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单元测验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基础能力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单元测验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基础能力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04 17: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基础能力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cm和6cm,圆心距为4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含  B.内切  C.外切  D.外离【版权所有:21教育】
3、如图所示,已知的半径,,则所对的弧的长为( )
A. B.
C. D.
4、已知AB、CD是⊙O的两条直径,则四边形ACBD一定是( )
A. 等腰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5、如图,若圆心角∠ABC=100o,则圆周角∠ADC=( )
A.80o B.100o C.130o D.180o
6、如图,AB是⊙的直径,弦CD垂直平分OB,则∠BDC=( )
A.15° B.20° C.30° D.45°
7、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D是AC的中点,∠ABC=500,则∠DAB等于( )
A.55° B.60°
C.65° D.70°
8、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外接圆的半径为R,则r:a:R等于( )
A. B. C. D.
9、如图,点C为⊙O的弦AB上的一点,点P为⊙O上一点,且OC⊥CP,则有( )
OC2=CA?CB B. OC2=PA?PB
C. PC2=PA?PB D. PC2=CA?CB
10、如图,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为斜边BC的中点,经过点A、D的⊙O与边AB、AC、BC分别相交于点E、F、M.对于如下五个结论:①∠FMC=45°;②AE+AF=AB;③ ;④2BM2=BE?BA;⑤四边形AEMF为矩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21教育网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如图,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cm,圆心角为120°,则扇形的面积为 cm2(结果保留)
12、已知⊙O中,两弦AB与CD相交于点E,若E为AB的中点,CE:ED=1:4,AB=4,则CD的长等于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与小圆相切于点,若大圆半径为,小圆半径为,则弦的长为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中,直径垂直弦于点,连接,已知⊙的半径为2, ,则∠=________度.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4 cm,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AB=4 cm,P为直线l上一动点,以1 cm为半径的⊙P与⊙O没有公共点.设PO=d cm,则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6、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C是半圆弧上一点,正方形DEFG的一边DG在直径AB上,另一边DE过ΔABC的内切圆圆心O,且点E在半圆弧上。正方形的顶点F也在半圆弧上,则半圆的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_
三、解答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6分)如图,要在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的铁皮上裁出一个半圆形的铁皮,需先]在这块铁皮上画出一个半圆,使它的圆心在线段AC上,且与AB、BC都相切.请你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18、(8分)已知:如图所示,在中,,点在上,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与分别交于点,且.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1*cnjy*com
19、(8分)直线AB交圆于点A,B,点M在圆上,点P在圆外,且点M,P在AB的同侧,∠AMB=50o。设∠APB=,当点P移动时,求的变化范围,并说明理由。2·1·c·n·j·y

20、(10分)如图,已知PAB是⊙O的割线,AB为⊙O的直径,PC为⊙O的切线,C为切点,BD⊥PC于点D,交⊙O于点E,PA=AO=OB=1.
(1)求∠P的度数;
(2)求DE的长.
21、(10分)如图1,AB是圆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圆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21·世纪*教育网
(1)求△OPC的最大面积;
(2)如图2,延长PO交圆O于点D,连接DB,当CP=DB,求证:CP是圆O的切线.
22、(12分)在等边△ABC中,以BC为直径的⊙O与AB交于点D,DE⊥AC,垂足为点E.
(1)求证:DE为⊙O的切线;
(2)计算.
23、(12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弦BD交AC于点E,连接CD,且AE=DE,BC=CE.21cnjy.com
(1)求∠ACB的度数;
(2)过点O作OF⊥AC于点F,延长FO交BE于点G,DE=3,EG=2,求AB的长.
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3、如图所示,已知的半径,,则所对的弧的长为( )
A. B.
C. D.
【解析】解: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公式 .
.∵ 的半径 ,,
∴ 弧的长为.
4、已知AB、CD是⊙O的两条直径,则四边形ACBD一定是( )
A. 等腰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解析】解:由直径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则四边形的四角相等,
故四边形为矩形。
故选C。
5、如图,若圆心角∠ABC=100o,则圆周角∠ADC=( )
A.80o B.100o C.130o D.180o
【解析】解:∵∠ABC=100°,
∴优弧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00°=260°。
∴∠ADC=260°÷2=130°。
故选C。
6、如图,AB是⊙的直径,弦CD垂直平分OB,则∠BDC=( )
A.15° B.20° C.30° D.45°
【解析】解:连接OC,BC,
∵弦CD垂直平分OB,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性质,
得OC=BC。
又∵OC=OB,∴△OCB是等边三角形。
∴∠COB=60°。
∴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一半的圆周角定理,得∠D=30°。
故选C。
7、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D是AC的中点,∠ABC=500,则∠DAB等于( )
A.55° B.60° C.65° D.70°
【解析】解:
如图,连接BD,
∵AB是半圆的直径,∴∠ADB=900。
∵点D是AC的中点,∴∠ABD=∠CBD。
∵∠ABC=500,∴∠ABD=250。
∴∠DAB=900-250=650。
故选C。
8、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外接圆的半径为R,则r:a:R等于( )
A. B. C. D.
【解析】解:利用正三角形的边长与它的内切圆和外接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求解:
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的倍为它的内切圆的半径,
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的倍为它的外接圆的半径,
而高又为边长的倍。
∴a=,r=,R=(为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
∴r:a:R=。
故选A。
9、如图,点C为⊙O的弦AB上的一点,点P为⊙O上一点,且OC⊥CP,则有( )
A. OC2=CA?CB B. OC2=PA?PB C. PC2=PA?PB D. PC2=CA?CB
【解析】解:延长PC交圆于D,连接OP,OD。
根据相交弦定理,得CP?CD=CA?CB。
∵OP=OD,OC⊥PC,
∴PC=CD。∴PC2=CA?CB。
故选D。
10、如图,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为斜边BC的中点,经过点A、D的⊙O与边AB、AC、BC分别相交于点E、F、M.对于如下五个结论:①∠FMC=45°;②AE+AF=AB;③ ;④2BM2=BE?BA;⑤四边形AEMF为矩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解:连接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AD⊥BC,再根据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得EF、AM是直径,21·cn·jy·com
根据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得四边形AEMF是矩形。
∴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底角是45°,易得∠FMC=45°,正确;
②根据矩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E+AF=AB,正确;
③连接FD,可以证明△E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③中左右两边的比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的比,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根据BM=BE,得左边=4BE2,故需证明AB=4BE,根据已知条件它们之间不一定有这种关系,错误;2-1-c-n-j-y
⑤正确。
所以①②③⑤共4个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如图,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cm,圆心角为120°,则扇形的面积为 cm2(结果保留)【来源:21cnj*y.co*m】
【解析】解:把相应数值代入求值即可:。
12、已知⊙O中,两弦AB与CD相交于点E,若E为AB的中点,CE:ED=1:4,AB=4,则CD的长等于 .【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解:设CE=x,ED=4x.
根据相交弦定理求解.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线段的乘积相等,得
AE?BE=CE?ED,
∵AB=4,E为AB的中点,∴4x2=4,x=1。 ∴CD=5x=5。
13、如图所示,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与小圆相切于点,若大圆半径为,小圆半径为,则弦的长为_______.
【解析】解:连接,则.
∵ ∴

14、如图所示,在⊙中,直径垂直弦于点,连接,已知⊙的半径为2, ,则∠=________度.www.21-cn-jy.com
【解析】解:由垂径定理得
∴ ,
∴ ∠
∴ ∠.
15、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4 cm,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AB=4 cm,P为直线l上一动点,以1 cm为半径的⊙P与⊙O没有公共点.设PO=d cm,则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解:分别在两圆内切和外切时,求出两圆圆心距,进而得出d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连接OP,⊙O的半径为4 cm,
⊙P的半径为1 cm,则d=5时,两圆外切,
d=3时,两圆内切.
过点O作OD⊥AB于点D,
OD= =2(cm),
当点P运动到点D时,OP最小为2 cm,
此时两圆没有公共点.
∴ 以1 cm为半径的⊙P与⊙O没有公共点时,
d>5或2≤d<3.
16、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C是半圆弧上一点,正方形DEFG的一边DG在直径AB上,另一边DE过ΔABC的内切圆圆心O,且点E在半圆弧上。正方形的顶点F也在半圆弧上,则半圆的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_
【解析】解:
设半圆圆心P,连接PF,PE,
∵正方形DEFG中,∠FGP=∠EDP=90°,FG=ED,⊙O中,FP=EP,
在Rt△FPG与Rt△EPD中,FP=EP,FG=ED,
∴Rt△FPG≌Rt△EPD(HL)。
∴PG=PD=GD=FG。
设GP=a,则FG=2a,
∵Rt△PFG中,∠FGP?=90°,
∴。
∴半圆的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比=。
三、解答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6分)如图,要在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的铁皮上裁出一个半圆形的铁皮,需先]在这块铁皮上画出一个半圆,使它的圆心在线段AC上,且与AB、BC都相切.请你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解析】解:(作出角平分线得3分,作出半圆再得2分,小结1分,共6分)
解:如图即为所求作图形。
18、(8分)已知:如图所示,在中,,点在上,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与分别交于点,且.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解:直线与相切.证明如下:
如图,连接,.
,∴ .
,∴ .
又,∴ .
∴ .∵ 点D在上,
∴ 直线与相切.
19、(8分)直线AB交圆于点A,B,点M在圆上,点P在圆外,且点M,P在AB的同侧,∠AMB=50o。设∠APB=,当点P移动时,求的变化范围,并说明理由。

【解析】解:由当点P在AB上时的角度可知
∠APB大于0度,
由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
∠APB小于500。
设PB与圆相交于点C,连接AC。
∵∠AMB=50o=∠ACB>∠APB=。
又∵当点P在AB上时,∠APB=,
∴的变化范围为。
20、(10分)如图,已知PAB是⊙O的割线,AB为⊙O的直径,PC为⊙O的切线,C为切点,BD⊥PC于点D,交⊙O于点E,PA=AO=OB=1.
(1)求∠P的度数;
(2)求DE的长.
【解析】解:(1)连接OC。
∵OC⊥PD,∴OC=OA=1。
在Rt△OPC中,OC=1,OP=2,
∴。∴∠P=30°。
(2)∵BD⊥PC,∴在Rt△PBC中,∠P=30°,PB=3,
∴BD=,。
连接AE。
∵AB为⊙O的直径, ∴∠AEB=900,∠EAB=300。 ∴BE=AB=1 。
∴DE=BD-BE=-1=。
21、(10分)如图1,AB是圆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圆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www-2-1-cnjy-com
(1)求△OPC的最大面积;
(2)如图2,延长PO交圆O于点D,连接DB,当CP=DB,求证:CP是圆O的切线.
【解析】解:(1)∵△OPC的边长OC是定值。
∴当OP⊥OC时,OC边长的高为最大值,此时△OPC的面积最大。
此时PC即为⊙O的切线,
∵AB=4,BC=2
∴OP=OB=2,OC=OB+BC=4,
∴,
即△OPC的最大面积为4.
(2)连接AP,BP,
∵∠AOP=∠DOB,∴AP=DB.
∵CP=DB,∴AP=CP,
∴∠A=∠C,
∵∠A=∠D,∴∠C=∠D,
在△PDB与△OCP中,
∵OC=PD=4,∠C=∠D,PC=BD,
∴△PDB≌△OPC(SAS),
∴∠OPC=∠PBD,
∵PD是直径,∴∠PBD=90°,
∴∠OPC=90°,∴OP⊥,PC,
又∵OP是圆⊙的半径,
∴PC是⊙O的切线.
22、(12分)在等边△ABC中,以BC为直径的⊙O与AB交于点D,DE⊥AC,垂足为点E.
(1)求证:DE为⊙O的切线;
(2)计算.
【解析】解:(1)证明:连接OD,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
又∵OD=OB,
∴△OBD为等边三角形,
∴∠BOD=60°=∠ACB,
∴OD∥AC,
又∵DE⊥AC,
∴∠ODE=∠AED=90°,
∴DE为⊙O的切线;
(2)解:连接CD,
∵BC为⊙O的直径,
∴∠BDC=90°,
又∵△ABC为等边三角形,
∴AD=BD=AB,
在Rt△AED中,∠A=60°,
∴∠ADE=30°,
∴AE=AD=AC,CE=AC﹣AE=AC,
∴=3.
23、(12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弦BD交AC于点E,连接CD,且AE=DE,BC=CE.21*cnjy*com
(1)求∠ACB的度数;
(2)过点O作OF⊥AC于点F,延长FO交BE于点G,DE=3,EG=2,求AB的长.
【解析】解:(1)证明:在△AEB和△DEC中
,∴△AEB≌△DEC(ASA),
∴EB=EC,
又∵BC=CE,
∴BE=CE=BC,
∴△EBC为等边三角形,
∴∠ACB=60°;
(2)解:∵OF⊥AC,
∴AF=CF,
∵△EBC为等边三角形,∴∠GEF=60°,
∴∠EGF=30°,
∵EG=2,∴EF=1,
又∵AE=ED=3,∴CF=AF=4,
∴AC=8,EC=5,∴BC=5,
作BM⊥AC于点M,∵∠BCM=60°,
∴∠MBC=30°,
∴CM=,BM==,
∴AM=AC﹣CM=,∴A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