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产特点区位条件复习旧课九江永修第一中学 地理教研组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生产部门:种植业 主要作物:水稻 亚洲季风区 2.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
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
最大种植面积国:印度 3.区位条件:(1)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3.区位条件: 3.区位条件:(2)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3)河网稠密,
水源充足 3.区位条件:(4)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3.区位条件:(5)历史悠久,
耕作经验丰富(6)喜食稻米,
市场广阔 对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来说,稻米就是生命,并深深植根于许多社会的文化遗产之中。
大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70% 的热量。3.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水源:气候:地形: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土壤:(2)社会经济因素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劳动力:
生产习惯:
食物喜好:
市场:
技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可缓解
对土地的压力和粮食的需求地势低平,便于水田管理传统经验丰富 资料: 李某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美国一个小农场拥有15公顷土地。①小农经营4、生产特点 资料: 一般情况下,李某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②单位面积产量高>5004072484、生产特点 资料:在收成的3800千克当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③商品率低4、生产特点 资料: 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④机械化、科技水平低4、生产特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你知道吗?P49阅读材料 资料:令李某最为头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灾害,每当发生灾害的年份,农田的经济损失就很大。而李某又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⑤水利工程量大4、生产特点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小农大水利,
高产低商技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小农经营单产量高,
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水热充足,精耕细作,单产量高。但本地人口多,耕地规模小,自给为主经济水平低,耕地破碎,生产工序复杂,不利于机械化推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凭传统经验季风不稳定,水旱频繁集约经营,
适度扩大规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商品意识政府补贴农民购买农机具,推广农业技术,加大科技投入
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各特点之间的联系②单位面积产量高⑤科技水平低④机械化水平低⑥人口稠密⑦人均耕地少①小农经营③商品率低⑥⑦②①③④⑤⑧水利工程量大1、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 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2、区位优势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一.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多水旱灾害特点单产高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
商品率低机械化、科技水平低发展措施兴修水利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集约化经营,重视生物技术
发展小型农机具小结练习练习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287千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结合材料,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A.加大劳动力投入
B.增施化肥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D.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巩固练习(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B.??????????? C.???????? 。(2)A、B、C三地均为????????????气候区,???????????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和???????????? 地区。(3)本地区?????????稠密,?????????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东南亚南亚季风水河流中下游平原河口三角洲人口劳动力精耕细作耕地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东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二.商品谷物农业1.生产部门:种植业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澳大利亚2.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发达国家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但一般是国营。案例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1、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2、分布地区:中部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冬小麦
(冬种夏收)玉米3.区位条件(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3.区位条件(2)地形:地势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3.区位条件3.区位条件(3)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4)人口:地广人稀3.区位条件(5)交通:交通便利(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便利的水运;公路、铁路网稠密)
3.区位条件(6)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3.区位条件 美国的玉米种植美国的小麦种植 飞机除虫美国的玉米种植3.区位条件(7)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产量,形成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扩大市场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提高生产效率小结:区位优势及对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影响P50活动:1、参照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4.生产特点(1)机械化程度高(2)专业化程度高4.生产特点(3)生产规模大: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玉米、小麦产量在全国和世界占有重要地位。(4)商品率高:世界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商品率超过95%。4.生产特点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粮食需求少产量高专业化程度高地广人稀小麦、玉米大高高高家庭经营的大农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比较P50活动:课堂练习1. 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
①高温多雨,地广人稀
②以中小型农场为主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科技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2.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农业科技落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C3. ABC区域中,代表小麦带的是 ,其中 种植春小麦, 种植冬小麦,代表玉米带的是_____。 ACBAC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
分别是 、 。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
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
省区是(将正确选项的
代号填在题后括号中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玉米 小麦B我国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试分析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区位条件。试分析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区位条件。东北地区有利条件雨热同期,低温使病虫害少地形以平原为主,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源条件有河水灌溉,满足旱地作物的生长需要相同点面向市场,商品率高分布地区地广人稀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机械化生产、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比较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不同点:东北商品粮基地是国营农场,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较低,但后备资源丰富。借鉴经验:大规模经营——区域专业化、现代化科技领先——机械化水平高、生物技术、化学革命农业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谢谢!