)经济持续发展:通过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生态持续发展:通过废水和废弃物(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