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空气与氧气 第4课时(课件 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空气与氧气 第4课时(课件 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8 07: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
新课导入
3.1.4 氧气与空气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⑤学会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科学观念: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装配、连接方法和气密性检查;初步学会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初步学会粉末状固体试剂的使用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讨论,理解根据不同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3.探究实践:通过分组实验,掌握粉末状试剂的使用、气密性检查、排水法收集等操作规范。
4.态度责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意识。
2
核心概念与素养
3
新知探究
1.1 原理
任务一: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用KMnO4制取O2的原理:
KMnO4 K2MnO4 +MnO2 +O2
加热
1.2 选择发生装置
请选择用KMnO4制取O2的发生装置:
① ② ③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固体加热
固液不加热
固液不加热
1.3 收集装置的选择
制取氧气时可用什么方法收集?分别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密度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提出你的困惑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⑦熄:
⑥离:
查装定点收离熄
茶庄定点收利息
问题1:仪器组装需要按照什么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
问题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在试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问题3: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呢?
避免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沿导管进入水槽。
使试管受热均匀,若试管受热不均匀,则试管容易炸裂。
问题4:点燃酒精灯时,为什么要来回移动酒精灯?
问题5:为什么在收集气体的时候,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才收集气体?
由于发生装置内有空气,所以导管口刚刚冒出的气泡时装之内的空气,此时收集到的气体会不纯净。
问题6:为什么在收集满气体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呢?
若先熄灭酒精灯,由于试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下,则水槽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问题7:若制取的氧气不纯,可能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①可能是装置漏气;
②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收集;
③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未装满水;
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没有把导管伸至集气瓶底部;
⑤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
问题8:如何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得氧气的体积?
导管的连接:
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将集气瓶中的水由导管b压入量筒内,量筒内水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
a→c→b→d
讨 论
做实验时,为什么会出现下列问题,怎样解决。
原因:试管局部过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破裂。
(1)点燃酒精灯后,立即将火焰集中在试管内的药品部位加热,不久试管发生破裂。
(2)看到水槽内导管口出现气泡时,立即收集,收集后用带火星木条插入瓶口内试验,结果木条不能复燃。
解决: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
原因:集气瓶内氧气不纯。
解决:等到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才集气。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讨 论
做实验时,为什么会出现下列问题,怎样解决。
(4)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木炭伸入集气瓶内,产生的现象与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相同。
原因:高锰酸钾由导管进入水槽,溶于水。
解决: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原因:集气瓶内氧气不纯:
①排水法收集前未在集气瓶中灌满水;
②没等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就收集;
③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没加盖。
解决:正确操作,重新收集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